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泊大多是一些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江湖草莽,所以最不缺的就是“力量型猛将”汇通宝塔灵异事件。除了鲁智深、晁盖之外,还有武松、阮小二、陶宗旺,书中描写这些人都有千百斤气力。此外,关胜、李逵、刘唐、花荣等等,也都是名副其实的大力士!
我在想汇通宝塔灵异事件,若是谁在梁山泊举办一次“大力士比赛”,好汉们各出奇招,那场面肯定是相当的好看:
试想一下,鲁智深当场表演“倒拔杨柳”,是多么震撼?晁天王平托宝塔绕行梁山广场一周,下盘稳健如飞,是多么霸气?武二郎将大石墩只一抛,飞出一丈多高,却又轻轻接住,脸不红气不喘,自信心爆棚,又是多么令人敬佩?……汇通宝塔灵异事件;
古之战神项羽不过“力能扛鼎”,亦被传唱千年不休,这些好汉的力气可都在项王之上汇通宝塔灵异事件。这场比赛一旦拉开,必然是空前的精彩。
然而谁能笑到最后呢?是爆发力十足的鲁智深?还是耐力超强的晁天王?或者是自信心爆棚的武二郎呢?
笔者观点:鲁一武二,晁老三……我们先从晁盖说起,晁盖“天王”的尊称源自于其在民间的一次壮举:
晁盖是东溪村人,与西溪村遥相对望,中间只隔着一条大溪;
彼时西溪村时常闹鬼,白天迷人下水。忽然一日,一位得道僧人路过西溪村时,告知村民凿下一尊青石宝塔镇在河边,把鬼都赶到东溪村去了。
打那以后,东溪村总不太平,作为东溪村领袖,晁盖一气之下从溪里走过去,将宝塔托回东溪村安放,因此得名“托塔天王”。
书中虽然没说“青石宝塔”的重量,但这宝塔的功效是镇住那一溪的鬼,势必也是一尊十分宏伟壮观的雕塑。
况且宝塔就安放在溪旁,一般人肯定扛抬不动,否则什么阿猫阿狗都可以把它搬走。
另外,我们看晁盖“托塔”后引发的轰动效果:
大家开始尊称他为“托塔天王”,享受的是远近村民顶礼膜拜的待遇。西溪村村民从此不敢过溪把宝塔再搬回去,也是因为晁盖“托塔”事迹的威慑力,这简直就是一番惊为天人的壮举。
由此可见这宝塔少说也有几百斤重,绝不可能比武松抛出的石墩子轻。
晁盖可以将宝塔从西溪村扛回东溪村,说明其不仅仅力气大,更兼内力浑厚,耐力十足!
——不过我们从书中找答案,晁盖的力气应该不如鲁智深、武松;
书中但凡写到鲁智深、武松时,描述都十分震撼,看得出作者处在一个极度亢奋的状态下。换言之,不是作者为了赞美而赞美,更像是作者写到妙处,由心生的忍不住想去赞美这两位。
众人都惊得呆了,倒不如说作者也惊呆了?众人一齐拜倒在地,倒不如说是作者的顶礼膜拜?写到精彩处,仿佛作者也成了这两个人物的忠实粉丝。绝对是发自内心的不由自主的赞叹。
一个是罗汉下凡,有千万斤气力;一个是天神降世,有千百斤气力?看似夸张的背后其实并不夸张。若没个千万、千百斤气力,岂能将碗口大的柳树连根拔起?岂能将几百斤的大石墩玩弄于股掌?两人倒真像是罗汉、天神降到人间。
由此可见,单从作者创作时的状态及效果来看,鲁智深、武松的气力明显在晁盖之上。所以基本不存在争议。
那么鲁、武二人谁力气大呢?书中同样说明了,鲁智深是书中唯一一个用“千万斤气力”形容的人物,已经足可证明其是书中的第一大力士。
书中只有鲁智深的武器作者特别标注了重62斤,也是为了形容鲁智深的气力大;而且书中还说了,鲁智深原本要打100斤的水磨禅杖,因为肥大了不好看才改的62斤。
拔树和接石墩哪个更费劲?
武松抛出几百斤的大石墩,足有一丈的高度【相当于3.33米】,还能够轻轻地把它接住。
人用手接高空掉落物品时,手的高度大概在腰部上方一点。也就是说,武松接住石墩的位置,距离石墩抛出的最高点大约2米左右。
之前有新闻报道,一名男子徒手接住从5米处坠落的3岁女孩;3岁女孩的标准体重大概11.4-17.8千克左右!另有一则新闻报道,江苏男子也曾徒手接住从五楼【相当于十几米】坠落的两岁半男童;
但是换做石头,人们还敢不敢接呢?人虽然能接住相应重量的物体,但石头的密度较大,硬接的话,很容易把人砸伤。一般来说重量二三十斤的石头我们是很难接住的。
武松虽然皮糙肉厚,但他接住的是三四百斤的石墩。由此可见,其力量至少是普通人的二三十倍以上。
也就是说,书中说武松有千百斤气力,根据抛石墩事迹来看一点都不夸张。
我们再看鲁智深,鲁智深拔出的是一颗有碗口大小粗细的杨柳,这显然是一颗有些年头的老树了。
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一些关于“根”的词汇,比如根基代表事物的基础,根本代表事物的本源,根源代表事物产生的源头。等等等等……;这些词汇都是根据“树根”衍生而来的,主要因为树木的根系发达。
一棵树从外表看未必雄壮,但它的根茎部分一旦被掘出地面一定会让人惊叹。特别是常常被种在塘边、河边,用来稳固堤坝造成的水土流失、存活率极高的柳树,根系十分发达。
要把一棵碗口大的柳树连根拔起难度有多高?
第一、这棵树的本身重量大概就有六七百斤左右;
第二、碗口大小的主树干,由于表面较光滑且粗,双手不容易寻找着力点;
第三、柳树根系发达,地底部分不亚于地面部分茂盛,抓力相当恐怖。连根拔起相当于要将大部分的根须折断;
第四,生长多年的老树,根部与土壤紧密结合,会造成巨大的阻力;
可以毫不过分的说,一台50吨的吊车,在利用绳索完美固定的情况下,也未必能将同样一棵柳树连根拔出土壤。即便飓风扫过,也充其量将树干折断,很难碰到连根拔起的场景。
由此可见,书中说鲁智深有“千万斤气力”,根据拔杨柳事迹来看,也同样没有吹嘘成分。
综上所述:梁山泊大力士排名,第一名鲁智深,第二名武松,第三名晁盖!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