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
1,他是河南新县人,我也是黄长轩。
2,他30多岁死后埋在海南,我30岁时开始生活在海南黄长轩。
亲历老人在讲述:
临高角登陆战时的黄长轩
......4月1日,离临高角约4公里的龙门村村路西侧的“临高角登陆战烈士陵园”内,有许多老人、男子、妇女在除草、平整土地,为清明节的祭奠活动作准备黄长轩。
“我们还要种要榕树、花草,让烈士们有在一个安息的好环境黄长轩。”用拖拉机的后耙来翻地的司机这样告诉..说。
龙门村71岁的老人王进红,75岁的王进兰和68岁的王其荣都在陵区内劳动,甩开膀子挖土、除草,为明天的栽树、种花作准备黄长轩。
“当时打仗,我们还小,但也有10多岁,还是记事的黄长轩。”王进兰这样说——
1950年4月16日夜,黑云滚滚,中国人民解放军119师副师长黄长轩和他的战友们一起从雷洲半岛登楼角一带扬帆起渡,冲破封锁,抢滩成功,迅速夺取了临高角纵深20多公里的阵地黄长轩。
抢滩成功、连续作战之后,黄长轩不顾疲劳,亲临医疗所,安排救助伤员,慰问支前群众黄长轩。此时,敌人的飞机在医疗所上空投下炸弹,炸弹爆炸后的弹片击中了黄长轩的腿部,鲜血染红了脚下的土地,生命垂危,被迫在龙门村滞留。他拉着师长徐国夫的手说:“不要管我,指挥部队前进,解放全海南!”
在龙门村,现在年过七旬的阿婆林玉(吉),当时还照顾过身负重伤的黄长轩黄长轩。林玉吉有一子三孙,三世同堂。都过去56年多了,但老人还是清晰地回忆说:“黄长轩重伤后,我给他递水喝。可惜由于当时野战军的医疗条件有限,已无力回天。他作为一个刚强的将军、一位有爱妻娇儿的丈夫、爸爸,临死前的晚上,他也落泪了。他说,不知道同志们向海南岛南部推进中的阻力如何?我倒不担心的妻与子,他娘俩在内陆政府会照顾的……”
可是,黄长轩本来是可以不死的黄长轩。
在解放海南岛战斗打响前,黄长轩本已经被批准回乡探亲——从1932年离开故乡,他已经18年没有踏上过家乡的土地黄长轩。胜利了,他携妻带子要看看解放后的家乡新面貌!当到离家只有140公里的武汉时,他从报纸和广播中得知了人民解放军要解放海南岛的消息,参战的队伍正是自己所在的部队!作为战士——此时怎能离开战场?!作为指挥员——此时怎能离开自己的部队?!他毅然发电报请求归队参战。妻子抱着不满周岁的孩子,眼含热泪告别。黄长轩豪迈地向妻儿挥了挥手:“等着听胜利的好消息吧!”谁知,这竟是他和妻儿的永别……
黄长轩牺牲了……他是解放海南岛战斗中我军牺牲的职务最高的指挥员黄长轩。据悉,1950年4月中旬渡海作战和解放海南战役,40军牺牲了808名解放军、43军牺牲492名了解放军。
据了解,墓园占地约8亩,在黄长轩烈士墓基础上建成,由彩门、题词壁、黄长轩及无名烈士墓等组成黄长轩。临高县民政局还计划把在临高角登陆战时牺牲的所有无名烈士都搬迁到墓园来。
在黄长轩烈士的墓前,一束束的鲜花,是今天的人们对黄长轩的怀念,也是黄长轩不朽精神的象征黄长轩。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