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娜丽莎》应该是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一幅画了。关于《蒙娜丽莎》的价值是多少蒙娜丽莎十大恐怖之处,几百年来人们也讨论过无数次了。迄今没有一个人能给出一个确切的价值数字。当然,人们评估的《蒙娜丽莎》一画的价值一直是上升的,甚至是呈几何数飚升的。

蒙娜丽莎十大恐怖之处:蒙娜丽莎的真正艺术价值在哪

题主问,《蒙娜丽莎》的真正艺术价值在哪儿呢?

蒙娜丽莎十大恐怖之处:蒙娜丽莎的真正艺术价值在哪

我们说,任何一幅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都不是单从艺术品本身来评价的,而是以艺术品本身为基础,综合艺术品产生的年代,社会时代背景,艺术品的文化内涵、历史内涵,艺术品当时和以后所产生的社会效应等以及作者的声望地位等进行统筹考虑作出的评判。对于《蒙娜丽莎》当然也是这样。

《蒙娜丽莎》的价值首先在于她突出的艺术价值。

《蒙娜丽莎》是绘画巨匠达芬奇创作于欧洲文艺复兴中期的十五世纪下半叶。当时,西方油画刚研制成功不久,如何发挥油画特性,使油画成为一种为人们喜闻乐见独立于世的新型绘画艺术是很多艺术家孜孜以求驽力探索的问题。达芬奇在创作《蒙娜丽莎》之前,一直潜心研究人体学、解剖学、素描学、光影学、色彩学、焦点透视法等等,将这些运用于油画创作实践中,研摩油画的创作技法和表现手法。在《蒙娜丽莎》一画中,达芬奇偿试了许多个人独闯首创的绘画技法并取得了巨大成功。如薄雾透视法、色彩虚实法、黄金分割线、人物局部特写等等,塑造了一位丰满的美丽的丰姿绰约宁静典雅温婉善良的完美的年轻女性形象。这幅画不仅表现出高超精湛的技法,表现出超凡的表现手法,而且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闪耀着母性善良慈爱温柔恬静的人性的光辉。

《蒙娜丽莎》是西方古典主义写实油画的开山之作,她的问世标志着古典主义油画创立并开始走向成熟,对当时和后来油画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同时,《蒙娜丽莎》也是文艺复兴时期为数很少的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为原型创作出来的,画中所体现的人文主义思想、审美理念和审美取向对西方古典主义油画从形式到内容上的如何表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名画《蒙娜·丽莎》有哪些奇特之处

谢谢邀请。樱桃番茄对于这个问题没有办法专业回答,因为自己不是属于这方面领域的,不过自己在网络上找了一些资料,希望对宝宝们有所帮助哦~

蒙娜丽莎十大恐怖之处:蒙娜丽莎的真正艺术价值在哪

《蒙娜·丽莎》:这幅画的作者和这幅画究竟是有什么秘密呢?

蒙娜丽莎十大恐怖之处:蒙娜丽莎的真正艺术价值在哪

法国巴黎的卢浮宫里,有一幅世界画坛上最杰出的肖像作品——蒙娜·丽莎。它的作者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达·芬奇(1452~1519年)。达·芬奇于1452年4月15日出生在意大利佛罗伦萨附近的芬奇村,是个私生子,在继母和祖父的照料下长大。1468年10月,父亲带着他迁居佛罗伦萨,并把他送到大画家罗基奥的画坊里当学徒。从此,16岁的达·芬奇开始了拜师学艺的生涯。

蒙娜丽莎十大恐怖之处:蒙娜丽莎的真正艺术价值在哪

在世界科学文化史上,达·芬奇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不仅因为他是一位出色的画家、雕刻家、建筑师、诗人、哲学家和音乐家,而且他还是一个对解剖学、数学、透视学、工程学等学科有少少贡献的科学家,也是在军事武器上有不少发明创造的发明家。他在航空、天文、地质、流体动力等方面都有不少独到的见解。后人曾把达·芬奇遗留下来的壁画、写生、雕刻、科学技术设计等种种发明学说,统统输入电子计算机,来测算下,这一切要花费多少岁月。经测算,结果令人惊讶,这至少要经历74年创造性的生活。也就是说,达·芬奇至少得从7岁开始直到逝世前1分钟都在紧张、毫不间断地创造、设计、发明,这可能吗?一专家们对于达·芬奇作为一位天才画家是肯定的,但对于他是否是设计师和工程师,则争议和怀疑很大。

蒙娜丽莎十大恐怖之处:蒙娜丽莎的真正艺术价值在哪

有关达芬奇的工程设计遗产多在他死后多年才发现,而他同时代人的所有回忆和所有达·芬奇的传说中都没有这方面的记载。据查阅文献,达·芬奇没有实验室,也没有一个类似发明家爱迪生助手那样的工作人员。但在他的传说中有一位名叫马斯·玛齐尼的怪人,也许这一切与他有关吧!关于达·芬奇的疑点是相当多的,其中也包括他的名作《蒙娜·丽莎》。这幅绝世肖像图历经磨难,那些十分精湛的摹本也让它变得扑朔迷离。按正史的记载,1503年3月,佛罗伦萨银行家佐贡多请来达·芬奇为其妻子丽莎画肖像,1505年完稿,1506年在达·芬奇离开佛罗伦萨时从银行家的手中拿回了这幅作品,以后这张画像一直被珍藏在卢浮宫内。1911年8月21日,是法国卢浮宫艺术馆清理内务的日子。3名清洁工模样的人从一间贮藏室走出,从容地携这幅世界名画逃之夭夭。

蒙娜丽莎十大恐怖之处:蒙娜丽莎的真正艺术价值在哪

“《蒙娜·丽莎》被盗”成了当时最具爆炸性的新闻,不久以后就有至少6位美国人分别以30万美元的代价各自买到一幅《蒙娜·丽莎》,他们都确信自己买的那幅是真品。虽然两年后此画失而复得,但《蒙娜·丽莎》的真品究竟何在仍作为谜团,更显得“雾失楼台”了。据说,全世界形形色色的《蒙娜·丽莎》有200多幅,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就收藏有4幅。然而这些对一幅举世名作来讲也只是一层薄纱。真正的迷雾还有许多,比如《雾娜·丽莎》的生活原型到底是谁一种传统的说法是前面所述的佛罗伦萨银行家的妻子,据达·芬奇之友瓦萨里为达芬奇所作的传记写道:“达·芬奇为佐贡多之妻蒙娜·丽莎画的肖像用了3年才完成。现在此画为法国国王弗朗索李瓦一世所有,藏于枫丹白露宫”,但这一说法令人多处生疑,他描述说:“达·芬奇开始画这幅肖像时,丽莎应该只有24岁…”

然而卢浮宫里的《蒙娜·丽莎》乃是40岁左右的女性形象。而且看不出拖了三年之久的痕迹,有人从油彩的层次断定,它是一气呵成之作。在西方还有一种说法,即《蒙娜·丽莎》的模型是意大利佛罗伦萨一位官员的第三个妻子。中国青年出版社的《西方美术史话》就采用了这一说法。据说,这位贵妇人像一只关在金丝笼里的美丽小鸟,心中满怀孤独和哀怨,画家为了唤起她发自内心的微笑,特意请乐队在一边为她奏乐。1986年,美国《艺术与古记》杂志披露了一个更大胆、更新奇的说法,《蒙娜·丽莎》是达·芬奇的自画像,他们把达·芬奇的自画像和《蒙娜·丽莎》按一定比例合并相叠,以画中眼睛瞳孔一致为准,结果发现这两幅画的眼睛、发脚线轮廓、双颊和鼻子均一模一样:《蒙娜·丽莎》那不言而喻的笑容,恰似达·芬奇1518年对镜子所作的自画像的形象。

但许多人认为这一点是不成立的,认为这一切只是巧合,从画本身到作画的时间来看在1503-1505年,画家已是位50余岁的老人,注重写实主义的达芬奇怎么会开这么大的玩笑,把老态龙钟的自己转化为妩媚动人的少妇。另外《蒙娜·丽莎》被人们喻为“永恒的微笑”,无论如何,人们也难以想象,这个最美丽的女人的最美丽的微笑是从一个男人的轮廓勾画出来的,这岂不证明,完美即为荒唐。那么《蒙娜·丽莎》画的到底是谁呢?我们还不得而知…

喜欢的宝宝们记得关注点赞一下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