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英国人艾伦蛟龙号下潜深度,潜到海底三千米处,再也没有上来,据说是被海妖抓走了。

蛟龙号下潜深度:如果人类下潜到海底最深处,会发生什么

蛟龙号下潜深度:如果人类下潜到海底最深处,会发生什么

蛟龙号下潜深度:如果人类下潜到海底最深处,会发生什么

1938年,日本人井下一郎潜到海底3500米处,看到红色紫色五彩光环铺天盖地地袭来,吓得他掉头逃出水面,导致日本“帝国深井计划”流产。

蛟龙号下潜深度:如果人类下潜到海底最深处,会发生什么

1941年,美国人力克借助海底探测器签潜到3900米处,突然感到巨大的吸力,好像有一只手拽着他往更深处沉沦,一直下沉,最后不知所踪了。

大家都认为,海底的最深处就是地球的中心,住着另外的生物,不能过去骚扰他们。谢谢邀请

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国际上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你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历经十度春秋,连续四年海试,实现了深潜海底7000米的设计目标,最深达到7062米,创造了同类型深潜器世界纪录!在国际上处于载人科考应用型潜水器的最先进水平、名列前茅。目前全球只有美国、俄罗斯、:法国、日本有此设备,最深只是日本的6500米。我们中国后来居上,一举超越!有人说美国曾有人两次在马里亚纳海沟下潜11000多米了,那应是最深纪录吧。实际上,他们是一人或两人下潜,纯粹以深度为主,无法做科考,属探险型。而“蛟龙”号乘三人可海底巡航科学考察,属科考型。如同田径比赛中有长跑、有接力跑似的,不同类型有不同的成绩纪录。从此意义上讲:我国“蛟龙”号就是创造了世界纪录、代表了目前世界载人潜水器的最高水平,将为实现我们海洋强国梦做出重要贡献!

为什么现代军用潜艇潜深不超过1000米

其实军用潜艇下潜深度也有超过1000米的,只不过是个例:前苏联建造的685型攻击核潜艇曾创造过1250米的极限潜深(同类型潜艇中的最大潜深),而且还在1000米处进行过深海鱼雷发射试验;尽管685型核潜艇只建造了一艘,但其至今仍保持着核潜艇的最大潜深记录。

蛟龙号下潜深度:如果人类下潜到海底最深处,会发生什么

理论上来讲,潜艇如果下潜的越深那么它的隐蔽性也就越好,而提升隐蔽性也是各国军用潜艇一致追求的目标之一。但是就目前来看,不管是常规潜艇还是核潜艇,潜深基本上都不会超过1000米。为什么呢?原因如下:

蛟龙号下潜深度:如果人类下潜到海底最深处,会发生什么

首先,全力以赴打造一艘下潜深度超过1000米的潜艇就现在的技术而言问题不大,但建造者们必须要面对另外一个问题:高昂的造价!下潜深度越大也就意味着潜艇承受的压力越大,那么这就要求潜艇的材料必须能适应大潜深。

蛟龙号下潜深度:如果人类下潜到海底最深处,会发生什么

以上文提到的685型攻击核潜艇为例,当时苏联为了追求下潜深度,不得不使用钛合金(加工成本非常高,蛟龙号就是用钛合金建造的)这种高强度的材料来建造685型核潜艇;除此之外还要对潜艇的耐压仓、艇内大气环境控制系统进行特殊处理。可想而知,建造一艘这种大潜深的钛合金潜艇所需的投入远超过造一艘合金钢潜艇。

蛟龙号下潜深度:如果人类下潜到海底最深处,会发生什么

其次,过度追求大潜深或许会让军用潜艇在战略战术层面得不偿失。潜艇先前深度太大的话必然会牺牲其包括上浮、行进以及备战的机动灵活性;或许当潜艇正在准备时,目标已经就逃之夭夭了。

再次,通过增加潜艇的下潜深度来实现隐蔽对于军用潜艇而言其实是一种非常极端且低效的手段。因为海洋本身就存在诸多温变层,例如温跃层、盐跃层、密度跃层、声速跃层等,而这些跃层的存对水下通信和潜艇的隐蔽本身就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比如位于海平面之下100到200米处的温跃层,潜艇在这一区域航行时,位于水面的反潜平台如果不安装拖拽式声呐基本上很难发现。所以只要潜艇在温跃层的基础上再适当的增加一定潜深,其实就能达到隐蔽的效果。

综述而言,追求极致潜深对于军用潜艇在战争中的实际意义并不是很大,与其把精力花费在下潜深度上,还不如想办法进一步增强潜艇的静音效果。总而言之一句话,任何领域都适用物极必反的法则。

我是军武最前哨!

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带来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