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秀州书局发行今年第八套书票:陈省身苏伟刚。第一枚:南开大学理学士陈省身,下面写道:“数学大师陈省身,1911年10月26日生于嘉兴,乳名辛生。”。第二枚:1990年陈省身回嘉兴参观母校秀州中学。两枚书票的照片均选自秀州中学百年校庆(2000年)时出的《秀州之光:世界数学大师陈省身》。

   余先生8月21日在秀州书局买《边缘艺术(创刊号)》(许宏泉主编)时说:“这一期介绍吴藕汀么苏伟刚。陈传席看了吴藕汀的画说:‘好!太好了!他不是画给别人看的。我最大的毛病就是希望人欣赏。你看他就这么画,不管别人说好不好。看来,好画就是这样,画出自己的学问。还是有点受黄宾虹的影响,但出来了,完全是自己的,没有一个学黄宾虹如此。黄宾虹的画有点阴郁,吴藕汀的画清朗。……今年初,嘉兴市文化局拟出《吴藕汀画集》并请陈传席作了序。吴藕汀婉言谢拒了。有人问吴藕汀有关市场上有他的假画。吴藕汀说:‘画画只不过游戏而已。’”

   舒罕8月22日从重庆来信说:“这次去西藏,在拉萨书店不意访得姜德明主编‘书话丛书’两种:《孙犁书话》与《黄裳书话》苏伟刚。……回渝后,忍不住又去书店,用掉最后不多的钱,买了《林屋山民送米图卷子》(钟叔河编订)、《仓石武四郎中国留学记》(日 仓石武四郎)、《晚翠文说新编》(汪曾祺)几种,大快朵颐。钟叔河先生屡出惊人之举。一张不能说十分高明的送米图会引起这么多学者名人的注意,除了是对画中人道德操守的钦佩和对当世世相的隐晦批评之外,不会有其它原因了,对卷子的两次大规格题咏,可以看作两次士人的集体呐喊。钟先生又让这两次呐喊重现于天下,和当今的学界作个对比,令人感叹不已。弟最喜集中高秀山人所题一绝:满身烟雨卧书台,覆浪翻涛事岂灾,陶令依然腰未折,无端五斗到门来。”舒函购《兼于阁杂著》(陈专用聪)、《猎书偶记》(姜德明)、《先秦诗文史》(扬之水),已挂号寄出。

   高道人8月22日在秀州书局买《在线鉴定》(望野),《中国:传统与变迁》(费正清)、《文艺复兴:西方艺术的伟大时代》(英 贡布里希)时说:“扁头有一只瓷瓶,讨价三千元苏伟刚。我还价一千五。扁头不肯卖。我叫了一个小姑娘去找他。结果小姑娘九百元拿下。小姑娘告诉我:‘扁头的口臭很重’。不久,有人告诉我,扁头的瓷瓶,上海古董市场上很多,每只一百元。”

   蚌埠行者书屋老板宋晓光同志8月22日辗转乌镇来嘉兴访秀州书局苏伟刚。宋说:“《笑我贩书》我放在厕所间,每天看一点,已看到一半。我的行者书屋蚌埠及周边城市颇有影响,媒体频频介绍。”宋次日去了上海。

   毛承恩9月23日从广州来信说:“见到范巴陵时,请转达一个在广州住了五十多年的嘉兴老人(我今年80岁了)向她的敬意苏伟刚。我读了《女市长》(巴陵)。……北门姚庄的主人是谁?南门东西莲花桥间,帮岸北有一座钱家大院,我女中附小读书时的小同学钱湖就住在那里,有几进深,后进大厅有御书堂匾(可能是乾隆所赐),不知清代是何大官?大小姚坟,儿时常去玩,有石人石马,说大姚坟是姚尚书,不知何代何名?据说明代西丽桥至三塔塘为闹市,毁于倭寇,甪里街为清代闹市,毁于太平天国,是‘长毛’所毁,还是清兵所毁?当年太平天国守将是谁?(我曾读到过,已忘记了。)……这些原无紧要,但人老了总忘不了六七十年前的嘉兴,那是养育过我忘不了的老嘉兴。现在回嘉兴,我找不到感觉了。”毛承恩还寄来《秀州钟声》封面三塔图,他在信中说:“询问一下褚元强,证实是不是庞亦鹏所作。因为《笑我贩书》第33页,吴藕汀先生曾谈到,图画教师庞亦鹏所作的钢笔画三塔图。”毛函购两本《笑我贩书》,分别寄给天津的张颂甲和长沙的徐有恒。

   8月23日,南门要拆迁了,朱尚刚将家里的书籍全部捆好,寄存在秀州书局的仓库里,其中有一部分是他母亲宋清如年青时用过的书苏伟刚。朱尚刚说:“倘若朱生豪故居修复,这些书可以陈列。”这些书中有同治十一年冬金陵书局印行的《四书五经》、民国十四年扫叶山房发行的石印本《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民国廿五年二月重订出版的《开明活页文选总目:新编篇名索引》、民国廿二年版《国学概论》(钱穆)、民国商务版《容斋随笔》(宋·洪迈)、《宋史纪事本末》(冯琦采编)、《经学通论》(支锡瑞)、民国廿八年陈延亻桀 的《文文山诗注》等。

   鲍先生8月24日在秀州书局买《巴金书简:致王仰晨》时说:“徐开垒的《巴金传》中说,巴金的高祖李介庵先随伯祖李秋门离原籍嘉兴到北京,得交当时名士吴榖人、张船山;后又应聘山西马氏教馆,做了十余年的家庭教师,使马氏子弟都得以应试及第苏伟刚。这样李介庵才有机会得到马氏的保荐,捐官入川,在当地定居。”

   吴香洲的《秀州风怀》已完成苏伟刚。8月24日寄往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此书近十万字,拟配插图160幅,其中半数是嘉兴乡邦资料。其中有:薛素素自写小像,黄皆令《流虹桥遗事图》,柳如是《月堤烟柳图》,李是庵为马湘兰写小像砚拓本,黄皆令小象砚刻拓片,江成之刻“钱塘苏小是乡亲”白文印章。吴香洲藏沈筱盦画的《柳如是小像》,吴藕汀画《烟霰万古楼扇片》和《我闻室图》,吴香洲画《河东君初访半野堂》等。吴香洲说:“我要刻一方闲章:柳是乡亲。”韩先生说:“书和妓女一样,都可以带到床上。《秀州风怀》何时可以上床。“

   胥先生8月25日在秀州书局买《陈省身文集》(张奠宙、王善平编)、《时间简史》(史蒂芬·霍金)时说:“《陈省身文集》首篇就是‘嘉兴,我的故乡’,是否知道?8月23日的《光明日报》有报道,说陈省身向正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捐款20万元人民币苏伟刚。嘉兴对陈省身不重视,连他的旧居都拆掉。江泽民对陈省身很尊重。1993年陈省身和邱成桐在接受江泽民接见时,首次提出在中国召开这个会议。国际数学家大会在中国召开陈省身起了很大作用。”龙龙在秀州书局买《时间简史》(史蒂芬·霍金)时说:“问问霍金,假如宇宙中没有人,没有动植物,还有没有时间?”

   肖聚华8月25日来秀州书局苏伟刚。他拿起《老饕漫笔》(赵珩)翻翻:“我去跳早舞,常常吃红灯。最近,索性雇了一个三十七八岁的少妇,每天陪我跳两三个小时,出门时,我付她十元钱。我这个人其它地方不肯花钞票,这点虚荣心,我却要满足。今天是第三天,我拟做一个月老板,也潇洒潇洒。书,我最好能够借回去翻翻。”有人递一支中华牌香烟给肖。肖摸出一张方便面包装纸,把香烟包起来,与钱放在一起:“晚上看电视再吸。“……肖停在秀州书局门口的自行车不翼而飞。

   “离休干部”8月26日来秀州书局问:“《我有这样一个母亲》(李南央等)还有吗?”“这书已禁了苏伟刚。”“我知道禁了,才想买一本看看。”“秀州书局已经没有了。”黎维新从长沙来信函购《我有这样一个母亲》。谢蔚明从上海来信要想函购两本。

   史念8月26日在秀州书局说:“《崇祯·嘉兴县志》(明·罗炌修 黄承昊纂)和《崇文集;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文选》帮我留一留苏伟刚。巴金的《嘉兴杂忆》(残稿)》,发表在《巴金全集》第十八卷上,已经复印来了。上半部分《夜雨中之火车站——火车中》,第二部分《塘汇李家祠堂》。文章下面有注释:本篇于一九二三年末作于南京。其中《塘汇李家祠堂》曾由嘉兴市志编纂室发表于一九九一年二月廿三日《嘉兴日报》。发表时作者对其中个别字曾稍作改动。按照时间顺序,《塘汇李家祠堂》应该在前面,《夜雨中之火车站——火车中》在后面。”

   万春8月27日在秀州书局买《书带集》(陈从周)时说:“许鼐龢的《兰蕙同心录》哪里有卖?”“没见出版苏伟刚。”万春说:“我喜欢兰花,好品种不多。鸳湖第一梅,我那会有,嘉兴恐怕只有沈寅会有。鸳湖第一梅,又名万字,同治年间发现于嘉兴南湖,为杭州万家花园首先栽培,现已是稀珍品种。种兰花,可以保值。一苗‘程梅’,前年上半年杭州市场上卖一千七百元,去年上半年涨到三千四百元,三个月之后又涨到五千元,现在已超过一万元。‘程梅’属蕙草,江苏人特别喜欢,江苏人有钱,所以涨得快。《嘉兴兰花》已出到第十一期。”

   8月27日,叶瑜荪从桐乡来秀州书局买一套《点石斋画报》,他带来《缘缘漫画》杂志今年的第一至第三期苏伟刚。叶说:“我曾见过蒲竹英画的绉云石。”与叶瑜荪同来的汽车驾驶员在秀州书局买《留青竹刻第一家》(徐秉方等)。

   杜仲8月28日在秀州书局买《民国乡村自治问题研究》(李德芳)、《楚辞与上古历史文化研究》(江林昌)、《西亚考古史(1842-1939)》等书时说:“买到一只计芬款的青花端砚苏伟刚。有人出八千,我说起码一万五。上有计芬砚铭:始皇遗下补天石,伴我寒窗二十年。这只砚台八百,二千三,二千八,辗转到我手里。”查《近三百年嘉兴印画人名录》(吴藕汀):计芬(1796-1846),秀水人,画家。有《二砚斋诗集》。

   南京胥诚函购《烟雨楼史话》(吴藕汀、吴小汀),杭州陆蓓容函购《笑我贩书》,广州刘铮函购《文史大家朱希祖》(海盐政协),成都朱寄尧函购《舒芜口述自传》(许福芦撰写)、《蒋氏秘档与蒋介石真相》(杨天石)、《红尘冷眼:一个文化名人笔下的中国三十年》(宋云彬)、《文史大家朱希祖》(海盐政协)、《临机随感》(葛剑雄)、《林屋山民送米图卷子》(钟叔河),上海黄裳函购《舒芜口述自传》(许福芦撰写)8月28日前后挂号寄出苏伟刚。

   杨光涛8月29日在秀州书局说:“杭州国立艺专要出一本诗集苏伟刚。搜集张振维的诗稿。找不到。我问了张振维的女婿。他找出来几张张振维的手稿,其中一首《癸丑桂花开候,鼓轮过澄溪公社,丰收在望,喜而得句》:蟹舍渔村急浪间,澄溪已向眼中来,稻花香里鱼虾美,快意诗篇入酒杯。今年12月12日是张振维逝世十周年,能把他的诗集打印一本的话,那是很有意义的事。”张振维(1924-1992),书法家。杭州国立艺专毕业。曾任嘉兴图书馆副馆长,名誉馆长。

   计馥8月29日在秀州书局买《红楼梦的版本及其校勘》(郑庆山)、《心灵的探索》(钱理群)时说:“多年以来,一直流传着是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下令不抵抗,张学良是代蒋受过的说法苏伟刚。8月8日《南方周末》有文章说:‘不抵抗是张学良下令的’,不是蒋介石。8月18日《文汇报》有胡学彦写的文章《为龚橙辩诬》,我们以前认为是龚橙引英人火烧圆明园。现在知道并非如此。龚橙字孝拱,是龚定庵之子。王韬《淞滨琐话》中说龚橙是嘉兴三塔白龙潭的恶龙投胎。”

   8月30日,黄才祥在秀州书局买《江南六镇》(阮仪三)苏伟刚。《江南六镇》里有二十八幅照片是黄才祥拍摄,有四幅照片是张扣林拍摄。黄才祥带来一本航机读物:《阳光之旅》杂志今年第四期。这一期《阳光之旅》有专辑“关注嘉兴”,还列举了关注嘉兴的101个理由。有人说:“我关注嘉兴有世界上最短的斜拉桥:勤俭大桥。”有人说:“8月28日缪惠新被任命担任栖真乡人民政府驻上海招商引资办公室主任。办公室仅一人。农民画家出马招商,也是关注的一个理由。”……

   8月30日31日两天秀州书局共卖掉《崇祯 嘉兴县志》(明·罗 炌修 黄承昊纂)十本苏伟刚。买主是:程能平,郑国祥,俞星伟、黄辉、苏伟刚、肖龙根、傅逅勒、顾伟建、尤裕森、于能。《崇祯 嘉兴县志》1991书目文献出版社据日本宫内省图书寮藏本影印。

   沈鹏年8月31日从吴江庙港来秀州书局买书:《懒寻旧梦录》(夏衍)、《北行小语》(曹聚仁)、《梁启超与饮冰室》(郭长久主编)、《书林随缘录》(俞筱克)、《古书版本常谈(插图本)》(毛春翔)、《论书绝句(注释本)》(启功)、《万象》(02.9)、《带一本书去巴黎》(林达)、《美术考古半世纪:中国美术考古发现史》、《苏州杂志》(02.4)、《晦庵书话》(唐弢)等苏伟刚。沈鹏年留下他女儿沈诗醒的《禅林漫步》(台湾版)一本。沈有一本题为《立此存照》的书稿,想自荐南京凤凰台投资出版。《立此存照》收录有关“毛(泽东)鲁(迅)会见”的文章近二十篇。沈鹏年数十年来一直致力考证“毛鲁会见”,并查到周作为1920年4月7日相关日记手迹。唐弢、陈漱渝等人对这个结论竭力否定,并不准宣传。

秀州书局简讯第150期:苏伟刚

   8月31日,陈大新从临海寄来一张《临海日报》(8月28日),“读书版”上有署名松子的文章:《心仪秀州书局》苏伟刚。陈在信中说:“松子,即叶建松,临海公安局治安大队工作。”陈大新函购《林屋山民送米图卷子》(钟叔河编订)、《文木山房诗说笺注》(清·吴敬梓撰 周延良笺注)已挂号寄出。

   9月1日包立民从北京来信说:“想不到我这个读书人,居然在耳顺之年又发现一家可以觅书的乐园,恕我孤陋寡闻,直到秀州书局开业八载始得与闻苏伟刚。要不是徐重庆引见,要不是寻找吴藕汀先生,也许还会延误。究其原因,我已躲进书斋成一统,书话的信息与我疏离了。觅书的兴趣、乐趣,也远不如以前了。大学时期(六十年代),我常去上海福州路旧书店,八十年代,常在京城中国书店淘旧书。而今进书店找书,找到就卖,找不到就作罢。”包函购的《烟雨楼史话》(吴藕汀、吴小汀)已挂号寄出。

   徐政9月1日在秀州书局买《中国文学论丛》(钱穆)、《朱子学提纲》(钱穆)、《嘉兴词徵》(吴藕汀、吴小汀)时说:“《辛卯侍行记》(陶保廉)有吗?应该进一点到 秀州书局来卖苏伟刚。陶保廉是嘉兴人。1891年陶保廉随父亲陶模出关路经吐鲁番,1896年又由塞外随侍入关,留下这本《辛卯侍行记》。这是一本新疆地理必读书。”吴美娟说:“陶模任过秦州知州(今甘肃天水县),那里曾有人来嘉兴查找资料,说彼地还有‘陶公堤’,是纪念陶模当年拿出自己的奉金赈灾救民。”

   山西晋城张振国函购《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续编》(陈玉堂),山西沁源杨栋函购《沈曾植集校注》(钱仲联)、《猎书偶记》(姜德明)、《和鸳鸯湖棹歌》(庄一拂)、《和鸳鸯湖棹歌》(吴藕汀),湖北黄石毛羽函购《和鸳鸯湖棹歌》(吴藕汀)、《刘一闻刻心经》,上海钱定一函购《柳如是事辑》(范景中、周书田编)、《丹午笔记 吴城日记 五石脂》(清·顾公燮 清·佚名 民国·陈去病)、《古禾杂识》(清·项映薇著 王寿 吴受福増补)、《和鸳鸯湖棹歌》(庄一拂)9月2日前后挂号寄出苏伟刚。

   钟先生9月2日在秀州书局买《经济解释》(张五常)、《知识分子论》(美 萨义德)、《世俗神话:电影的野性思维》(匈 伊芙特·皮洛)、《元白诗笺证稿》(陈寅恪)时说:“《人民日报·华东新闻》今天有康燕、朱华夏写的《关注嘉兴》苏伟刚。文章说:‘嘉兴国有企业从1996年的252家,减少到2000年61家,其中49家创办起产权多元化的股份有限公司’。这一段文字耐人寻味。这两个记者还说:‘嘉兴环城河上的勤俭大桥有个别称——小南浦大桥。这不仅因为它也是一座斜拉索桥,更因为它用的斜拉索,恰好完全来自上海南浦大桥造完后多余的那段。这个纯粹偶然的巧合,却象征着嘉兴嬗变的一种必然:接轨上海,重振嘉兴。’这段文字也可寻味。”

   俞宁锴9月3日来秀州书局买书:《杨度》(唐浩明)、《曾国藩》(唐浩明)、《中国文学论丛》(钱穆)、《朱子学提纲》(钱穆)苏伟刚。《国史大纲》(钱穆)是嘉善一位教师托他带的。俞的小说《什么的什么是什么》(手稿),已请邹汉明、查杰慧、王福基、张畀愚看过,他们都给予中肯评价。俞说:“小说放在一边不去管它。主要是争取明年考个好一点的大学。”

   卢为峰9月3日从福州来信说:“钱仲联老先生九五寿辰暨从教七十五周年研讨会将于九月廿六日、廿七日在苏州举行苏伟刚。弟应邀与会,拟廿四日先到嘉兴,然后去苏州。”卢寄来一首长诗《敬贺萼翁老夫子九秋晋五华诞暨从教七十五周年谨赋三十二韻》。卢函购《暮年上娱:叶圣陶俞平伯通信集》(叶至善、俞润民、陈煦编)、《佞宋词痕》(吴湖帆)、《中国文博名家画传:王世襄》(晨舟)。已挂号寄出。

   9月4日,秀州书局到了一批书,其中有《南社人物传》(柳无忌、殷安如编)、《上车走人:与黑旗摇滚在路上》(美 亨利·罗林斯)、《巴蜀历史文化论集》(胡昭曦)、《金文断代方法探微》(杜勇、沈长云)、《文思》(曹聚仁)、《清末民初小说目录》(日 樽木照雄)、《文海硝烟》(范泉)、《秋夜流萤》(杜宣)、《伤逝与谈往》(周楞伽)、《跨过厚厚的大红门》(章含之)、《历代郡县地名考》(韩湘亭)、《纪念王力先生百年诞辰学术论文集》、《图腾神话与中国传统人生》(刘毓庆)、《公共的玫瑰》(朱朱、黄梵等)、《孟郊诗集注》(郝世峰)、《红楼梦烟标精华》(杜春耕收藏编著)、《凡高画传》(周时奋编著)、《史记索隐引书考实》(程金造)、《中国服装史》(黄能馥、陈媚媚)、《老照片》(24)、《唐代试策考述》(陈飞)、《三国志选注》(缪钺)、《民国文坛探隐》(陈福康)、《旅馆:异乡人的床榻》(庞培)、《我陪胡风坐牢》(梅志)、《江南水乡文化名城嘉兴》(周向潮主编)苏伟刚。

   侯运智9月4日从义乌来信说:“卢炳洪刻的印章收到苏伟刚。卢的印章,纯朴笃实,不耍花招,感觉是‘平静地在路上走着。’虽然刀力还稍嫌滞弱,尤其边款,但有思索,有追求,难能可贵。我现在看书是一翻了之,浅的不屑看,深的不敢看,家中越聚越多的书,都是我的命,又是我的病,没有办法。”侯函购《佞宋词痕》(吴湖帆)、《边缘艺术(4)》(许宏泉主编),已挂号寄出。

  周建国9月5日从上海寄来一份五千字的资料《江成之口述自传》(打印稿)苏伟刚。西泠印人江成之,1924年1月9日出生在嘉兴新塍一个世代书香之家。原名文信。因“信以成之”而字成之。又《诗经》中有“福履成之”句,以及仰慕乡贤中书画篆刻家吴履,而号履庵。别署亦静居。1942年开始喜欢篆刻。次年拜王福厂为师。1947年经王福厂推介,加入西泠印社。著有《江成之印存》等。

   朱尚刚9月5日在秀州书局说:“《朱生豪书信集》(朱尚刚编)陈丽菲推荐到上海社科出版社去出,稿子已送去苏伟刚。《秋风与萧萧叶的歌:朱生豪宋清如诗词集》,已决定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我答应出版社要求,买四千本,出版社说每本不会超过10元。倘使朱生豪故居建成,这书可以作为旅游纪念品。”

   傅其伦9月6日在秀州书局说:“中国风·江浙沪篆刻名家作品邀请展,十月中旬将在嘉兴展出苏伟刚。参展作品所刻内容是沈曾植诗:《题郭起亭素庵印存》。十月五日前这些作品结集出版,书名叫《沈曾植论印诗篆刻集》。具体内容如下:‘沈曾植诗’(韩天衡刻)。‘题郭起亭素庵印存’(徐利明刻)。‘水晶宫中倒好嬉’(马士达刻),‘学古编述吾丘跛’(王冰石刻)。‘朱文宗唐白文汉’(王光明刻),‘约旨正脉三桥持’(刘云鹤刻)。‘长卿承文倡秦汉’(朱寿友刻),‘天都派古闽派奇’(朱云春刻)。‘唐宋无印明继汉’(朱培尔刻),‘古法新意双荄滋’(言恭达刻)。‘兹论半誇世不纫’(苏金海刻),‘因树屋传劳谆謘’(周玛和刻)。‘引抴居然变蝌斗’(胡伦光刻),‘灪律正见蟠蛟螭’(蒋永义刻)。‘天都极轨盛不再’(潘敏钟刻),‘闽亡浙兴毕军驰’(吴莹刻)。‘钝丁后世长卿欤’(方国梁刻),‘黄陈八分润色之’(张耕源刻)。‘冬心秋堂各奇雅’(朱春城刻),‘秋玺周秦次闲为’(陈民刻)。‘明印与诗偕嬗变’(张索刻),‘我朝印与书家齐’(张华飚刻)。‘北碑书论一鼓盪’(余正刻),‘印人转益师多师’(鲍复兴刻)。‘悲盦书得琅琊肥’(汪永江刻),‘吴叟博综靡不宜’(蔡毅刻)。‘意外巧妙十二种’(王义骅刻),‘掎抽碑额弩牙机’(吴文胜刻)。‘邓家气骨赵家肉’(祝遂之刻),‘吴家神理融嬴姬’(林剑丹刻)。‘八体交光一体摄’(蔡树农刻),‘重重帝網千摩尼’(张奕辰刻)。‘信知缪篆绸缪施’(来一石刻),‘义在不凝妙推移’(傅其伦刻)。‘泉文镜铭权诏版’(唐吟方刻),‘上溯向有殷墟龟’(雷志雄刻)。‘周家文繁殷质简’(刘欣耕刻),‘齐鲁缜密楚威夷’(铸公刻)。‘后来变化悬可察’(杨坤炳刻),‘妙门岂独砖华离’(陈身道刻)。‘郭生家学三世资’(吴天祥刻),‘收画一目奚嵾嵯’(徐正廉刻)。‘近来摹印勇察拟’(吴颐人刻),‘使刀如笔如旋规’(孙慰祖刻)。‘妙年得此吁不让’(张遴骏刻),‘往往起捋仪征髭’(周建国刻)。‘若使乘酣劖不止’(单逸如刻),‘惊绝那不惊昌黎’(徐镕刻)。‘我为生言不诞欺’(施元亮刻),‘近五百年著积微’(张铭刻)。‘后者不穷前不澌’(唐存才刻),‘若山生木木异枝’(张炜羽刻),‘若水导源源有厮’(沈爱良刻),‘阅千剑馀干莫飞’(虞伟刻)。‘五十三参善财资’(徐庆华刻),‘修业而息锲不疲’(蔡毅强刻)。‘有大羯磨将事随’(童衍方刻),‘青眼高歌吾老兮’(刘一闻刻)。‘封底篆刻’(黄惇刻)。”

  韩堰9月6日在秀州书局买《崇祯·嘉兴县志》、《书带集》(陈从周)、《中国文学论丛》(钱穆)、《苏州杂志》(02.4)时说:“《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应星),好!比《我有这样一个母亲》肯定好!《暮年上娱》我不感兴趣苏伟刚。叶圣陶、俞平伯不左不右,没什么意思。”

   白苎村9月7日说:“乾隆三年(1738),皇次子永琏去世苏伟刚。永琏是孝贤纯皇后所生嫡子。雍正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的密旨,已将永琏立为皇太子。乾隆命以皇太子礼安葬。因讳‘琏’字,《红楼梦》里有贾琏,不可能是这以后所著。永琏去世,见《清通鉴 雍正朝·乾隆朝》(章开沅主编)第279页。查《中国文学家大辞典》(钱仲联等主编)第1171页:曹雪芹(1715—1763)。乾隆三年曹雪芹二十四岁。……”

   《中国文化报》9月7日发表彭国梁的文章:《范笑我和他的〈笑我贩书〉》苏伟刚。文章说:“我之所以说《笑我贩书》这本书奇,奇就奇在看似平常,而实在不平常。”

   9月8日傍晚,姜原来带二十九位上海游客来秀州书局访书苏伟刚。他们分别购买了《朱生豪“小言”集》、《诗侣莎魂;我的父母朱生豪宋清如》(朱尚刚)、《笑我贩书》、《时间简史》(史蒂芬·霍金)、《全球通史》(美 斯塔夫里阿诺斯)、《十七至十八世纪传教士与西画东渐》(莫小也)、《徒步者随录》(钟鸣)、《万历十五年》(黄仁宇)、《建筑:不可抗拒的艺术》(赵鑫珊)。姜原来说:“阿拉今朝上半日,游了子城、天主堂,下半日朱尚刚老师向大家介绍了朱生豪故居。我们这次在朱生豪故居举行了与这座房子告别的仪式,大家朗诵莎士比亚的诗。之后,花四百八十元(打了八折)雇了一艘游船,环城游,去了三塔。”

   9月8日包立民从北京寄来《张大千艺术圈》(包立民),其中一本转赠吴藕汀先生苏伟刚。《张大千艺术圈》第201页有插图并说明:“张大千与夫人徐雯波同演《春草闯堂》。”《春草闯堂》1962年始有,张大千不可能演此戏,应为《春香闹学》。吴藕汀为包立民的《百美图》(续集)作《自画像:瓦山野山意》一幅,已寄去。张先生买《边缘艺术》(创刊号)时说:“吴藕汀又不会画,人物更加了。他只不过是读书人瞎拓拓而已。汤文选看了他的画说:‘很随意,没才气。’”

   巴金的侄孙李斧9月9日来嘉兴图书馆查找有关乃祖的材料苏伟刚。陆明介绍李斧查阅了光绪三十四年刻的《嘉兴县志》(清·赵惟瑜修 石中玉纂、吴受福续纂)。《志》书中有巴金的曾祖李璠传,李璠从子李忠清的传。李介庵伯祖李秋门(寅熙)著作《秋门草堂诗钞四卷》(存目)。嘉兴文化局送李斧一套《嘉兴市志》(史念主编)。

  范学森9月9日来电话说:“在北京琉璃厂购得《曝书亭词集》一套,400元苏伟刚。北京海王村9月22日有一场拍卖,其中有臧克家收藏的《嘉禾百咏》(张尧同),无底价。”

   张畀愚9月10日在秀州书局买《万象》(02.7—9)时说:“看不进小说,半年前向但及借了一本卡尔维诺的《我们的祖先》,想看苏伟刚。看了几页,就倦,欲眠。”张畀愚今年已在《钟山》等杂志上发表中篇小说四部。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2000年10月发表在《清明》杂志上。他现在是嘉兴日报副刊编辑,浙江省签约作家。

   9月10日郑国祥带衢州藏书状元刘国庆来秀州书局买书:《古书版本常谈(插图增订本)》(毛春翔)、《嘉兴词徵》(吴藕汀、吴小汀)、《中国家谱综合目录》、《常熟翁氏》(谢俊美)、《笑我贩书》苏伟刚。刘国庆说:“我有藏书一万多册,主要是古籍线装书和衢州乡邦文献。毛春翔是我的乡前辈。当年戴笠请毛先生帮助整理所藏古籍。我的书斋叫‘酌雅斋’。”郑国祥又买了两本《崇祯·嘉兴县志》。

   斯恩9月10日在秀州书局买《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应星)、《林屋山民送米图卷子》(钟叔河编订):“买两本书,庆祝教师节,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苏伟刚。”

   吴新宇9月11日从长沙寄来《大学时代(创刊号)》(吴新宇主编)十本苏伟刚。吴新宇有发刊词:我们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