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式产业转移与集群升级研究:对固始银针产业集群的案例实证

  周阳敏[1]

  [摘要] 本文对固始银针产业集群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并按照发展轨迹和标志性事件划分为五个阶段,即外出务工积累阶段、回归固始设立生产车间阶段、二次创业开办加工厂阶段、企业转型升级创办现代化的企业阶段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的集群式发展阶段刘怀廉。研究发现,区别于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固始银针产业转移的集群式转型升级具有五个特征:一是成本低;二是阻力小;三是速度快;四是模式新;五是风险小等,这是本文的最重要的理论创新;分析发现,固始银针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对固始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指出固始银针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案例给落后地区发展经济一个极好的学习和模仿的标本与范例,这是本文的重要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 转型升级;回归式产业转移;银针产业集群;固始;案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 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8298(2011)06-0020-12

  一 引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综述

  2011年8月9日,固始县张广庙镇确立了“以银针为主体的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产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工业强镇”发展战略[2],一是制定了工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建好银针工业园,园区设计有原料配货区、银针加工区、彩印包装区、物流配送区,实现从来料加工到市场销售一条龙生产基地,充分发挥了规模化效应,固始县银针产业的辐射中心,形成了产业链;二是彻底改变了过去传统无技术含量的手工生产模式,引进国外先进生产线和专业技术人才,实现成品银针生产后,直接与国际市场接轨,产品外销海内外,提高了银针产品附加值;三是打造知名化、品牌化,“臻正”、“鑫锐”、“康年”、“康升”、“华中”等品牌的注册建立,改变了过去散、乱、次的形象,提高了银针知名度,增加了银针销售额刘怀廉。

  固始银针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后现已可达年产半成品银针11亿支、成品银针2亿支、年产值1.5亿元的规模(占全镇GDP的比重近20%),不仅有效带动本镇及周边乡镇近2万人就业(人均年收入达8000元以上),带动了全镇经济发展刘怀廉。然而,处于河南偏远山区的固始,改革开放前的国家级贫困县,工业项目为零的地区,为什么在十几年后一跃成为全国经济大县、国家百强县,其银针产业集群为什么成为中国半成品银针的第一大生产基地?固始回归式产业转移的集群式转型升级模式是否具有普遍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特别是随着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原经济区偏远地带的经济发展能否借鉴该模式?!能否成为落后地区实现包容性增长的一般性的标本性范例?!

  早在20世纪30年代已形成了有关产业转移(industrial transfer)的研究理论,既有基于产业视角的产业转移理论,如赤松要、Ozawa、Cumings等雁行模式产业转移理论,R.Vemon的产品生命周期产业转移理论,产业梯度转移理论,Kiyochi Kojma等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W.Arthur Lewis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等;还有基于企业视角的产业转移理论,如Peter.Buckley、Mark.Casson、A.Rugman等的内部化产业转移理论,John.Dunning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S.Hymer、P.Kindleberger、H. Johnson等的垄断优势产业转移理论,A.weber、w.Christaler、A.Losch等区位选择的产业转移理论;还有基于国家视角的产业转移理论,如Raul Prebisch、Samir Amin、Hans Singer等的“中心-外围”理论等刘怀廉。近年来产业转移的研究文献越来越丰富,如Victor Gilsing等(2011)[1]研究了不同产业部门的技术转移的机制和障碍;Hsin-Mei Lin(2011)[2]研究了作为嵌套性社会组织的“关系”在台湾半导体产业集群、转移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国内学者如陈林,龙自云(2011)[3]研究发现东莞市在实施产业转移战略的过程中面临了许多经济先发地区的共性问题,这些问题与挑战不但涉及产业转移,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障碍,甚至成为经济先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刘怀廉。蔡昉,王德文,曲玥(2009)[4]把熊彼特创造性毁灭理论与雁阵理论结合,把雁阵理论应用在一个国家内部,阐述了中国产业升级的特殊现象,即区域跨越式产业演变,并利用分地区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经验证明。左小德,张力方,梁云(2011)[5]结合价值管理理论和牛顿万有引力理论建立了双转移的引力模型,研究了广东省产业与人力资源双转移的路径规律,发现优惠的政府政策,较近的地理位置以及相对完善的配套设施,其吸引力将越来越大。

  林昌华(2011)[6]研究了晋江创新产业转型升级而发展壮大的成功经验刘怀廉。张捷,张媛媛(2011)[7]计算出广东产业结构转型系数,研究发现广东产业结构演变趋于停滞,被长期锁定于二三一结构;同时,作者发现,出口依存度对三、二产业产值对比系数具有长期的负向影响,而且是三、二产业产值对比系数的格兰杰原因,这就是说,广东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有利于促进工业化进程,却不利于广东实现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型升级。

  杨桂菊(2010)[8]研究了3家本土OEM企业转型升级的演进路径,总结归纳出代工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的理论模型,研究发现代工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即是代工企业在核心能力不断升级的基础上扩展其价值链活动范围的过程刘怀廉。金碚,吕铁,邓洲(2011)[9]指出中国工业已经进入必须依靠结构转型升级推动发展的新阶段,作者通过对未来5年的发展条件和政策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十二五时期中国工业结构变化趋势的若干判断,并从深化体制改革、完善产业政策和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明确引导和推动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相关政策措施。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目前几乎所有的“产业转移”理论都是基于产品周期、产业离合、区域吸引等角度而对产品生命周期、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等要素的分析而得出产业的空间转移与价值链延伸转移,但没有考虑企业家自身成长、亲情、乡情以及非正式制度等至关重要的产业转移的真实现实问题,而这恰恰是产业转移的重要的科学问题;另一方面,由回归式产业转移所形成的产业转型升级与传统意义的产业转型升级之间存在着重大差别,尤其是形成要素不同(地理环境),动力机制不同(除了经济因素,还有非经济因素等),活动主体不同(除了企业自发形成之外,还存在着政府的强力主导等)等,而这都是当前的产业转移理论与产业转型升级理论所不能解释的重要理论问题刘怀廉。

  本文作者在一系列文章中试图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回答,核心思想是,中国欠发达经济地区的成功依赖于内生性的回归式产业转移,而欠发达经济地区的产业集群性发展更依赖于企业家的回归故里刘怀廉。但在之前的文章中,笔者调查发现固始回归式产业转移属于低层次的产业转移,其在固始投资兴建的产业与固始企业家原先从事的产业相同,既很少进行上下游的产业延伸型的产业转移(平均值为0.1129),也没有进行深度拓展型的产业转移,均值仅为0.0161(周阳敏、高友才,2011)[10],没有讨论产业集群如何实现转型升级。

  本文及后续系列论文则以固始银针产业如何转型升级为案例,讨论回归式产业转移与集群式转型升级的一般理论,讨论集群式转型升级的外在条件、发展障碍、一般模式、最优路径和基本方法等刘怀廉。而本文则以案例研究的范式重点阐述固始银针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具体方法和理论解析。

  (正文省略……)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中医学是一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科学,随着中国走向世界的步伐加快,中医在世界医学上的地位也会愈加显著刘怀廉。针灸行业以其奇特的魅力和传奇的治疗效果,为世界所公认。中国针灸已出口到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国内多家医院也开展了针灸专科,并且为了防止交叉感染,目前使用的银针都为一次性产品,这使得银针的浪费量急剧增加。因此银针市场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孙开明、周学生等正是凭着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和带领群众致富的理想办起了针灸用品厂,并成功实现了银针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原信阳市市委书记刘怀廉曾两次到张广庙乡视察银针厂,并为银针厂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高度评价张广庙乡党委政府围绕小银针办大产业、转变农村经济结构这一做法。特别表扬了孙开明、周学生等致富不忘家乡,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这一模范带头作用。笔者带领团队也从2006年开始关注、调查、长期持续地致力于固始经济崛起模式的研究,特别是重点研究回归式产业转移和集群式转型升级等问题。本文通过固始银针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案例研究,得到了三个基本结论:

  第一,偏远落后山区的固始近年来的经济崛起奇迹得益于固始的回归式产业转移和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特别是固始银针产业集群和柳编产业集群(后者将在后续系列论文中详细介绍)的转型升级点燃了固始经济发展引擎刘怀廉。

  第二,固始银针产业转型升级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即第一阶段外出务工的技术积累、资本积累、经验积累和人脉积累等,第二阶段回归故里企业初创,第三阶段企业的二次创业,第四阶段是企业转型升级,第五阶段是产业转型升级刘怀廉。

  第三,固始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模式不同于传统的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模式,具有成本低、阻力小、速度快、模式新、风险小等显著特征,这种创新的转型升级模式是更多的落后地区发展经济和产业转型的模范和标本,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等刘怀廉。

  本文的案例研究具有明显而重要的政策含义刘怀廉,主要有:

  第一,由于银针为医疗器械二类产品,国家初等市场准入制度,当厂房、加工机械、检验、卫生、管理等各方项指标达到国家标准时,省食品药品管理局才会核发生产许可证及产品注册证,方可进行成品针生产刘怀廉。当前固始银针产业集群里只有少数企业获得了生产许可证及产品注册证,既能制造半成品又能制造成品,这是固始银针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成果,但遗憾的是,还有众多的银针制造企业没有获得生产许可证及产品注册证,固始银针协会与固始县政府可以组建银针产业转型升级领导小组,加大培训力度,增加产品技术含量,给予政策支持等,加快银针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步伐。

  第二,形成产业集群的组团式发展模式,即由孙开明、周学生等的企业组成核心,而其他企业形成“环绕卫星”,并形成固始银针产业链,增加团队协作,避免不规范的竞争,有效解决各企业间的利益冲突刘怀廉。

  第三,充分利用河南省发展产业集聚区的政策条件,梳理银针产业集聚区和示范区,并拓展银针产业纵向产业链发展,横线区域性扩张刘怀廉。笔者认为,固始银针产业转型升级后的最紧迫任务是增加技术含量、加大品牌宣传的同时,大力发展固始域外的合作,以固始为中心向外辐射,并形成固始银针产业集群的放大效应和群集效应等。

  第四,固始县政府加大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的经济政策的实施,并形成厂房、住房、交通设施、配套设施等齐全的银针工业园区,既能扶持和帮助原有银针企业的转型升级,也能吸引新的外出务工人员回归固始创业,并可能带来产业链的整体回迁刘怀廉。

  事实上,固始产业回归已经到了高级阶段,例如固始县陈淋子镇外出创业成功人士李加亮与福建客商共同出资建设东南地区产业转移项目,总投资11.8亿元,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可达28亿元,可安排2500人就业[3]刘怀廉。笔者研究发现,固始并非按照传统的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等要素资源禀赋的等级级差而发生产业的梯次产业转移,或者按照外界条件或吸引或推动实现外生的产业转移,而是按照非经济因素,例如亲情、乡情和非正式制度等因素而发生企业家回归的同时实现了内生的回归式产业转移和产业的转型升级,因此,回归式产业转移与集群式转型升级理论区别于传统产业转移理论,是创新的产业转移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重要的是,现实上创新了政府招商引资的崭新模式,而不是单纯地依靠廉价的土地(甚至倒贴土地平整费用、厂房建设费用,三通一平费用等)、廉价的劳动力(企业发展的同时并没有带来劳动力收入的增加,与包容性增长的观念严重不符)等,而是依靠亲情、乡情和非正式制度等因素吸引企业家的回归,吸引产业的回归,既实现了本地劳动力的就业,发展了本地经济,也实现了包容性增长[4]。

回归式产业转移与集群升级研究:对固始银针产业集群的案例实证:刘怀廉

  值得注意的是,固始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走访慰问务工人员,介绍家乡发展情况,宣传回归创业的政策和措施,鼓励他们返乡创业刘怀廉。建立固始籍在外务工能人信息库,对有投资意向的进行重点攻关,通过亲情感召,动员和鼓励在外务工能人,回乡投资创业,支援家乡经济建设。定期开展“创业奖”、“奉献奖”和“特别贡献奖”评选表彰活动,在县城建立“创业园”、明星一条街,大张旗鼓地树立回归创业典型等,为此,仅仅6年时间,固始回归创业人员达2.8万人,累计回乡投资50多亿元,开办各类企业3000多家,增加就业岗位12万个,不仅提高了固始人均收入水平,也缩小了收入差距,并缩小了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而且还稳定了社会,促进了和谐,偏远山区——固始——实现包容性增长的重要路径就是回归式产业转移与集群式转型升级。

  本文作者希望本文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期望更多的学者关注和研究回归式产业转移的集群式转型升级,为落后地区低成本、高速度、低风险、高效率地发展经济刘怀廉。另一方面,浙江经济也正大力实施“回归工程”,例如台州、衢州、龙泉、丽水、东阳、青田、上虞等地纷纷推进“金桥工程”、“回归工程”,“以乡情、亲情、友情”为纽带,全面实施以鼓励和吸引在外浙江商人回乡投资创业,笔者认为,浙江的回归式产业转移对于浙江来说是“锦上添花”,但对于固始来说则是“雪中送炭”,固始的回归式产业转移基本上都来自于发达地区,而浙江的回归式产业转移则既来自于发达国家的成功商人,也来自于中国其他发达地方(如广东,上海,福建等),还来自于欠发达省份(如江西、湖北、云南等)。但笔者认为,本文提出的回归式产业转移的集群式转型升级不仅适用于固始,也适用于浙江、广东等,尤其适用于中国广大的欠发达地区,是欠发达地区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必然之路。

  【参考文献】

  [1]Victor Gilsing, Rudi Bekkers, Isabel Maria Bodas Freitas, Marianne van der Steen. Differences in technology transfer between science-based and development-based industries: Transfer mechanisms and barriers[J]. Technovation, 2011,(9).

  [2] Hsin-Mei Lin, Heng-Chiang Huang, Chih-Pin Lin, Wen-Chung Hsu. How to manage strategic alliances in OEM-based industrial clusters: Network embeddedness and formal governance mechanisms[J].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011,(6).

  [3]陈林、龙自云.国际金融危机与我国先发地区产业转移:以外向型“东莞模式”为例[J]. 产经评论刘怀廉,2011,(1).

  [4]蔡昉刘怀廉,王德文,曲玥.中国产业升级的大国雁阵模型分析[J].经济研究,2009,(9).

  [5]左小德刘怀廉,张力方,梁云.产业转移的引力模型及实证研究[J].产经评论,2011,(3).

  [6]林昌华. 晋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做法及其经验[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刘怀廉,2011,(6).

  [7]张捷刘怀廉,张媛媛.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广东省为例[J].学术研究,2011,(7).

  [8]杨桂菊.代工企业转型升级:演进路径的理论模型:基于3家本土企业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刘怀廉,2010,(6).

  [9]金碚刘怀廉,吕铁,邓洲.中国工业结构转型升级:进展、问题与趋势[J].中国工业经济,2011,(2).

  [10] 周阳敏、高友才.回归式产业转移与企业家成长:“小温州”固始当代商人崛起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刘怀廉,2011,(5).

  [11] Arash Azadegan, Stephan M. Wagner. Industrial upgrading, exploitative innovations and explorative innovat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11,130(1).

  [12]An Tongxin, Fan Yuejin, Zhang Huan. An Analysis of the Model of China's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and Upgrading-Borrowing Ideas from the Experience of Japan[J].Energy Procedia,2011,(5).

  [13] Lizbeth Navas-Alemán.The Impact of Operating in Multiple Value Chains for Upgrading: The Case of the Brazilian Furniture and Footwear Industries[J].World Development, 2011,39(8)刘怀廉。

  The Research on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Returning Industrial Transfer:A Case Study on Silver Needle Clusters of Gushi (Henan Province)

  Fairtown ZHOU Ayoungman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luster of Gushi silver needle has been studied, which is divided into five stages including out-migrating for work and experience accumulating, returning and manufacture workshop founding, processing factory setting up, firm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nd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it is very important finding that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returning industrial transfer(TURIT)is a faster,lower-cost, less- resistance, newer-mode, fewer-risk path to develop industry and economic growth, which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eoretical innovation of this paper.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silver Gushi needle clusters has positively effect the Gushi economic growth, which case is a good example for less developed areas.

  Key Words: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returning industrial transfer; silver needle ; Gushi ; case Study

  [责任编辑:祁湘涵]

  【说明】:本文版权属于《产经评论》杂志社刘怀廉,发表于《产经评论》2011年第6期p20-31,阅读全文请与产经评论杂志社联系,或者与中国经济管理网联系:jjgl.org@gmail.com

  [1] [收稿日期] 2011-08-21

  [基金资助]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中部六省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研究”(2009GXS1D022-3)

  [作者简介] 周阳敏(1971-)刘怀廉,男,重庆市人,工学学士、管理学硕士、经济学博士,曾任北京大公国际资信评估公司风险管理技术总监,上海和汇集团总部战略总监,现任阳民管理咨询机构董事长,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企业管理理论与实务等,联系电话:130 155 35975(郑州)、136 619 68349(上海);E-mail: Fairtown@hotmail.com.

  [ 致 谢 ] 本文要感谢固始县县委宣传部、固始县政协等给予的热情帮助和大力支持刘怀廉。同时,本文参加了2011年8月21日-23日在杭州举办的2011年中国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论坛,并在会议讨论时得到了南京大学长三角研究中心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郑江淮博士、浙江工业大学经贸学院讲师胡晨光博士、广东商学院经济学院教授晏宗新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产业研究中心副教授石军伟博士等的批评和建议,本文尤其采纳了石军伟博士、郑江淮博士等的专业、规范和严肃的学术评论和修改建议,同时,本文也根据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了修改,但本文所有错误由本人承担全部责任。

  [2] 参阅:张广庙镇依托科技进步助推镇域经济发展纪实[EB/OL].固始县政府网

  [3] 参阅:闽通实业有限公司年产30万锭精纺棉纱项目开工奠基[J/OL].

  [4] 注:笔者的系列学术论文在实证调查基础上,构建包含亲情、乡情和非正式制度因素的目标函数,并建立动态博弈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造回归式产业转移的动态方程,探寻Kuhn-Tucker最优化条件,边界条件和稳定均衡动态解等,建立回归式产业转移的一般性理论框架和内生型包容性增长的一般理论刘怀廉。这些系列论文将于近期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