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是拜金女无疑神父性侵上万儿童事件,试剖如下:
谬论之一:“渣男大多是底层男人”。渣男当属道德败坏、玩弄女性之人,其属于道德层面的社会现象。而底层,主要是从社会财富及其社会地位而言的。道德水平高低与社会财富多寡并非正相关的关系,男人穷得要饿饭,怎么可能始乱终弃、与美女逢场作戏呢?
谬论之二:把人划分三五九等。由于各种原因,社会上的确存在着财富悬殊、地位高低,但具体到个人,都是静止、暂时的现象。高官腐败,啷当入狱,也可能沦为人人唾弃的死老虎;富商投资失误、奢侈无度、高调作死,也可能一夜崩盘,欠债无数,为人追讨,甚至一眠难安,不如乞丐。任正非、马云、马化腾、黄光裕、刘强东等等,都是白手起家的。我国鼓励勤劳、科技、创新致富,但绝对不允许富裕群体享有政治经济文化特权,也绝不会把社会成员分为三五九等。
谬论之三:“一夫一妻制是对底层男性的保护”。一夫一妻制,是人类文明发展出的家庭伦理形式,也是世界各国婚姻制度的基本形态。从法律角度来说,这一规定对婚姻双方都是权利与义务对等的统一。歪曲为对男性的保护,纯属胡扯。近代社会无论中国还是西方,都是男权社会,各现代国家把一夫一妻制纳入法律,更多是对女权的保护。1791年法国大革命的妇女领袖奥兰普·德古热发表《女权与女公民权宣言》,才标志着女权运动序幕的拉开。在施行伊斯兰教法的国家和非洲部落社会,仍实行“一夫多妻制”。从《金瓶梅》可以看出,恰恰是一夫多妻制为渣男西门庆玩弄诸位女性提供了法律保障和伦理庇护!
谬论之四:视婚姻为晋层的筹码。这种吃在碗里看在锅里的贪欲和无耻,的确让人好笑。你想离婚,投入成功男的怀抱,没人挡着你,你不要对公平的法律说三道四好不好?怨天尤人,寄生于男性,以婚姻为永恒的饭票和炫耀的资本,你活着牙根儿就是个悲剧!“贫贱夫妻百事哀”,此为金不换的真情。“家和万事兴”,“两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和自己的另一半携手打拼,创造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那才对得起自己的选择,对得起自己在民政的誓言。
婚姻是爱的归宿,更是不离不弃的责任,我最欣赏那些美好的画面:
珍惜言论自由,把头条提问当作弘扬真善美的机会,请不要泄私愤、抖妖言!
长得像洋人,又专门绑架洋人的河南土匪张庆,最终下场如何
张庆,绰号“老洋人”,河南汝州人。他的绰号来历有两种说法,一是说他身材高大,黄发高鼻,长得很像洋人;二是说有一次他听人家说洋人如何厉害,愤恨地说:“我比洋人更厉害,我是洋人的老子!”不管哪种说法才是真的,反正“老洋人”成了张庆的绰号。
当兵下岗 沦为兵匪张庆自幼父母双亡,与哥哥张林相依为命。1911年,张氏兄弟为对抗官府的横征暴敛,参加了白朗领导的起义军,转战于陕西、河南一带。1914年,白朗起义失败,张林在作战中牺牲,张庆回到家乡,改名张廷献,投身于河南督军赵倜之弟赵杰组建的宏威军中当兵。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宏威军被直系军阀冯玉祥部击败,遭吴佩孚勒令解散。老洋人已经当上了宏威军的连长,部队解散后,他拉上散兵300余人落草为匪,经豫西前往陕豫交界的陕州(今三门峡市),一路上收集散兵游勇,队伍很快扩增至千人。陕州守备丁守成是老洋人的旧相识,他打开城门迎接队伍入城,老洋人任命他为参谋长。
老洋人准备向灵宝进军,不料陕西督军刘镇华派重兵前来增援。丁守成建议队伍就在豫西山区活动,一来山区地形复杂,官兵不易征剿;二来也可以建立稳固的根据地。于是老洋人率领队伍返回了豫西,先后又有张得胜、李明胜、任应歧等30多股土匪加入,人数达七八千人。土匪们绑架勒索,强奸抢劫,无恶不做,豫西一带匪患猖獗,当地百姓人人自危。
攻下阜阳 绑架洋人老洋人在豫西一带大肆活动,引起了直系军阀首领吴佩孚和河南督军冯玉祥的重视,他们调集重兵,对豫西实施围剿计划。没想到,老洋人竟然率部突破包围圈,横贯河南,从豫西打到了皖西。老洋人提前派人打扮成小商贩混入皖西重镇阜阳,随后兵临城下,通过里应外合,不费吹灰之力便拿下了城池。老洋人一行在阜阳盘恒了三日,城内被洗劫一空,随后带着大批财物和武器弹药,外加60多名花票(女子)返回河南。阜阳天主教堂神父、意大利人马福波也被绑架带走。返回河南境内,老洋人一行先攻占了息县,绑架基督教牧师、美国人巴牧林父子;后陷正阳县,绑架基督教伦敦会牧师、英国人贺尔门。只要遇到官军围剿,老洋人便把洋人推到阵前,令官兵投鼠忌器,听任匪徒们扬长而去。老洋人一行沿着京汉线北上,相继攻占遂平、郾城等地。
重兵围剿 化整为零三个国家的传教士被绑架,引起了西方列强的强烈抗议,使北洋政府大为惶恐。直鲁豫巡阅使曹锟任命驻扎在河南的陆军第14师师长靳云鹗为豫省剿匪总司令,统一指挥河南省内各军围剿老洋人。靳云鹗率部在汝南县与老洋人激战,同时河南、湖北等地纷纷派出重兵参与围剿。靳云鹗公开悬赏缉拿老洋人,生擒者赏现大洋1万元,击毙者赏7000元。老洋人见势头不妙,召集众头目商议对策,最后决定化整为零,分三路逃窜,第一路由李得胜率领,窜向豫东南大别山区;第二路由老洋人亲自率领,向西窜入母猪峡;第三路由张得胜率领,向南进入桐柏山区。兵分三路的计划,不仅使官军分散了兵力,而且彻底打乱了原订的围剿部署。老洋人与张得胜成功在豫西会合,活动于鲁山、宝丰一带,并打出“河南自治军”的旗号,以老洋人为总司令。
接受招安 再度反叛靳云鹗亲率第14师官兵,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进驻老洋人控制的地盘,完成铁桶合围。然而,土匪们虽损兵折将,兵力锐减,但手中却有7名外国人质。北洋政府对此别无良策,只好派人前去招安。经过反复磋商,双方达成一致:老洋人释放所有洋票,所部改编为正规军两个游击支队,12个营,由老洋人、张得胜分别担任支队长,仍驻守宝丰、郏县一带。靳云鹗亲自接见了两名支队长,并替他们改名,老洋人改为张国信,张得胜改为张国威。1923年,老洋人被任命为豫边游击司令,率部移防豫东归德地区。他的部队白天为兵,晚上为匪,不仅当地治安一片混乱,而且还以“就地筹饷”为名,大肆搜刮,百姓苦不堪言。
直系军阀首领吴佩孚担心老洋人被皖系或奉系收买,掉转枪头打自己人,于是调老洋人到四川去帮杨森打仗,借此削弱这支招安队伍。老洋人早已探知原委,借口饷械缺乏,公然拒绝了吴大帅的调令。
吴大帅岂是好惹之人,他从苏、鲁、皖、豫、陕五省调集4 万军队进行围剿。10月19 日,老洋人再度拉杆起事,队伍一分为二,分别由他自己和张得胜率领,突破重兵包围,返回了豫西根据地。
进军湖北 逼入陕西老洋人复叛后跳出包围圈的消息使曹锟、吴佩孚大为光火,他们下令限期缉拿老洋人。靳云鹗再度出马,亲临豫西调度官兵进行围剿。老洋人率部南窜,逃入湖北境内,在淅川县,土匪们烧毁了2.6万间房屋,残杀百姓4000多人;在郧西县城,土匪们除了勒令乡民提供饮食,还四处劫掠年轻妇女供其淫乐,被奸致死的幼女妇人多达300余人。土匪为祸之患,由此可见一斑。在湖北官兵的驱赶下,老洋人逃入商洛山中。商洛山是明末李自成东山再起的地方,大山绵延,层峦叠嶂,官兵很难进行大规模征剿。可没想到,老洋人在山里与官兵周旋了半个月后,突然冲出大山返回湖北,再占郧西、郧阳,直逼樊城(今襄阳)。12月26日,老洋人攻占枣阳县,绑架了美籍女传教士吉伦。随后进入豫南,窜入桐柏山区。
强弩之末 死于火并老洋人一行最终又回到了豫西根据地,不过经过两个多月,流窜豫、陕、鄂三省300多公里的持续作战,土匪们早已疲惫不堪。豫西一带的商民畏之如虎,政府又实行坚壁清野,土匪们无粮可食,人心浮动。1924年1月,在官兵的步步进逼下,老洋人一行被围困在郏县西北的老爷顶。老洋人心急如焚,却无计可施,脾气变得异常暴燥。1月12日,老洋人召集众头目议事,席间突然提出李二黑私通官军,理应斩首示众,参谋长丁守成等人纷纷上前求情。老洋人不知道李二黑是丁守成派去与官军接洽的,众头目大都想向官兵投诚。他不顾众人求情,执意要处死李二黑,丁守成当场发作,提出散伙。
老洋人勃然大怒,从座位上跃起并掏出手枪。另一名主张招安的头目见情势不妙,早已握枪在手,此时抢先击发,将老洋人当场打死。
事后,丁守成率大部分土匪向官兵投诚,小部分逃窜被官兵消灭,吉伦女士得到了解救。然而,这股民国时期为害最烈的匪祸并未因老洋人的死亡而消失,另一头目张得胜随后收拢旧部,很快再度组建起了一支人数过万的土匪,继续在豫西一带打家劫舍、绑架勒索、无恶不作……
文/历史茶坊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原创首发!请动动手指在下方点个赞,欢迎转发和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