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莲英是中国最后一批的太监李莲英的舌头特别长,河北人。咸丰时期,时年九岁的李莲英通过同乡太监的介绍,进宫做了一名太监。李莲英性格上非常温和,同时又是一个头脑非常聪明的这么一个人,他善于细心观察事物,总是能够透过实物的现象而看到其本质。他能够自己寻找机会,并且能够准确的把握机会,为自己一步步高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李莲英的舌头特别长:清代李莲英为什么那么得宠

下面我们通过几个事件来详细说明李莲英是怎样得到慈禧的宠爱的。

李莲英的舌头特别长:清代李莲英为什么那么得宠

第一,慈禧这个人,非常注重自己的仪表,尤其是自己的头发,也就是我们现代人讲究的美发吧。每当贴身太监给她梳完头发,慈禧总是不太满意。这就急坏了太监头头,有一次这个头头就和李莲英说了这事,并询问李莲英的看法,李莲英马上对自己的领导说了自己的看法,太监头头听后,马上表示赞成。其实,李莲英就是想通过走出宫门,看一看外界的妇女是怎样做头发的,李莲英首选就是青楼妓院,因为这里是时装,发型的前沿阵地,足以给李莲英提供丰富的素材。就这样,李莲英亲自在青楼学习怎样梳头发,潜心研究现在的美发吧。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李莲英就掌握了一手过硬的美发本领。回到宫里后,经太监头头推荐,试着给慈禧太后梳了几次头发,没想到慈禧太后事后大喜,非常欣赏李莲英的手上功夫,就这样,李莲英做了慈禧的贴身太监。这算是一个李莲英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吧。

李莲英的舌头特别长:清代李莲英为什么那么得宠

第二,当年慈禧与肃顺八大臣之间斗智斗勇,而李莲英则受命冒着生命危险与北京的恭亲王进行联络,也就是传递情报吧。为以后慈禧顺利扳倒顾命八大臣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功劳。这些,慈禧都是看在眼里的。

第三,当年李莲英与醇亲王一起作为朝廷大员去视察北洋海军,在路上,李莲英一点也没把自己看成一个钦差大臣,而是一路伺候着醇亲王,非常的低调,这使得醇亲王飞镖满意,回到北京马上在慈禧面前表扬了李莲英。这就使得慈禧更加赏识李莲英了。

最后,安德海的死,彻底为李莲英提供了上位的绝佳机会,使得李莲英成就了人生的巅峰时期。

就如李莲英对自己评价的那样“事上以敬,事下以宽”。这是何等的人生座右铭啊。

如此的人生态度,当然赢得了慈禧太后的宠爱有加!

真实历史中的李莲英是个怎样的人他真的贪婪无度,狡诈阴险吗

说到封建王朝时期的太监,相信大家都会露出鄙夷的神色,的确,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名声不大好的太监。比如说刘瑾、魏忠贤等等。而清朝时期最有名的大太监非李莲英莫属了。在很多影视剧当中,李莲英是什么形象呢?贪婪无度,狡诈阴险,可以说一肚子坏水。那么,真实历史中的李莲英是这样的一个人吗?

李莲英的舌头特别长:清代李莲英为什么那么得宠

李莲英的舌头特别长:清代李莲英为什么那么得宠

当然不是,要说李莲英有些贪财,这倒是真的。身为慈禧太后身边的红人,利用自己身份的便利,贪点钱自然是有的。但是骄横跋扈、恃宠而骄、阴险毒辣这种词语用在李莲英身上却是有些冤枉他。

李莲英的舌头特别长:清代李莲英为什么那么得宠

试想一下,李莲英能在慈禧太后身边受宠那么多年,怎么可能是这样一个人呢?他能够盛宠不衰,自然有他的道理,圆滑世故、谦虚谨慎、识时务知进退,这样的人才能长期在慈禧太后身边受到喜欢,而李莲英就是这样一个人。

李莲英的舌头特别长:清代李莲英为什么那么得宠

李莲英的舌头特别长:清代李莲英为什么那么得宠

一、前任大太监留下的教训李莲英家境贫寒,小小年纪便被净身,送到了宫里做太监,这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宫中的生活也磨练了性情,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做的事情不做。在李莲英受到慈禧太后宠爱之前,慈禧太后最喜欢的大太监叫做安德海。

李莲英的舌头特别长:清代李莲英为什么那么得宠

李莲英的舌头特别长:清代李莲英为什么那么得宠

辛酉政变之时,远在热河行宫的慈禧太后与京城的恭亲王合作铲除肃顺等顾命八大臣,这中间的联系就是由安德海完成的。也因为在辛酉政变中立下了大功,所以安德海很受慈禧太后的宠爱。但是这个安德海可不是善茬,仗着慈禧太后的宠爱胡作非为。

李莲英的舌头特别长:清代李莲英为什么那么得宠

同治皇帝大婚,需要准备婚礼所需的用品,安德海利用这个机会请求慈禧太后让自己去江南采办。但是按照大清朝的规矩,太监是不能随便出紫禁城的。慈禧太后因为宠爱安德海,所以便同意了。

李莲英的舌头特别长:清代李莲英为什么那么得宠

按理说,安德海违规出门应该低调一点,但是他一路上高调得很,公开讲排场不说,还公然向沿途的官员们索贿。因为安德海是慈禧太后身边的红人,所以没人敢动他。只是没想到走到山东的时候,遇到了山东巡抚丁宝桢,这哥们儿可不惯着安德海,直接在山东把安德海给砍了头。安德海被杀,慈禧太后却拿丁宝桢一点办法都没有,这都是安德海自己作的。

二、为人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自己的前任把自己作死了,李莲英都看在眼里。所以他做事十分小心谨慎,为人也十分谦卑,始终将自己的位置摆得很正。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的关系并不好,但是李莲英却没有因此踩踏光绪皇帝,反而想方设法地维护光绪皇帝,缓和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的关系。

在光绪皇帝被囚禁瀛台的时候,他偷偷让光绪皇帝与珍妃见面。在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西逃的路上,光绪皇帝夜间睡觉没有被褥,李莲英就将自己的被褥给光绪皇帝盖着。光绪皇帝对于李莲英的帮助也是很感激的,他一直都称呼李莲英为“李安达”。

所以后来光绪皇帝暴毙之后,有人说是李莲英害死了他,这个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李莲英与光绪皇帝根本没矛盾,没必要要害死他。

醇亲王视察北洋水师之时,慈禧太后让李莲英跟着一起。李莲英很清楚自己,即便是再受宠爱,也是皇家的奴才,所以在陪同醇亲王巡视期间,小心翼翼地伺候着醇亲王,一刻都不敢放松。就连睡觉时,都是醇亲王睡在里屋,他睡在外屋随时准备伺候着。在巡视活动结束之后,醇亲王亲自跑到慈禧太后面前夸奖李莲英做得好。

三、圆滑世故,讨人欢心。另外,李莲英很是圆滑世故,脑子转得很快,慈禧太后闹笑话的时候,他能在第一时间出来打圆场,挽回慈禧太后的面子。当年戏子杨小楼请慈禧太后题字,没想到慈禧太后写了一个福字,这个福字竟然多写了一个点。眼看闹了笑话,李莲英赶紧站出来说:老佛爷赐的福要比别人多一点,这福字你可受不起。杨小楼反应也很快,直接将这幅字退了回去。一场尴尬化于无形,这样的能力还真不是谁都有的。

李莲英可以说是清朝品级最高的太监,当初雍正皇帝为了防止重蹈明朝宦官专权的覆辙,曾经下令太监的品级不得超过四品。但是李莲英却做到了二品,可见他是极为受器重的。慈禧太后去世之后,李莲英知道自己最大的靠山倒了,所以李莲英选择了退休养老。但是在离开皇宫之前选择给慈禧太后守孝一百天,全了主仆一场的情谊。

然后,他将慈禧太后赏赐给他的财物全部还给了隆裕太后,静悄悄地退隐。几年后,李莲英寿终正寝。在他死后,隆裕太后还赏赐了银两作为丧葬费,可见李莲英还是很得人心的。

李莲英在宫里待了几十年,为人圆滑世故,也懂进退,识时务,所以才能长期得到慈禧太后的喜爱。如果真如影视剧描述得那样不堪的话,估计早就步了安德海的后尘,哪里还能得宠几十年,落个善始善终的结局呢?

参考资料:《清史稿》。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