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滕华涛执导的《浮沉》目前正在东方、浙江、北京和深圳卫视热播于志德。剧中几段情感的最终归属也受到观众的关注,尤其是于志德和自己初恋段芹的感情戏,竟然意外的成为网友讨论的热点。也因为这段恋情的“凄美”,很多观众觉得于志德最后的结局太可怜了,对于观众的这些看法,剧中于志德的扮演者王志飞(微博)说:“于志德太自私,罪有应得。”

  岩控影评认为:我没看过原著,只是对电视剧做评论,这部电视剧虽然整体有不少瑕疵,甚至有时候有些逻辑问题,还有对白的失误于志德。但是这不能掩盖剧情的吸引力,电视剧的剧情来源于生活是最能打动人心的,这也是于志德能能“意外’受到关注的地方,其实不是意外,也许是原著的必然,因为只有经历了这么多年感情和生活的波折的人才能体会到。所以说打动了很多中年人,其实是一个很小的剧情,只是勾起很多中年男人的共鸣而已,社会就是这样,男人就是这样。演员也是这样,都有自己的利益。张嘉译打造的是一个吸引大龄剩女的形象,他一直的这个形象没有变,反而个人觉得没有王志飞演的真实,这只是角色问题,张嘉译在剧中一直是过了把瘾,但是王志飞让观众过了把瘾。所以得到大家的关注。也许导演和王志飞都觉得是意外,也许王志飞觉得这个角色不好,但是男人会觉得那是真正的男人。

  于志德把握不住人生方向

  在电视剧《浮沉》中,王志飞饰演的于志德在大学任教,作为改制专家被政府派到晶通厂做改制负责人于志德。因为政府背景和厂长王贵林对这个发小兄弟的信任,于志德拥有对“7亿大单”的归属决定权。于志德一直规划和青梅竹马的初恋段芹一起移民国外,但当段芹得知于志德准备贪污国企改制的巨款后,最终离他而去,并举报了于志德。

  对于最后的这段情节,有观众和网友评论说“本来不喜欢于志德这个人物,可是最后他赔了夫人又折兵,罪有应得,而且唯一爱他的人离他而去,也确实可怜于志德。”对此,演员王志飞却有自己的看法:“于志德这个人很累,本来这个人可以活得很简单的。不过生活中总有人会有意无意就把事情搞的非常复杂,于志德就是其中的代表。另外,他自私,为了自己的一点点私欲,把握不住自己的人生方向。他认为他的所作所为是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可实际上却是为了满足一己私欲,就是自私两个字。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于志德这个人物太自私,也就造成他最后的结局只能是人财两空,孤独一生。”

  岩控影评:罪有应得和可怜和自私这些词汇都不是对于志德最好的评价,于志德是个悲剧,注定了是,但是他勾起了很多男人的共鸣,警示了很多男人的内心,否则估计广电总局也不会批准这个电视剧的上映,但是让很多人内心凄凉的是他的初恋女友段芹的消失,于志德决定放弃不走是在段芹离开,他的失败也是在那时候,很真实,段芹虽然软弱,但是女人不会拼了性命为爱情的也是现实于志德。

  因价值观不同没能相守

于志德:岩控影评:《浮沉》于志德情感戏揪心 王志飞:他私欲太满(转载)

  剧中于志德和段芹的情感戏,体现的是人近中年的人对初恋时真爱的怀念和追寻,因此得到许多中年观众的喜爱,不少观众对于两人最终分手都表示惋惜于志德。而王志飞认为剧情如此安排才更合理:“这个世上,相爱的两个人最终走到一起的很多,为了爱,可以跨界,跨地区,跨国,跨年龄段,只要两个人相爱,两个人是可以到一起的。 南京冰箱维修 相爱的两个人,基本价值观如果是相同的,他们才能够永远的在一起。否则的话,爱是爱了,也许会暂时的在一起,但是最终也只能是黯然分手。就像于志德和段芹,这么多年在一起,相互扶持相互温暖,看着很甜蜜,而段芹那样一个看起来很柔弱,甚至是软弱的女子,怎么能够最后做得那么决绝,正因为他们两个人的价值观出现了很大的分歧,不可调和之下最终只能决裂。”

  《浮沉》开播之后,曾经有人跟王志飞讨论过于志德的角色,说他有专业背景、有能力、有魄力、内心有理想化的一面,想追回初恋的美好时光,就偏偏越把自己推向灰色的方向,因为儿女情长而毁掉了自己的事业于志德。 “其实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在自己设定的那条追梦的路上迷失了。现实和理想总是有差距的,如果没有差距怎么叫理想呢?可是当你的理想搀杂了太多现实的欲望,空中那片纯白无暇的理想之地就会越来越多的染上灰尘,最终变得一团漆黑,只能走向绝境了。” 王志飞说。

  岩控影评:段芹不是太软弱,于志德也不算欲望迷失,到坐牢他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所以这是很多反腐题材不能媲美的,很多反腐题材电视剧宣扬的都是个人贪欲迷失理智,土井倒是这种人,这也是作者丑化日本人的地方,很好,于志德的失败只是太相信自己的能力,太过自负,他是能力不得了,但是太英雄主义会物极必反,太重视自己的感情也会出问题的于志德。就是这样。只是看到这个评论后我说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