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良自画像
如果要用黑白灰三色来形容人在世间的命运,丈量不幸与幸运之间的距离,我想大多数的人,都是站在中间的灰色地带里,不是特别地幸运,也不会特别地不幸孙多慈。
但每次,我放眼去看民国女画家潘玉良时,为她天生来的命运,眼前总是一阵一阵地发黑孙多慈。
民国时期,出国接受美术高等教育的画家不多,而女画家非常少,有些名气的似乎只有──潘玉良、方君璧、关紫兰、蔡威廉、丘堤与孙多慈,当时被称为“民国六大新女性画家”孙多慈。
在这六人中,潘玉良无疑是一个异类孙多慈。
因为其他五位美女大多出自名门望族的窈窕淑女,或者是书香门第的知性美女,有财有貌,有权有势,唯有潘玉良出生贫寒,经历波折屈辱,容貌又最不好看,她拼啥没啥孙多慈。
但是,她的一生又是那样的幸运,每当她走投无路时,总会遇到贵人相肋,她凭着对绘画的天赋异禀和勤奋学习,成为六名女子中最出众,最出彩,最有成就的那个孙多慈。
因为贵人,她不仅收获了事业,成为了中国的一代画魂,而且还收获了幸福的爱情孙多慈。
虽然,她与他最终没能相守在一起,但是,一生中有那么一个人,一直在那里守候着自己,那也是值得了,至少比那些低质量的陪伴幸福得多,也幸运得多孙多慈。
潘玉良作品
贰
潘玉良(1895-1977年),原名陈秀清,江苏扬州人,后随母姓改名为张玉良孙多慈。
她一岁丧父,二岁失姐,八岁母亲离开人世,到了十四岁被舅舅卖进妓院,做了雏妓孙多慈。
而她人生的最大转折点,是在她17岁那年,遇到了潘赞化孙多慈。
是潘赞化给予了她第二次生命孙多慈。
潘赞化(1885—1959),现代知名人士、诗人,是一位温厚儒雅的知识分子孙多慈。
早年在日本最负盛名的早稻田大学接受过高等教育,曾追随孙中山搞民主革命,出任过芜湖海关监督,当过中学校长,倾心于教育事业孙多慈。
1912年,潘玉良在安徽芜湖遇到了芜湖海关监督潘赞化,于1913年嫁于潘赞化为妾,并改姓潘孙多慈。
一个姿色平平的风尘女子嫁给了一个温厚儒雅的才情诗人,这着实是草鸡飞上枝头的登高一跃孙多慈。
可以说,潘玉良的一生,全因这个仁义的男人获得了重生!也正因为如此,潘玉良对潘赞化的感恩、仰慕惦记和爱恋持续了一生,她将他视为最亲的人,也把自己当成他最亲的人孙多慈。
潘赞化救出潘玉良后,买了笔墨纸砚来让她识字读书,并请了洪野先生来教潘玉良学画孙多慈。
这个看上去并不聪慧、从小也没识几个字的平凡女子,却对绘画和色彩表现得极其敏锐,她的天赋异禀,在这里,碰到了打开它的那个开关,而她用坚毅和刻苦成全了自己的天赋孙多慈。
她的一生,也就是靠这两点来成就自己,让自己攀到了人生的巅峰孙多慈。
潘玉良作品
叁
潘玉良在潘赞化的全力支持下,以优异成绩先后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巴黎国立美术学院、罗马国立美术学院孙多慈。
1928年回国后,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作品有油画《自画像》和《清晨》等孙多慈。
1929年任上海美术专门学校西画系主任,参加“全国首届美展”,被誉为“中国西洋画家中第一流人物”,她的人生开始结出累累硕果孙多慈。
但是也引来了许多人的嫉妒孙多慈。
在她的画作《人力壮士》有人嘲讽她,说这是妓女对嫖客的赞歌,也有人在她已高价卖掉的作品上拿刀划开它孙多慈。
潘玉良作品
学校老师也对她龃龉相恶,虽然潘赞化仍然像以前一样爱她,但恰恰是这样情感,令潘赞化的原配夫人对她冷嘲热讽,让潘玉良的生活再次陷入水深火热中,即便她纵有一身才华,待人和善,也依然换不回岁月静好的生活孙多慈。
1937年,42岁的玉良再次返身去法国,此次一去40年,直至82岁终老,她再也没回过中国孙多慈。
而在法国的这40多年里,她给自己立下三不原则:不入外国国籍,不恋爱,不和任何画商签订合同孙多慈。
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爱国之心以及对潘赞化深深的眷恋之情孙多慈。
潘玉良临终时,身边只带着潘赞化送给她的项链和怀表,项链的鸡心盒中有一男一女两张照片,一个是潘赞化,一个是潘玉良孙多慈。
这两样东西一直陪了潘玉良40多年,从来没有丢弃过孙多慈。
潘玉良作品
肆
而在法国的40多年里,潘玉良遇到了她生命中的第二个贵人——王守义孙多慈。
王守义出生于河北省高阳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孙多慈。1920年赴法勤工俭学,在法国挖过煤,洗过碗,后来学会汽车驾驶和修理技术,租赁汽车跑运输。边打工边学习,还考入巴黎航空驾驶专科学校,拿到飞机驾驶员证书。
七七事变后,王守义与一些爱国志士决心投入国内抗日,准备驾机赴东北抗日战场,但却遭到投降派的国民党驻法国组织的追杀孙多慈。王守义一度到瑞士避难。
回巴黎后,王守义和同乡一起在巴黎近郊开了一家中餐馆,起名为“东方饭店”孙多慈。
此时,王守义邂逅了潘玉良孙多慈。在一次法华人午餐会上,他被潘玉良的才华深深吸引和打动。
当时潘玉良租住在达累齐亚路的一小套间内,生活艰难孙多慈。王守义慷慨解囊,为她租了高级公寓,购置了画室,购置了绘画和雕塑的各种材料。
艺术家需要与世界的朋友接触,融合交流,扩大艺术视野孙多慈。王守义资助潘玉良举办艺术沙龙,陪她出入朋友的艺术沙龙,交流画技。
潘玉良作品
伍
潘玉良在艺术沙龙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孙多慈。
王守义陪潘玉良出入凡尔赛宫、卢浮宫、巴黎圣母院等艺术宫殿浏览艺术珍品孙多慈。
还设法筹资,多方奔走,在巴黎、瑞士、意大利、希腊、比利时等国家为潘玉良举办画展孙多慈。
潘玉良的绘画和雕塑作品的展出,引起轰动孙多慈。
作品被法国教育部、巴黎市政府及各大美术馆、博物馆收藏孙多慈,先后获得法国金像奖、比利时皇家艺术学院艺术圣徒奖、意大利罗马国际艺术金盾奖、巴黎大学多尔列奖……
潘玉良作品
在法国的40多年,潘玉良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在绘画上,净得这个男人的温情相待和鼎力相助孙多慈。
我们今天能见到潘玉良那几千件心血之作,其实全部是这个男人用默默的付出和牺牲换来的孙多慈。
在情感上,潘玉良心里始终爱着潘赞化,只是此生无论如何思念,她再没有机会和他相聚孙多慈。
虽然晚年有王守义的陪伴和照顾,只是从爱情的角度,她始终没有认可这个男人,但也将他放于心里最有分量的那个位置孙多慈。
潘玉良曾为王守义做过一尊雕塑孙多慈。这尊雕塑,潘玉良至死都放在自己的睡房里。
潘赞化,王守义,这两个男人前后恩泽着潘玉良,扶助着潘玉良,爱恋着潘玉良,给予了她世间最厚重的恩德,情义和爱情孙多慈。也因这两个贵人,潘玉良曾经黑暗的人生,竟也因此熠熠生辉。
她的作品,女性人体最多,自画像也多孙多慈。
她笔下的女子几乎不能用普通的审美方式去欣赏,但她们都处在一种蓬勃的生命状态里,体态如母一样的健壮,水墨勾出的女人,有着精湛铿锵的线条,油彩涂抹的女人,有着熨贴得当的色块与体量,这些线条与色块所表现的技巧高超而俊逸,有一种巨大的激情蕴含在里头,好像她把自己活泼泼、热烈烈的生命,一点一滴都匀到画中一样孙多慈。她的女人是灼眼的,要与她一起燃烧。
她不是在画画,她是在画中去穷尽自己的生命孙多慈。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