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7日夜间10点55分地震是怎么形成的,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并伴随余震。地震总共造成13人死亡,220人受伤,受灾人口达24万,四川、云南、重庆多地均有震感。截止6月21日16时,地震搜救工作基本结束,初步统计直接经济损失高达88.89亿元。

地震是怎么形成的:地震是怎样产生的怎样预防地震

6月17日,不少在四川的同学发朋友圈说“好可怕,发生地震了,赶紧整个地面都在摇晃。”谈及地震都会想起当年的唐山地震、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人员、财产都遭受极大的损害,人人谈“震”色变。那么地震是如何产生的呢?该怎么预防地震呢?

地震是怎么形成的:地震是怎样产生的怎样预防地震

地震是由于地壳以及地壳以内物质收到地心重力的持续吸引导致的。地壳也就是地球最坚硬的外表,它负担着建筑、山峦以及人类活动建造物的支撑。一旦它因为地心重力作用,发生少许偏移,在地壳薄弱处就会发生地壳破裂、凹陷等情况,就会导致地震。并且在地壳受到重力持续作用时,地幔或者软流层中物质会被挤压从而向地面渗透,遇到薄弱之处时,会向上喷发,所以一般火山活动或者岩浆活动往往伴随着地震现象。“ 6.17”长宁地震就是很典型的地壳薄弱处“地震带”地壳活动引发的地震。地震发生会引发地震区地面振动,振动分为横波和纵波,其中横波传播较慢衰减较慢,所以地震对人类的危害基本来源于横波,但是横波速度较慢,这也为预测地震,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提供了机会。

地震是怎么形成的:地震是怎样产生的怎样预防地震

“地动仪”是中国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的地震预测仪,它就是靠检测地震发生时产生的纵波进行预警的。纵波传播速度快,如果在横波到来之前及时提醒地震区发生地震了,能够有效地较少人员伤亡。“6.17”长宁地震就是被成功预测到的地震之一。在长宁地震发生时,大陆地震预警网提前10秒向宜宾预警,提前61秒向成都预警。我国也是世界上继日本、墨西哥后的第三个拥有地震预警系统的国家。

地震是怎么形成的:地震是怎样产生的怎样预防地震

地震是地球地壳活动引发的自然灾害,而地震预警是人类通过技术手段观测地震产生的纵波后的预警,所以地震预警是在地震发生后发出的,只能够提醒人们地震来了,注意人身财产安全。地震预警往往被称之为“电波与地震波的赛跑”。

地震是怎么形成的:地震是怎样产生的怎样预防地震

因为地震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尤其是处于地震带的童鞋们,应该特别注意平时的地震演练。在收到预警后,我们应该有序下楼,找到空旷的地方避难。如果实在来不及逃下楼,应该寻找安全的地方躲起来,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地震是怎么形成的:地震是怎样产生的怎样预防地震

众志成城的中国人是不会被地震打倒的,也祝愿“6.17”长宁地震受灾的兄弟姐妹们能够好好应对灾后次生灾害的防范,早日重建。

祝长宁安宁。

火山和地震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呢

1、地震属于地质活动,还有火山、滑坡、泥石流等。主要是由于地壳内部的岩浆活动引起的地壳破裂错位导致的。

2、地球内部都是些熔熔物质,他们平常都比较稳定,当内部压力过大,出现不稳定时,就会从地壳薄弱处喷出。地震就是地壳破裂的反应,一般破裂处叫做震源,震源越深,震级越小,裂度越小,严重的就会出现火山。

3、火山是地中常见的地质现象。地壳之下100至150千米处,有一个"液态区",区内存在着高温、高压下含气体挥发成份的熔融状硅酸盐物质,即岩浆。它一旦从地壳薄弱的地段冲出地表,就形成了火山。

4、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