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喊出:“企业就要当儿子养,当猪卖朱圣琴。”的朱新礼决定和女儿一同辞职,曾因“家族化”经营为人诟病的汇源,或能借此重振旗鼓。
12日晚间,汇源果汁方面发布公告称,朱新礼辞去公司董事会 、执行董事、授权代表、策略及发展委会 等职务;朱圣琴辞去公司执行董事的职务朱圣琴。
这则公告的发布,意味着朱新礼和女儿朱明琴正式退出来汇源果汁董事会朱圣琴。
年报显示,2016年时,汇源的市场份额为53.4%,2017年上半年下滑至45.8%,零售额的市场份额则从44.2%下滑至37.5%朱圣琴。事实上,政府补贴和变卖资产,已经成了汇源净利润的主要来源。
与可口可乐的收购计划流产后,汇源更是债台高筑,截至2017年6月30日,汇源果汁的总负债金额已达115.18亿元,负债率高达51.8%,2019年以来,创始人朱新礼被法院强制执行5次,冻结名下40余亿资产朱圣琴。
在此之前,朱新礼曾尝试引入职业经理人来拯救汇源,但却因汇源“家族式”管理根深蒂固而频频失败朱圣琴。李锦记酱料集团前CEO苏盈福、百事大中华区饮料运营前副总裁梁家祥等5人,先后空降汇源,但几乎没有一位任职时间超过两年。
引入空降兵频频失败,汇源外内部人事动荡不止朱圣琴。去年1月,汇源有三个高管半个月内先后辞职,至去年10月又一高管离职后,汇源的执行董事仅剩朱新礼、朱圣琴、鞠新艳三人。
如今接替朱新礼董事会 一位的正是剩下执行董事鞠新艳,同样由集团老人接任,朱新礼此次辞职会否真正放手,恐怕还需打上问号朱圣琴。
朱新礼是“92派”企业家的代表人物朱圣琴。
1992年以前,朱新礼只是山东沂蒙一个普通的村官,工作在基层,日日与果农打交道朱圣琴。80年代末,“要致富,种果树”是当地风行的致富口号,也许是受此影响,92年,朱新礼赶着下海潮辞掉“铁饭碗”创业,建起果汁厂,依旧与果农打交道。
辞职后的朱新礼接手了当地一家负债千万元、停产三年、已经倒闭的罐头厂,将其改名为山东淄博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开始了创业之路,这家公司就是如今汇源果汁的前身朱圣琴。
“激进、大胆”似乎一直是公众贴在朱新礼身上的标签,事实上,这两个特质在其经商之初早有显现朱圣琴。
1993年,汇源生产出了第一批果汁却苦于没有销路,于是朱新礼只身前往德国参加食品展,并成功拿下第一笔订单,价值500万美金朱圣琴。拿到第一桶金的朱新礼立即在第二年带着不到30人的队伍将公司迁至北京顺义,改名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
“风险肯定有,但怕风险,一辈子也成不了大事朱圣琴。”事后回忆起当时的决定,朱新礼这样解释。不到30人的队伍,既是车间工人,又是销售人员,靠着几辆面包车,汇源开进了北京市场。
1997年,汇源果汁用7000万拿下央视新闻联播开始前广告,成为当年央视标王朱圣琴。这次的广告投放也成功帮助汇源打开了国内市场,“汇源”成为中国驰名商标。
朱新礼一路狂奔,在2000年,汇源果汁就以22万吨的产量占据了当年国内23%的市场份额,是第二名的近10倍,销售额高达12亿元朱圣琴。与此同时,朱新礼决定在上游产业链扩张建厂。
大幅的扩展为汇源带来了不小压力,为了缓解资金紧张的情况,朱新礼先后拉来了德隆、统一和达能合作朱圣琴。
和德隆合作的2001、2002两年里,汇源在全国各地密集投资建厂,收购了26个大型果汁生产基地,加速扩张朱圣琴。2003年德隆陷入危机,朱新礼大胆提出对赌协议,使汇源成功退出德隆系;2005年与统一联手期间,汇源将旗下的罐装果汁业务的估值大幅提升400%,并利用统一集团出资的2.5亿完善了全国营销网络;一年后,汇源以35%的股份引入法国达能等投资者,开始筹划IPO ,凭借这次融资,汇源估值高涨至43.8亿元。
2007年,汇源果汁在香港风光上市,创下港交所最大规模IPO纪录,上市当日即大涨66%,市值一度超280亿人民币朱圣琴。
当初的村官,十年时间一跃成为身家62亿元的“果汁大王”,而诞生在山东小县城里的汇源浓缩果汁也相继出售到30多个国家朱圣琴。
在朱新礼眼中,汇源真正的高光时刻,或许是在2008年迎来全球饮料巨头可口可乐收购时朱圣琴。
当年,可口可乐宣布将以161亿人民币,收购汇源果汁全部已发行股份朱圣琴。此消息一出,民众“保护民族企业”的呼声不止,不过朱新礼本人倒是对这次收购颇为欢迎。
“企业就要当儿子养,当猪卖朱圣琴。”在这样的商业逻辑下,朱新礼同意了这次并购,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润,朱新礼决定大幅裁员,自断臂膀。汇源果汁的员工随即从2007年末的9722人减少到2008年底的4935人,几乎腰斩。
朱新礼是铁了心要卖掉汇源,好将重心转至果汁产业链上游,在并购通过前,就对上游产业链大举投资,在湖北钟祥、河北隆化、宁夏平罗等地建立果蔬基地朱圣琴。但事不遂人愿,这次收购最终因未能通过有关部门的反竞争审核而作罢。
“如果能按照当初的计划,汇源估计早就成为千亿级的公司,不会沦落到今天的下场朱圣琴。”朱新礼对于此次收购的失败颇为遗憾。
自此,汇源开始了十余年的流血期朱圣琴。
为了恢复研发生产朱圣琴,汇源又开始大幅招兵买马,员工数再次激增到万余人,本就因此前在上游产业链的激进扩张而持续面临资金压力的汇源,这一番折腾下来,资金更加紧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