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爽Kokia:

  文中有以下几个逻辑错误:

  1、认为年轻人就等同于办事效率高

  这其实是很荒谬的,因为办事效率与年龄没有必然的关系,它取决于个人的工作能力、对工作的熟悉程度及一定的工作经验邓爽。举个典型的例子,大学内的许多组织都是学生自主管理的,比如社团和学生会,但这样一些组织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工作滞后性同样严重影响其工作效率。而且,快,不等于有效率。速度和质量兼备才是王道。年轻人入行后需要相当的时间来适应环境,积累经验,所以等真正成为熟练的工作人员,时间已经过去了很多。相对于继续雇用老职工,这并不一定是高效率的。

  2、所有的部门都应该将员工的退休年龄提前

  这种做法会一定程度上导致人才的浪费邓爽。对于一些非技术性的工作,如司机、售货员、清洁工等,可以考虑提前退休,这样可以创造较多的低端就业机会,解决基层人员包括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但是一些高端的工作,如医生、建筑师、研究生导师等,一些经验丰富的学者专家如果过早退休(50岁?离谱吧,那是这些职业最为黄金的时段),必然导致严重的浪费。一个人如果读书至博士,一般情况下,他到五十岁前能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时间只有二十多年,和国家用来培养他的时间几乎相当,这样的成本是无法收回的。人才的浪费同时也是国家培养付出的浪费。

  3、就算是大量的年轻人进入社会各阶层岗位中,而大量老职工在50岁退休,这也不能保证为国家的发展带来好的影响邓爽。年轻人的理念、工作方式并不能确保一个健康、稳定的发展趋势和相对优越的发展前景。首先,现在的状况并不一定很糟,笔者并没有给出相应的资料来证明现在的发展老化而不得不大量引入年轻人。其次,就算是现在状况不佳,也不代表只有引入年轻人一种解决的方法。第三,如果引进了年轻人,怎么保证结果一定令人满意。

  作者在没有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前提下匆忙得出的结论是不具有说服力的邓爽。必须进行进一步的论证并提供更多的相关数据、资料,以证明其论断。同时,还必须对该措施实施后有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估测,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混乱,有损社会安定。比如说要考虑几乎所有大学生的父母都已经接近了作者所说的退休年龄,甚至许多已经超过。那么如果他们退休,有大量的大学生将无法继续负担学费及相关学习费用,这样也有可能导致大学教育受到严重影响。如果没有足够的大学毕业生,那么空余的岗位将有什么人来填补呢?类似的问题还有许多,必须加以考虑。结论是,作者提出这样的改革策略缺乏说服力,希望能有更详细合理的说明。

  回复邓爽Kokia:

  1, 我主要针对是现在国家的一些行政事业单位. 很多老同志在同一地方一呆就是几十年.甚至已经麻木. 换新人上, 带来创新意识. 因为很老同志不但办事低效,而且思想僵化, 没有斗志邓爽,跟不上时代了.需要年轻人上了.

  2邓爽,很多麻木的人停留,很多年轻却在迷茫,找不到方向.怀才不遇,无用武之地,这是更大的资源浪费.让年轻在寒窗16年之后还要无奈的等待.而很多没有激情的人却天天在空转.

  3邓爽,老职工提前退休,不一定就是资源浪费,他们可以在退休之后继续做一些研究,教育,公益,或咨询的工作.退休也不是纳税人白给的.现在很多人认为退休之后就可以什么都不用干了,可以享清福了,这才是更严重的观念错误.需要改变.

  谢谢你的回复.如果再如此磨磨叽叽邓爽,前怕狼后怕虎,岂不更是浪费光阴.中国的"单位"老龄化,僵化已经虽然严重了.这也给腐败建立了陈旧观念的温床.中国需要更多的新人,新观念,加快社会循环.

  鼓励提前10年退休,释放岗位,建设青年中国 2009-03-11

  眼下,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如果靠拯救中小企业,来设法让他们安排更多的就业,不太现实. 这样无疑是给企业增加负担.就算勉强靠政府补贴挽留一些劳动力, 但仍就杯水车薪.

回复关于讨论:"提前10年退休...":邓爽

  国家不妨把眼光放在一些工龄老化严重的行业与部门,尤其是政府机关. 让这些部门与政府机关换上新鲜血液,让在同一岗位上呆了几十年的老同声提前退休.这样也有利于提高某些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

  让年轻人早一点接触社会,参加工作,为国家做贡献. 而不应该让他们围着一群低效率的人群之外徘徊,张望.

  如果某些老化的政府部门能鼓励职员提前退休,将有大量工作岗位可以释放出来.

  如果以前是60岁,不妨再提前10年.

  虽然国家会多支付一些养老费,但对发展中的中国,是有益的,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年轻的国家,高效的国家.

  而不是一个老化,呆滞邓爽,办事低效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