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明朝皇帝:脑瓜都有点问题

  干我们这一行,多多少少得研究一下历史。
   正史我们得看,野史我们也得瞧。
   我个人最熟悉的历史,是明清两朝的事儿。
   明朝的这些皇上都挺有意思的,每个人都够写一本书。
   特别正经的皇帝不多,你看建文帝、洪熙、宣德和弘治,这四位应该是还没来得及做正经事儿。
   除了这四位,其他的都有点儿问题:
   有的是人格有缺陷,有的是不倒也不正,有的是压根儿就没正形,有的那个状态就不像个皇上…
   你要说他是个说相声的,倒是也有人信。
   今儿个,就来给大家盘点几位奇葩皇帝。

02、朱元璋:我没别的毛病,就喜欢杀人

  明太祖朱元璋咱们都知道,他很厉害。
   他要是不厉害,能创造大明帝国吗?
   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心狠手辣。你看胡惟庸跟蓝玉这俩冤案,朱元璋一共杀了5 万多人,搞得整个朝廷上下跟恐怖世界一般。
   文武群臣每天早上穿戴好,要上朝了。全家都得出来送他,就跟送葬似的,挨个儿告别:
   媳妇,我上朝去了,不一定回得来。如果今天不下班,你就该找谁找谁去吧!
   孩子们,今天有可能是最后一次见爹了。下了朝我要能回来,咱们一块儿吃个饭;要是不回来的话,你们就知道,爸爸已经挂了。
   这些当官的天天这样,一上朝,家家哭得跟泪人似的。
   白天走了,晚上回来了,平安了,全家一块儿哈哈大笑,这才高兴。
   再说朱元璋搞的文字狱。他其实是毁灭知识分子的思想和灵性。你写了一个字或一句话,他觉得你这句话有问题,那你就算完了。
   浙江府学有个教授,叫林元亮。
   写的奏章上有这么几个字,叫“作则垂宪”,立即被判处斩,脑子就这么被切了;
   北平府学赵伯宁,他的奏章写着“垂子孙而作则”,脑袋也被切了;
   桂林府学蒋质,奏章上写着“建中作则”,也被处斩…
   这几人的死,都是因为奏章里有个“则”字,“法则”的意思,或是当“标准”来讲。
   但朱元璋不这么想啊。因为这个“则”字,很容易念成“做贼”的“贼”。
   这个“贼”字,有一种上口念法,念成“则”。比如说我们唱戏,在戏曲舞台上拿住了贼人,不说“拿住了贼人”,而说“拿住了则人”。
   所以,朱元璋就觉得,你们说“则”,就是说偷东西的“贼”,就是在骂我!
   朱元璋为啥对“贼”字这么敏感?
   因为他年轻时当过小偷。他觉得这些学究就是成心侮辱他,所以统统宰掉。

03、朱棣:杀人这方面,我随我爸

  建文帝之后的永乐帝朱棣,也是位杀人行家。
   靖难大屠杀时,朱棣发明很多杀人方法。比如瓜蔓抄诛十族,杀人杀得无数:
   黄子澄全族被处斩!
   齐泰这哥们儿,家里也全部被杀了!
   方孝孺屠杀十族!
   以前一般都是杀九族,结果方孝孺对朱棣说了一句:“别说你杀我九族,杀我十族我都不向你屈服。”
   方孝孺说话也是挺呛人的,朱棣也没跟他客气,那就杀你十族!
   所谓十族,就是连朋友和学生都包括在内。据统计,受到方孝孺株连被杀的,一共有873 人。
   当然了,在政绩方面,朱棣也有功劳,有很多其他皇帝所不及的优点。
   但在杀人这方面,他确实有点儿随他爸爸。

04、朱祁镇:不好意思,这任皇帝还是我

  明英宗朱祁镇,他奇怪在哪儿呢?
   他是明朝唯一一个当过两回皇上的人:
   第六任皇上是他,第八任皇上也是他,你看这奇怪吗?
   他第一次当皇上的时候才9 岁。9 岁的孩子,您说他能懂什么?
   这国事全是由一张氏的老太皇太后操持着。其中还有几个不错的大臣,贤臣“三杨”跟着一块儿主政。
   但是后来呢,皇太后驾崩了。
   相声里开玩笑,“驾崩”就是驾出去给崩了。反正就是去世了,然后这“三杨”也去位了。
   打这儿起,朱祁镇宠幸的太监王振就崛起了,最后导致宦官专政。
   之后出了很多大事儿,直到土木堡之变,王振被杀,朱祁镇暂时下岗。
   当时,朝里有个大臣叫于谦。
   这位于谦,不是跟我说相声的于谦。人家是朝中大臣,是一“粉身碎骨全不怕”的爷。
   这位于大爷说,朝不可一日无君,如今土木堡之变,皇上让人逮了,咱们找一位新的吧?
   于是,郕王朱祁钰就登基称帝了。
   那被敌人抓去当俘虏的英宗,怎么办呢?
   就让他当太上皇。当然,只是这么一说。
   后来,朱祁镇被敌人放回。
   这哥儿俩之间又闹得很不愉快,出了很多事情。光是他们哥儿俩之间的那次“夺门之变”,就够写一天的了。
   唉!最终朱祁镇葬在明十三陵。前些日子我还从那儿经过,内心很是感慨。
   因为,在那墓葬门口道上,就是卖柿子和卖核桃的老太太。今年的水果很一般,可能是因为雨水不太好。
   朱祁镇在政治上有不足之处,因为他前面宠幸了太监王振,后来又宠幸了太监曹吉祥。
   这两个都能把他害死,但他还挺爱人家的。

05、朱厚照:我是cosplay达人

  除上述之外,明朝还有一个特别著名的皇上,就是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
   我当年写过一部电视剧《正德皇帝下江南》;还有一个长篇单口相声,也叫《正德下江南》。
   正德宠爱的太监叫刘瑾。你看咱们写的这几个明朝皇上,每人都爱一个不一样的太监。
   刘瑾有意思,他有一个核心集团,被称为八虎。一看这名,就知道是黑社会。
   刘瑾很快哄皇开心——
   他在宫里按照街上的样子,建了很多店铺。太监扮老板,做买卖;皇上扮一大富商,弄了一帮人跟着玩儿。
   后来又在宫里盖了妓院,好些宫女扮成妓女,皇上挨家挨户去听曲喝酒,跟着胡来。
   皇上觉得很开心,但文武群臣觉得不像话。所以,很多大臣都来向皇上提意见。
   因为这件事儿,皇上打死了不少大臣。
   后来又建豹房,好多美女都在里边。
   武宗可以说是将玩乐发挥到了极致。
   当然,武宗有点儿过分。他到处去玩儿,发生了好多民间故事。“游龙戏凤”说的就是他出宫去,瞧姑娘好看就跟人睡觉。
   皇上做这种事情,叫游龙戏凤;要是普通人的话,就叫游街示众。
   有一次钓鱼,武宗没留神掉进了水里。
   那时是9 月份,水也挺凉,他就冻病了。打那儿起身体越来越不好,没几个月就死了。

06、朱厚熜:朕不上朝,但朕说了算

  明世宗嘉靖帝的名字,叫朱厚熜。
   “熜”当“火光、火苗”来讲,意思是热乎气儿,或者说有点儿温暖,可以这么理解。
   因为正德帝死后,确实没有孩子。
   没孩子怎么办?
   这朝里边的文武群臣,连老太后在内,也就是武宗他娘张太后,大伙儿一块儿商量,也没得挑,最近的皇室就是正德的堂弟朱厚熜。
   得了,请他来继承皇位吧。
   嘉靖皇帝其实还可以。在位期间,对内宽以治民,整顿朝纲,减轻赋役;对外抗击倭寇,重镇国政,形成了嘉靖中兴的局面。
   但嘉靖皇帝活到后期,喜欢上了道教,还拿这个控制文武群臣。后来清人写明史,就说他二十多年“避居西苑,练道修玄”。
   意即他20多年不上朝,一天到晚念经修道。
   但是我们得承认,不管怎么说,他一直牢牢控制着整个明朝的政治、军事和财政大权,所以称他为中兴之主。
   他一共在位46年,一辈子就干了两件事儿:
   一是怎么能长寿,活得长远;
   二是怎么能够多跟女人睡觉。
   你想他在位的后27年,只跟文武群臣见了四次面,平均七年出席一次早朝。一天到晚迷信丹药、方术和采灵芝,吃各种丹药。
   据说,宫女们很受不了这个,都想把他勒死。结果这绳子打一死扣,没弄好,然后宫女们全都被剐了。

07、结语

  明朝的这些皇上,没有一个是我见过的。
   也无外乎是记问之学,看看明史,看看野史;看看民间故事,听听故老相传,一块儿聊一聊,听一听大伙儿说的。
   我也未必能听得明白,所以我就一说,你就这么一乐,得嘞。
   皇上的心思咱们也别瞎猜,猜也猜不懂。但是我知道有这么四句话,觉得挺有道理:
   铁甲将军夜渡关,
   朝臣待漏五更寒。
   山寺日高僧未起,
   看来名利不如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