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日”映射团队管理

  这几天晚上迷恋上了电视剧“红日”,每天晚上看到凌晨,终于坚持到结束胡中南。

  “红日”的结局知道点近代史的人都知道,我不想多谈,只想议议这部电视剧透露出的团队管理上的问题胡中南。

  整编74师张灵甫部全部美式装备,武器先进,战斗力极强,此师系五大王牌中的王牌,作为汤恩伯兵团在山东战场剿共前锋可谓无瑕可挑,老蒋的战略方针由此前的“全面进攻”改为现在的“重点进攻”也十分有效,胡中南拿下革命圣地延安,陈粟野战军也积极后退,因为陈粟的27万军队毕竟与顾祝同的45万军队相差近一半,武器上的差距就不说了胡中南。就在这种情况下,粟裕利用国民党派系之间的矛盾,用10万大军大胆的包围主动出击的张灵甫军队,在坚守孟良崮3天3夜、粮水断绝的情况下,因“没有援兵”(83师李天霞距离孟良崮不到5公里)导致74王牌师杀身成仁。

  我把这次战争比喻成我们今天的一个企业,老蒋是总经理,山东剿共兵团是销售部,顾祝同为销售部主管,汤恩伯是区域经理,而张灵甫就是王牌销售员,总经理老蒋要占领山东市场,派销售部经理顾祝同前往山东具体部署任务,销售部经理顾祝同带着区域经理汤恩伯和王牌销售员张灵甫,黄伯韬等前往山东,在市场调研中,王牌销售员张灵甫发现一个潜在的巨大销售机会(共军陈粟指挥部),张灵甫汇报给销售部经理顾祝同后孤身前往,销售部经理顾祝同要求区域经理汤恩伯全力协助,区域经理汤恩伯督促销售员李天霞和黄伯韬前往配合,王牌销售员在谈判了3天3夜后,在没钱没吃的情况,总经理老蒋邮寄的资料也收不到(空投物资),还得不到其他两个销售员的帮忙,最终失败了胡中南。

  张灵甫之所以失败并非张灵甫无能,而是张灵甫高估了自己的团队能力,老蒋做为总裁在下严令的情况下李天霞作为一个普通销售员照样表面上应付,却不怕总裁老蒋开除(枪毙)他,可见这个团队瘫痪到什么样的一个地步胡中南。在激励团队士气方便,老蒋处处以连续打过几个胜仗的张灵甫为榜样,教育教训其他军官,滋长了张灵甫的孤高自傲心理,也打击了其他人的“工作”积极性,致使了团队矛盾的不断恶化,反之共产党军队沈振新部虽然吃几次败仗,但是陈粟在不断的鼓励他和开导他,在整个团队管理方面陈粟也一视同仁,没有树立典型。史玉柱很喜欢看毛泽东的书,特别是建国以前战争时期的毛泽东书,他在组织公司销售的时候模仿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成功且迅速的打开国内保健品销售市场,在团队管理方面,史玉柱对于跟随他的管理人员始终以诚相待,他上海网络公司总经理出车祸身亡,史玉柱得知后马上从兰州飞上海,要求全公司停业为其办后事,他的这种精神终于成就了今日的巨人,也弥补了曾经失败了的巨人。

  所以我认为作为一个企业或者一个组织的高层管理者在管理自己下属团队的时候,在激励士气的同时要“小心”的保护每一位成员的“自尊心”,不要在团队内部有意的树立典型,虽然给没一个成员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标准”,却伤害了成员的自尊,导致大家都去看“榜样”做自己也不去做,因为得不到上司或者领导的认可,因此这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做法胡中南。我之前在一家外资企业上班,老板在公司树立一个典型(销售部经理),在公司的大大小小会议上每次都表扬他,要我们年轻人向他学习,于是有能力的销售员不断的离去,去年公司停产了,原因是没有订单,很奇怪吧?原因是一个失去别人诚心辅助的人终究成不了大事,就像张灵甫,如果当时李天霞真心救他,他可能会全军覆灭吗?各派系军阀如果真的一心忠蒋,蒋会失败吗?

“红日”映射团队管理:胡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