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华盛顿——逃跑的奴隶1763年美国弗吉尼亚最大的庄园主丧尸之一段真实的历史、退役上校、州议员乔治·华盛顿购买了一个新的黑奴,这是一个咸水奴隶(指在非洲抓捕,不是美国本地出生的黑人奴隶),来自西非的冈比亚河附近。
乔治很满意这个黑奴,他年轻又强壮,并且有足够的好奇心学习新鲜事物。所以乔治把黑奴安排到芒特弗农庄园做苦力,这是他最好的庄园。为了表达自己的满意之情,乔治给了黑奴一个名字——哈里·华盛顿(Harry Washington)。
可惜哈里一点都不领情,他在1771年逃离芒特弗农庄园奔向自由。主人乔治非常不爽的悬赏16先令把他抓了回来,这次主人决定牢牢的看住他,让哈里照顾自己的马。但对自由的向往是谁都阻止不了的,1776年哈里再次逃跑,还带走了另外三个奴隶。
另一个华盛顿——骁勇的战士这次他没有被抓回去,1775年11月7日,英国弗吉尼亚殖民地总督、第四代邓莫尔伯爵约翰·默里签署废奴令,给予任何从闹独立的主人那里逃跑的奴隶以自由。这道命令签署之后,黑奴纷纷逃跑,人数达到10万之众。
其中有2万左右参加了英军,但因为训练不足问题,这些黑奴士兵大部分从事后勤工作,只有少数强悍的战士被独立编组成一个新的军团——埃塞俄比亚军团。哈里就投身在这个军团中做炮兵,并且晋升为下士。
独立战争结束后,哈里的主人取得全面胜利,但由埃塞俄比亚军团为骨干的黑人先锋队依然控制着纽约、查尔斯顿和萨瓦纳三个地区。独立军想攻克也需要付出相当的代价,骁勇的黑人战士并不好惹,所以一场谈判势在必行。
另一个华盛顿——命运的轮回前主人乔治认为这些逃奴必须归还给主人,而英军将领卡尔顿爵士则认为既然帝国已经承诺了他们自由,那么这份自由必须不折不扣的交给他们,把他们送回前主人那里将"是一种极不光彩的、违背公共信誉的做法"。
双方妥协之下,哈里连同15000名黑人战士被送到了加拿大居住,但出身热带的黑人不适应加拿大的天气,而且那边的白佬也不见得比美国友好多少。最终这些战士辗转回到了非洲,被安置在塞拉利昂附近。
哈里终于获得了一直向往的自由,他像老主人一样,成为一名庄园主。可是没过几年塞拉利昂也出现了和独立前的美国一样的问题——税收太重,宗主国不肯减免,庄园主又不想多交......
1799年塞拉利昂爆发大规模反叛,组建了独立政府。哈里轻车熟路的模仿起自己的老主人,成了反叛军的头子,曾经的主仆身上,命运完成了轮回。可惜他没老主人的运气,独立运动很快被英国击垮,哈里和其他30多人被流放了.......
其实这个华盛顿在历史中算个冷门的小人物,但吐槽机觉得他人生的传奇并不逊于美国之父。九死一生之后,哈里依然选择自由与抗争,不过历史的黑色幽默在于,哈里和他伙伴们的后裔在未来引发了塞拉利昂内战。
内战的原因是美国派黑人和本土派黑人不和........
僵尸的起源是什么为什么影视中僵尸都穿着清朝的官服
僵尸真的存在吗?这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
在前几年风靡的僵尸系列电影中给我们全方位地展示了僵尸这一种“特殊生物”,电影中强烈的压迫感让我们感到一丝后怕,不止如此,除了东方的僵尸还有西方的丧尸,全世界范围内都描写到了这种类似的生物,所以时常给我们一种僵尸真的存在的错觉,那么僵尸在历史上有没有出现过?
僵尸为何物?相信很多热爱神话故事的人,一听到僵尸就会联想到《诗·大雅》中的旱魃,这个旱魃后续还出现在了《子不语》和《续子不语》中,时常被人认为是僵尸始祖,那我们就先来看一下旱魃到底是不是僵尸,旱魃最早出现于黄帝大战蚩尤的时期的逐鹿战场上,在战场上立下奇功,但也身受重伤,无法返回天界;到了先秦时期,旱魃的形象没有变化,还是一位天女,当时的人视为是旱神,驱逐旱神能够达到驱旱求雨的目的,到了明初旱魃的形象就开始变化了。
在《续子不语》中记载:“尸初变旱魃,再变即为犼。”意思就是尸体首先变成旱魃,然后在变为犼,在《子不语》中记载:“猱形披发,一足行。”从这个“一足行”就不难看出,这就是僵尸电影中的原型,那么《山海经》时期的旱魃和清朝《子不语》中的旱魃是不是同一物呢?显然不是,《山海经》时期的旱魃是指的一个人物,而且在其中有具体的描写,到了清朝的《子不语》中,旱魃变成了一种生物,这种生物类似于僵尸,那么《子不语》中的说法从何而来呢?难道历史上真的出现过吗?
实际上并没有,历史上对于僵尸的详细描写,分别出现在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和袁枚的《子不语》中,一个是写于乾隆五十三年,一个是写于乾隆五十四年,都是一个时期的人,而且在当时被称为“南袁北纪”,这下大家知道为什么在僵尸电影中的僵尸都是清朝的了吧?因为只有清朝时期的文章和书本才有关于僵尸的记载,那么他们为什么会写这么一种生物呢?难道出现过?然而并没有,其实作者也都说了,这根本就是小说,这两本书也都是小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