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妇女地位是悲惨的,哪怕珍妃贵为“皇贵妃”也不例外,哪怕她爹爹贵为“户部侍郎”呢,哪怕她爷爷贵为陕甘总督呢,哪怕她伯父贵为广州将军呢四口古井灵异事件!
也不例外四口古井灵异事件,除了被压迫,就是被谋杀。
贾元春说四口古井灵异事件:“早知今日,当初何必把我嫁到那个见不得人的地方去?”
珍妃连说这样一句抱怨的机会也没有四口古井灵异事件。
珍妃比贾元春还要可怜!
珍妃的可怜悲惨从她小时候就注定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她贵为满洲镶红旗贵族小姐,不好好的在北京城的大宅子中“坐在绣楼中”当大小姐,偏偏跑到广州去读书识字,找的教师文廷式还是一个“维新派”人物。
众所周知,广州作为五口通商的最重要口岸,那里长大的孩子思想难免会比较“和北京不同。”
比如圣人教诲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在大清朝的北京城是很有市场的,在广州就没有那么有市场。
有时候投胎技术也未必是好事。“愿生生世世不生于帝王家”嘛!如果珍妃不是镶红旗的满族大小姐,而是一般汉族高官的女儿,学的一肚子学问,习的满脑子新思想,以珍妃她的性格和能力也许在晚清之世可以做一番事业也为可知也!
然而,她是镶红旗的贵族大小姐,只要稍微长的象点样子那必须要去“皇宫中享福的”,也不知道珍妃她读没读过《红楼梦》,知不知道贾元春这个人物。
总而言之,珍妃被选入了皇宫,被配给了光绪。
光绪很喜欢珍妃,而不喜欢皇后,这个没办法,男人都喜欢美女呀!皇后之所以是皇后,只是因为她是慈禧的侄女儿,就是长的太丑,光绪很讨厌皇后。
珍妃不仅漂亮,还读书懂大道理,有才有貌的,谁也会喜欢!
这就很过分了,尤其在慈禧看来就很过分了。作为皇帝,当然可以一同喜欢很多美女了,但是,“祖宗礼法”所在,怎么可以讨厌皇后呢?
况且,光绪的皇帝还是一个“假皇帝”,就这么猖狂了,“孰不可忍也!”
必须让皇帝喜欢皇后,慈禧心中告诉自己说“我这也是为了列祖列宗!”
于是,慈禧收拾了一顿珍妃,把她从光绪身边赶走了。
要么说珍妃命运不好呢!如果是一般的年月,也就在冷宫中苟且偷生一生罢了。
但是,万恶的八国联军又来捣乱,打进了北京城,慈禧决定逃跑,带着光绪一起逃跑。
唉......爱情有时候也害死个人,光绪在这个时候,提出了要求,带着珍妃一起逃。
慈禧闻听此言,“恨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我老佛爷弄不过八国联军,还弄不死一个珍妃小蹄子吗?
于是,一声令下,把珍妃捉了来,派人把珍妃头朝下投入了“珍妃”井中!
对,就是故宫中的哪个“珍妃井”,千真万确,哪个井里淹死了珍妃。一般来说,皇宫秘事,皇宫外人是无由而知的,太多的罪恶被埋没了。
很多皇宫秘事一般都是传说,不知真假。
但是,这个珍妃被投入井中淹死,是千真万确的真事。
首先是慈禧这个妖婆她自己先确认了“珍妃投井而死”,说是不甘八国联军欺侮才投井自杀。
反而,给了珍妃一个“贞烈殉节”的名誉,大肆褒扬,还升了一级,从皇贵妃升为了贵妃。“掩耳盗铃”,“欲盖弥彰”也!
只是,后来慈禧死了,摄政王载沣于心不忍,也是心中怪慈禧,把珍妃的死因中心重新认定了:
是“被”投井而死,非投井而死。
算是天道好循环了一次。
八角井又名八角琉璃井,位于沧县仵龙堂乡前仵龙堂村东200米,沧盐公路南侧, 距沧州市区25公里,1989年12月1日,被沧县政府定为县级重点保护文物,1997年7月重修。井外周长31.2米(3.9米×8边)、外径10.2米,内周长12米(1.5米×8边)、内径4.4米。井位于大洼中,在原先仵龙堂庙前,1938年日寇侵华时庙毁井废,1980年重修周边台阶三层,井口阔约3米。
关于八角井,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一九八零年仵龙堂村民挖出旧井照原样砌出地面。据《沧县志》记载:“在旧州城东南15里,后魏延兴初(公元471年)大浪淀水溢,村陷为池。因名为仵清池。今池西新村曰仵龙堂。池中有井,砖砌其栏,成八角形,俗呼八角井。俗云:仵龙注雨八日夜,仵清村遂陷。许旌阳逐获之,囚锁井中。”又传“井上横有一棵木梁,铁链垂于井内,曾欲提出,拉索几日夜不尽,忽见水中出血,众惧,遂将链复还井中”。但今之八角井,仅存其形,梁链皆无 。
一千五百年前,仵龙堂村叫仵清村,村里有位单身的李老汉,住着两间破草房,种着二亩薄田。乡亲们叹惜他忠厚善良,就凑钱为他娶了一个后婚。第二年,老伴身怀有孕,奇怪的是,十月怀胎也没有生个一男半女。直到甲辰六月二十八辰时,怀胎三十六个月,才生下一个大胖小子。五十多岁得了儿子,乐得李老汉合不拢嘴,就求村里的秀才给孩子起名。那秀才念念有词:“孩子降生在辰时,按地支而言辰时为龙,就叫仵龙吧!”这仵龙三岁能帮母亲抬水,五岁就替父亲犁田。
这年老天爷一场像样的雨也没下,禾苗干得要死。人们挑水浇田,一天也浇不了半分地,愁得李老汉他口打咳声。懂事的仵龙心疼父亲,便不声不响走出家门,来到井沿,化作龙形把尾巴伸到井里,提起来就是一片水,就这样一提一甩地浇起地来,浇完张家浇王家,浇完这洼浇那洼,连干了三天三夜总算把全村的地都浇了一遍。可把仵龙累坏了,回家倒头便睡,睡着睡着就显了原形。母亲怕他冻着,进屋去给掖被角,不看则可,一看吓得她魂都飞了,炕上盘着一条大黑龙,她大喊一声扭头就跑。惊醒了熟睡的仵龙,他觉得吓坏了母亲,闯了祸,又怕父亲责骂,就腾空而起,也往外逃。母子俩一上一下走得急,刚迈出门口,就把门带上了,正好卡着仵龙的尾巴,小仵龙顾不得疼痛,猛地纵身,挣断了尾巴,向北飞去,一口气飞出三千里,落进黑龙江。
失去儿子的老两口,思子心切,愁得双双病倒。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东海龙王的三太子小白龙奉旨掌管这一带旱涝雨晴。这个浪荡哥儿那管百姓的死活,整天兴风作浪,淹没良田,百姓们恨透了小白龙。
这年六月二十八,阴雨绵绵,老两口正在思念儿子,忽然屋门大开,仵龙回来了。老两口惊喜交加,仵龙跪在尘埃:“儿不孝,惹得二老伤心,请父母治罪!”见到儿子,像吃了灵丹妙药,老两口病也好了。听说小白龙领着一群虾兵蟹将又来作恶,气得仵龙“咯嘣嘣”咬碎钢牙,腾空上前质问,话不投机打将起来,只见乌云滚滚,上下翻腾,两条巨龙,一黑一百搅作一团,鱼鳖虾蟹都来助阵。好个仵龙,在群魔面前毫无惧色,越战越勇。百姓们擂鼓为仵龙助威,打斗到百十个回合,小白龙眼看招架不住,就一声号令,鱼鳖虾蟹团团把仵龙围住。仵龙腾空跃起,扶摇直上,小白龙以为仵龙败逃,就紧追不舍,眼看就咬上仵龙的后腿,人们都捏了一把汗,忽见仵龙来了个“黄龙大转身”,身子“滴溜溜”一转个,一口咬断了小白龙的喉管,顿时天空中惨叫如雷,喷血似雨。百姓们一片欢腾,吓得鱼鳖虾蟹们屁滚尿流地逃往龙宫报丧。
闻听三太子毙命,老龙王盛怒之下把仵龙五花大绑拿来问斩。仵龙立而不跪:“小白龙作恶多端,死有余辜,我为民除害,何罪之有?”几句话,把老龙王问得张口结舌,他暗想:要把仵龙置于死地还找不到借口,总不能就这样善罢甘休,就强词夺理:“死罪可免,活罪难饶,”硬是把仵龙用一根铁链锁住压在小白龙坠地的清池中。
四方百姓非常同情仵龙的遭遇,便在清池之下修了一眼八角形的井,直通东海,让他永远的水,还在井旁盖了仵龙祠以香火奉祀。由于仵龙没了尾巴,有人亲切地叫他秃尾巴老李。每年六月二十八,人们便蒸好白膜,投入井中给仵龙送饭,仵龙也不忘乡亲的情谊,每到这一天,就携雨来谢。为世代牢记仵龙的恩德,仵清村就改名为仵龙堂村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