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任江南巡抚使时寺庙拆除灵异事件,江南各地遍布淫寺(淫寺指的是民间自行设立的,不在祭祀规定内的寺庙)当地的百姓因为愚昧无知以及受当地的巫师和祭祀的忽悠,人们纷纷去淫寺进行祈福更有甚者为了祈福倾家荡产,妻离子散。

整个江南地区人心惶惶寺庙拆除灵异事件,灾民流离失所,治安状况每况愈下,作为当时大唐时期重要的粮仓,在这个发展趋势下是十分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发展,因此狄仁杰决定下令拆除当地淫寺,只留供奉夏禹、太伯、季扎、伍员的四所寺庙以正当地风气。

同时下令以后谁在私自建造淫寺将会承担法律责任寺庙拆除灵异事件。其实拆除淫寺的举动并不是狄仁杰独创,早在太宗时期就不允许民间百姓私自建立寺庙,但是狄仁杰的举动是整个唐朝史上拆除规模最大打击力度最强的一次拆除运动,也算得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当然任何一次改革都是面临着巨大的议论和压力寺庙拆除灵异事件,在当时民风开放,西方的各种信仰纷纷流入中原,人们在遭遇困难遇到疾病时不去就医纷纷去淫寺进行祈福去请鬼神,同时淫寺的建立也是当地的豪强在背后支持,是豪强们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

因此狄仁杰的改革可谓是面临着重重的压力,最终拆毁上千座寺庙。具体已经无从考证,过程肯定是十分艰辛的,民间传说在狄仁杰拆寺庙前夜梦阎王,阎王告诉他为了让阴间的鬼神能够重新收到香火,在这次拆除活动时遇到危险可以提前告诉他危险。这种说法当然是无稽之谈,但其中的危险性已经不言而喻,就算顶着这样有生命危险的压力,仍旧还民众一个清明,可以看出狄公的伟大和大无私。

狄仁杰一生丰功伟绩,人们纷纷称赞他是一个一心为民两袖清风的好官,在其离职后当地百姓纷纷自发为他建立碑文、生祠,以歌颂他和纪念他为当地百姓所作的功绩。

拆除狄仁杰祠堂这件事上原因并不是因为他自己,可谓是无妄之灾了,他的儿子狄景晖通过《新唐书》中的记载推断出其原名应该是狄光昭,后可能是为了避讳而改称狄景晖。根据史料记载狄景晖为人十分的贪而且残暴,不被人们喜欢。在其刚刚当官时虽然没有什么杰出的作为,但也算克己清廉,随着官位的不断高升,他渐渐地迷失了自我,特别是担任了魏州司功参军后更是生活不检点,引起了当地民众的不满,于是民众便砸毁了狄仁杰的碑。

因为此时狄仁杰还在世,得知此事后便让狄景晖罢官回家,这种情形仅持续到狄仁杰死前,狄公死后,狄景晖再任官职做事更加的变本加厉,不计后果,因此民众们便纷纷砸毁狄仁杰的碑文和祠堂。

狄仁杰在武则天时期深得武帝喜爱,在狄仁杰直言进谏的很多事情上都是听从了狄仁杰的建议,像武则天在位时到三阳宫避暑曾答应胡僧去参观埋葬佛舍利,因为狄仁杰的进谏而最终决定反行不去,晚年时武则天想建浮屠佛像同样是因为狄仁杰进谏说是劳民伤财才放下了这个建造的想法。总的来说狄仁杰一生丰功伟绩无数,造福百姓无数,但其教子无方造成了虎父犬子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