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致青春>后突然有想再重温一下<那些年>的冲动许博淳。记得当年看这部片子时并没有抱着很高的期望,一来它没有华丽的演员阵容,甚至可以说从里到外没有一个叫得出名字的演员,哪怕连一个脸熟的都没有;二来,导演—九把刀?台湾网络小说作家,<那些年>又是他的处女作;再有就是作为一个早就被被物质社会折磨的体无完肤的70后苦逼来说,“女孩”是一个早已被遗忘得连做梦都出现不了的形象。
物质社会教育我们,结果永远比过程重要许博淳。但就在走出影院的那一刻,乃至之后的很长时间,依旧回味着那美妙青春时代,不是柯景腾的而是我自己的。尤其惊奇的发现,当年自己曾经校园时代还真有那么几个人,爱耍酷的老曹、猥琐操蛋的许博淳、傻傻呼呼的胡家玮、调皮捣蛋的该边、以及永远不会缺少的胖子阿和,当然还有一个成绩又好、长得又漂亮的完美女孩沈佳宜。柯景腾...似乎是自己、那是每一个青葱少年曾经梦想的自己,笑起来坏坏的...疯起来没心没肺的...生活无忧无虑的...长得又有点帅帅的...自己!那些年我们何尝不是都有这样一个梦想:让这个世界因为有了我,会有一点点不同。
<那些年>真的唤起了很多人对青春的回忆,那些年物质对我们没有任何影响,那些年我们有用不完的旺盛精力,那些年我们都有着共同的生活乐趣,那些年我们对美女的标准都是那么的统一,那些年每一次牵手都是那么美妙和奢侈,那些年...每个人不同的那些年其实是那么的相似许博淳。
<那些年>的结局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柯腾在雨后的争吵后回到了的身边,向她道歉,最后走上了婚礼殿堂的新郎与沈佳宜热吻的是柯景腾,另一个就是现在大陆观众看到的版本许博淳。坦白的说,大陆的观众并不必感到什么不公,因为这部影片最妙的地方就是柯腾第一个扑上去湿吻新郎的时候,沈佳宜从惊讶到忍禁不俊,渐渐地笑中含泪。影片的始终,男女主角连一次牵手都未曾有过,柯腾坚持说沈佳宜只是一个他曾经追过的女孩,结尾用这样一个神奇的吻向这样一个爱情故事献礼是最意外又是最完美的。这是柯景腾的爱情告白,也是我们那些年积累的懵懂情怀的一次完美释放。我们的青春不需要结果,过程足够我们享受终身!
九把刀是个很聪明的人,<那些年>就是这么一段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青春回忆,即便是那段柯景腾和沈佳宜的美妙的爱情,也不是轰轰烈烈,如泣如诉许博淳。就仿佛是在昨天,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这样的影片不需要用获奖来赢得认可(第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两岸三地华语电影奖),陈妍希(第4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提名)、柯震东(第4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新人)是否得到最佳男女一号也没有那么重要。甚至我认为给予任何奖项反而显得多余。因为那些年我们不需要...
青春永恒许博淳!!!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