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朱棣跪下灵异事件。
朱棣的靖难之役朱棣跪下灵异事件,实际上是朱家人对天下的重新瓜分,也可以说是推倒了朱元璋的遗愿,众位朱家子孙里,不是最得宠的那个继承家产,而是拳头最硬的那个拿到了继承权。
↑朱棣通过优胜劣汰朱棣跪下灵异事件,淘汰了建文帝朱允炆↑
朱棣之所以能够夺得帝位朱棣跪下灵异事件,原因有两个:政治上,他奉行了正确的策略;军事上,他的长途奔袭金陵战术一举定乾坤。
政治上,他以“清君侧”为名义,不反建文帝,而是强调自己的朱家皇室血统,宣告天下说朱家人正在被奸臣一一谋害,老子是“奉天靖难”,把齐泰和黄子澄树立为奸臣。
朱棣在起兵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了政治上的高度清醒,他高举的是《皇明祖训》,舆论上宣称是建文帝被奸臣迷惑或者控制,朱棣起兵除了自保,还要平定国难,于是就有了起兵的合法性基础。
↑“靖难之役”不只是军事上的较量,更是政治上的角逐↑
当时天下人但凡看得清形势的,都知道这是朱家子孙在争夺家产,谁当皇帝到最后反正还是姓朱的,如此局势实际上对很多官僚尤其是基层官僚来说,并没有产生巨大动荡,毕竟,谁赏饭吃不是饭?老老实实吃就是了,该干什么活就干什么活。
所以朱棣在进入南京城后,除了诛杀建文帝的死硬派支持者,其他官僚尤其是基层官僚根本没受到任何影响。受影响最大的,除了失败的建文帝一方,就是其他皇亲宗室了。
因为朱棣整个“奉天靖难”过程虽然裱装了合法性,但本质上来说是存在巨大漏洞的:将来要是子孙中再出现软弱无能如建文帝的接班人,同时有类似他这样精明强干,尾大不掉的藩王,怎么办?
于是,朱棣一反朱元璋的做法,他极大的削弱了宗室力量,比如洪武朝能够带兵的有十三个藩王,永乐年间削去了六个,但他对自己的两个儿子,仍然没有摆平天平,赵王朱高煦仍然在朱棣死后起兵争夺皇位,叛乱平定后,明宣宗痛定思痛,坚决迫使其他藩王交出了护卫。
↑朱棣死后,他的儿子赵王朱高煦模仿老爹起兵造反↑
可以说,朱棣之所以能够成功,政治上讲求实用灵活,起到了关键作用,他极力拉拢支持者和各个藩王,直到统治稳定后,才陆续迫使藩王交出实际兵权。
虽然埋下了厚待藩王,给明朝财政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的政治后果,但他确实也顾不得那么长远。
朱棣登基后,在北方战祸绵延地区大幅降低税赋,减免了河北,河南,山东等省份的税赋,休养生息的同时,也争取了民心,毕竟,老百姓只想着过好日子,谁能带他们过好日子,他们就会支持谁。
朱棣在政治上还极力消除建文帝的政治影响,包括不承认建文帝的年号,坚决诛杀建文帝的支持者,焚毁一切关于建文帝的文字著作,比如方孝孺的《周礼考次》,《帝王基命录》。
↑恢复锦衣卫,建立东厂,是朱棣维护统治的重要手段↑
朱棣恢复了锦衣卫,后来更是设立了东厂,太监正式进入明朝权力格局之中,特务统治从此贯穿了明朝始终,也让明朝皇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
到明朝灭亡前夕,天下只是姓朱的天下,而不是文臣的天下,藩王个个被养的头圆肚肥,毫无襄助皇权之能力,可以说,都是朱棣“靖难之役”埋下的种子。
至于军事方面,不用多讲,自古以来“枪杆子里出政权”,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失败者没有发言权,人类历史充满了如此残酷。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个残忍的帝王,他在位期间发动了胡蓝之狱,前后杀死了几万人。朱元璋去世后,孙子朱允炆继承了皇位,朱允炆为人儒雅,和朱元璋的残忍形成鲜明对比。朱允炆过于仁慈,不是和朱元璋一样狠毒的朱棣的对手,最终被朱棣造反推翻。在靖难之役后,朱允炆自杀而死,朱棣成为了明朝的第三位皇帝。
朱棣继位之后就开始了大清洗的政策,对于朱允炆之前的旧臣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朱棣发明了瓜蔓抄和诛十族的酷刑,很多大臣一人犯罪,牵连被杀的就有上千人之多。
到了朱棣晚年的时候,更是和朱元璋晚年比较相似,他设立了东厂机构,把特务制度发展到了顶峰。这时候在朱棣的宫内发生了一件大事,朱棣最宠爱的妃子王氏病故,朱棣心中闷闷不乐,刚好有人告发宫内的两个高级宫女和宦官通奸。在宫内除了妃子之外,宫女也分三六九等,这两个高级宫女就属于随时可能一跃成为妃子的那种,朱棣听到了这个消息,自然非常的愤怒,于是派遣了特务机构去调查。
这件事本来只是宫女和太监结成了临时伴侣的关系,相互安慰自己的寂寞,在历代宫廷中都不可避免。两个宫女知道难逃一时,干脆一起自杀,她们这一死反而激起了朱棣的疑心重重。朱棣命令把这两个宫女管辖的宫女都抓起了严刑拷打,本来这是一件小事,但是在特务机构的屈打成招下,几个小宫女竟然被迫承认了谋反的罪名。朱棣时期,明朝最喜欢瓜蔓抄,一个人犯罪,就要把所有和这个人相关的人都抓起来。朱棣考虑再三之后,决定把宫内的宫女都审讯一遍。
特务机构根本不是正常的审讯,都是严刑逼供,在酷刑的折磨下,不肯招供就要死,只有招供才能勉强多活几天。就这样在厂卫的严刑逼供下,整个明朝皇宫里面,大部分的宫女都选择了招供。对于皇帝来说,宫女们只是一些临时劳动人员,杀死了这一批,以后还能再招一批更加年轻漂亮。看着这些招供的宫女,朱棣难以平息自己的愤怒。为了求生,一些宫女还相互指责,相互的给对方安插罪名,甚至连朱棣的宠妃的死,也被宫女们杜撰成了他杀。
这些宫女们无一例外的都被朱棣判处了凌迟处死。古代社会大逆不道的罪名就是凌迟处死。临刑的时候,朱棣还亲自到了现场。朱棣不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也不是一个宽容的君主,随着他的一声令下,这些宫女们都被刽子手一个个的活剐。
随着这些宫女们被杀死,依据朱棣的族灭政策,这些宫女的家人也将受到杀戮。朱棣活剐三千宫女,杀死的人数不低于朱元璋的胡蓝之狱,封建社会的君主喜怒无常,人命在君权面前毫无地位。
我是篱上青,欢迎吐槽,评论,点赞,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击关注,我会继续贡献精彩文章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