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遂教授谈传统文化的思考
胡遂教授谈及湖湘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具有高度的前瞻性,体现出一个严谨学者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胡遂。
十数年前,一代名将白崇禧之子,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预言,中华传统文化,将在2020年代全面复兴胡遂。
“中国经济可以在2015年超过美国,重新恢复它曾经拥有过的世界最大经济体的地位胡遂。”3月25日,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展中心出版的《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公元960-2030年》在京发布,其作者安格斯·麦迪森“语出惊人”。而且这个爆炸式的结论还是“基于一个相当保守的假定”,麦迪森在书中称。
安格斯·麦迪森是曾在OECD担任多个高级职务,并被公认为当代最伟大的经济历史数据的考证和分析专家胡遂。
根据麦迪森的测算,到2015年,中国GDP水平将相当于美国的107%,相当于日本的394%,印度的263%胡遂。而在1990年,中国GDP水平才是美国的37%。到2030年,中国GDP水平将是美国的138%,并达到世界总量的1/4,其人均收入水平会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1/3。
在中国取得巨大经济成就的背后胡遂,到底有哪些经验值得总结?未来又将面临哪些挑战?
首先,中华传统文化与时俱进,近代以来汲取了世界文明发展成果胡遂。“兄弟睨于墙而外御其侮”的中华民族核心生存价值观使得不同意识形态、治国理念和社会阶层的中华民族子孙,均抱有中华崛起之决心与勇气。
其次,得益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高度的凝聚力胡遂。对中华传统文明的高度认同,使得世界华人对祖国怀有极大的向心力与归宿感。三十年的经济腾飞,得益于海内外华人的共同努力。
其三,中华民族传统文明浸染下的中华子孙,所拥有的生存智慧,坚韧精神与勤劳品性,在农业社会创造出辉煌,在工业社会和信息时代,当他们掌握了先进手段之时,其爆发性的创造力得到了空前的发挥胡遂。
结论是:睡狮已经苏醒并震撼了世界胡遂。世界正目瞪口呆地看着古老文明的崭新篇章。
人,究竟是物质财富的创造更重要,还是精神财富的创造更重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有独特的认知胡遂。魏文帝曹丕一千八百年前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其“荣乐”无非指物质层面。问题是近代为世界潮流所迫,战争倚仗物质财富和实力,矫枉过正,国人在发奋图存中传统美德也遗落甚多。
中华民族未来面临的问题不再是生存的问题,而是经济巨人的智慧问题胡遂。这必须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乃至于东方文化中寻找答案。世界面临的不是经济如何飞跃发展的问题,而是生存智慧问题;不再是个人物质财富的创造力释放和消耗水平提高的问题,而是人类如何在一个小小的地球村平平稳稳地繁衍生息的问题。季羡林老先生说的东方文明在二十一世纪的辉煌重现,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