李弘之死当然和武则天有关。李弘不死李弘怎么死的,将直接碾碎武则天当皇帝的梦想。
李弘(公元652年一675年),唐高宗李治的第六子,武则天的长子。公元656年,唐高宗立李弘为太子。李弘学识渊博、仁孝恭谦、尊敬朝廷大臣,深得父亲的喜爱和朝臣们的信赖。
在我阅读过有关武则天的书籍来看,对武则天的个性有了很深刻的了解。武则天在认识李治的第一天开始就产生了统治天下的欲望,这是她的理想!在她为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不论来自什么阻力,她必须清除掉。从武则天为了权力,斗垮王皇后,进宫没多久亲手掐死亲生的幼女,然后嫁娲于王皇后就可以看出她手段之狠毒。而她的长子李弘恰恰与她不相生,性格反差极大,母子关系十分紧张。李弘受过儒学教育,对外戚弄权十分反感。实际上李治也已经看不惯武则天独权霸权的行径,但他却敢怒而不敢言。他把所有的希望全部寄托在长子李弘的身上,希望李弘上台后能摆脱武氏对李家的控权。
引起武则天对李弘起杀心主要有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李弘有2位异母姐姐(萧淑妃所生),被武则天幽禁于别宫中,一位二十八岁、一位三十岁,都未出嫁。一次,李弘在别宫见到了两位姐姐,又惊又怜,立即奏请高宗让她们出嫁,高宗马上答应了。武则天知道后,对儿子怀恨于心。
第二件事是太子选妃未能如愿。武则天最初选择的太子妃是司卫少卿杨思俭的女儿。但定下婚期后杨氏竟被武则天的外甥贺兰敏之奸污,婚事被破坏。客观上可能造成李弘同母后娘家人的宿怨和疏离。
第三件事是公元675年年初,李治的眩晕病越来越严重。高宗决定禅位给太子李弘。李弘一直看不惯母亲把揽朝政的行为,一旦禅位,武则天将大权旁落。
武则天知道李弘马上要登基的情况,加之儿子以前屡屡与她作对,决定杀掉儿子。公元675年四月二十日,武则天派人将李弘毒死在合璧宫倚云殿。李弘死时23岁。李治得到凶讯,悲痛欲绝,下诏谥李弘为孝敬皇帝。
李弘,唐朝第一位死后追封皇帝的太子,他的死因是什么
李弘大唐第一位被追封皇帝的皇太子,那么李弘何许人也?有什么功绩被追封为皇帝呢?又为什么年纪轻轻就去世了呢?我们来一一解开。
李弘,唐高宗李治第五子,武则天长子,从武则天从感业寺回来后第二年就剩下这个长子李弘。永徽六年,武则天通过自己手段,不惜牺牲自己女儿性命,使高宗废王皇后和萧淑妃为庶人,武则天成为了母仪天下的皇后。而李弘成为了高宗的元子(嫡长子),同年李弘和弟弟李贤被晋封为亲王,李弘为代王。
次年,高宗废黜太子李忠的太子位,为此李弘坐上了皇太子之位,此时李弘仅仅四岁。
这位太子很受高宗和武则天的重视和宠爱,太子也争气,重视治学。龙朔元年,太子命许敬宗,上官仪等收集古今名篇,选五百篇编纂《瑶山玉彩》,得到高宗奖赏,还上书给孔子的名徒颜回,曾参追赠官爵。当时高宗和武后经常去洛阳,而太子也多次监国,监国中提出让两位姐姐出嫁,也多次赈济穷人,把土地分给没有土地的人。
上元二年,年仅23岁的太子李弘,随帝后去洛阳行宫,在合璧宫绮云殿猝然离世,同年高宗以皇太子“慈惠爱亲,死不忘君”诏令追谥李弘为“孝敬皇帝”,并以天子礼仪厚葬于洛阳郊区的唐恭陵,百官服丧三十六日。高宗还亲自书写《睿德记》缅怀李弘,碑石树立于陵墓之旁。
因李弘无子,武则天命楚王李隆基做其嗣子,承继香火,中宗李显继位后,给自己哥哥上庙号义宗,并在太庙祭祀。到了睿宗时,官员上奏,因李弘没做过皇帝,在太庙祭祀不合礼仪,于是睿宗下令将李弘迁出太庙,另建庙祭祀。玄宗时,又有人上奏李弘庙号义宗不合规矩,玄宗准奏,又去庙号,从此只有孝敬皇帝的谥号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