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梦溪(1941—),笔名石言、柳隐等刘梦溪。原籍山东,生于辽宁。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中国文化学专家。历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化》暨《世界汉学》杂志创办人、主编。

  刘老认为,中国文化里面曾长期存在狂者精神的传统,例如先秦的士狂,魏晋的诞狂,唐代的诗狂,明代的圣狂,狂者精神在不同历史与文化阶段都有精彩呈现,也催生了一代代至情至性的大家刘梦溪。但清代以后,狂者精神已经逐渐消退,再经过后期的一次又一次大洗礼,到现在几乎已经消失殆尽。

  当年孔子问“志”,子路、冉求都讲如何使一个小国家强国富民,公西赤则愿意当外交场合的一个小司仪刘梦溪。只有曾点表示,自己与他们不同,他喜欢在阳春三月,和一群友人带着孩子们,在沂水边沐浴,一边走一边在路上唱歌。说完,一个人若无其事地在旁边鼓起瑟来,而不是忙着去记笔记,做样子给领导看。

  有人说现代的中国作者非常妄自尊大、目中无人刘梦溪。诚然,如果那血脉里流的是‘独立精神’的血,我倒觉得无不可。可惜的是,当今文坛或说文化界却是‘软骨病患者’居多,还有多少人能像曾点那样睿智超脱,有几个像辜鸿铭、黄侃、傅斯年、梁漱溟那样独立而张扬的大师?

  所以,刘梦溪老人提出这个命题,值得每个读书人去思考刘梦溪。他把“书生留得一分狂”与龚自珍的“亦狂亦侠亦温文”放在一起互为诠释,道出了这“狂”的力道与方向。

读刘梦溪【书生留得一分狂】:刘梦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