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红楼梦》的十大事件是什么红楼梦的灵异事件,按对后来情节影响程度比较,有这样的十条:

1小沙弥献护官符红楼梦的灵异事件,贾雨村了葫芦案。

这对后来影响非常大,贾雨村这隻白眼狼开始走上政治舞台,对贾府的沒落有重大影响红楼梦的灵异事件。而小沙弥是使贾雨村锁枷扛的那个人。

2秦可卿死亡

揭开了这个封建贵族家庭的脓疮红楼梦的灵异事件,和淫乱的生活。

逾制的丧事为贾府的衰败敲响了第一声丧钟。

3王熙凤弄权铁槛寺

王熙凤和官府勾结,收受钱财,害死人命。为王熙凤的命运打下伏笔。

4元春省亲

超大规摸的基建和接待,造出了天上人间诸景备这个红楼女儿的大观园,但也耗尽了贾府的财力。在政治方面开始站到皇帝的对立面。

5贾宝玉识金锁

开始了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的争斗。全书爱情主线开始。

6宝玉挨打

显示出贾府内部矛盾,重点是突出了贾府的外部危机,和皇室的极度紧张的矛盾。

7石呆子的扇子

贾雨村为了讨好贾赦,弄得石呆子家破人亡,伏后文贾府抄家。

8贾二舍偷娶尤二姐

此处犯法甚多,国孝家孝期间娶亲,强娶有夫之妇,杀人灭口未遂。事关贾琏、王熙凤夫妇。

9老学士闲征姽婳词

由于谤上导致贾宝玉入狱神庙,及林黛玉还泪身亡。

10刘姥姥进大观园,见证了贾府的兴衰,决定了巧姐的命运。

谢邀。《红楼梦》中常常有一些情节看时并不觉得有多可怕,但是多年以后回过头来再读再想,却忍不住背后发凉,站在不同的人物角度,你会看到不同的真相,同时也为这样的真相隐隐震惊。

红楼梦的灵异事件:影响《红楼梦》的十大事件是什么?你怎么看?

1.第二十七回:是急中生智还是嫁祸于人?在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一节中,宝钗无意间听到红玉和坠儿的密话,而且在听到不该听的内容时,丝毫没有避讳。反而在两人推开窗户时,一边向前走一边问道:“你们把林姑娘藏在哪里了?”这个举动瞬间把将黛玉陷于不义之地。再加上红玉和坠儿开窗之后并未见到黛玉,自然而然将黛玉当作偷听后逃跑的人。于是丫环红玉与坠儿对黛玉的评价就是“又爱刻薄人,心里又细”,却不知道其实只是薛宝钗一人而已。

红楼梦的灵异事件:影响《红楼梦》的十大事件是什么?你怎么看?

我记得最初看这一段时,别人对此的评价都是夸宝钗急中生智,情商高,脑子转得快,免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但是后来重读时,却发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宝钗当时一定要指出是林黛玉?虽然说联系前文,她正在找林黛玉,但是红玉和坠儿并不一定知道她正在找林黛玉。宝钗如果真的很为黛玉着想,其实完全可以想到其它的理由,毕竟林黛玉的性格不免要让仆人们多想。急中生智确实是有,但是这其中的动机却不再那么让人觉得纯正了,嫁祸于人的感觉扑面而来,也许宝钗这位看似大方美丽的少女,其实并不如表面那么光鲜亮丽。但这其实是一个思考的灰色地带,值得玩味,但“杀人于无形”,更让人对于宝钗的内心感到隐隐的恐惧。

红楼梦的灵异事件:影响《红楼梦》的十大事件是什么?你怎么看?

2.第十二回:是淫心不死还是手段毒辣?在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天祥正照风月鉴”中,最让人害怕的情节,莫过于贾瑞照风月宝鉴了,神神鬼鬼的情节,不由得让人内心发毛。但后来又想,导致贾瑞淫心不死的源头,不正是心狠手辣的王熙凤吗?

在《红楼梦》里,贾瑞虽算不得什么角儿,但绝对是让人过目不忘的一个角色。贾瑞父母早逝,虽祖父管教甚严,但仍是一块不可雕的朽木。贾瑞吃喝嫖赌无所不为,自从见了王熙凤,便一颗心全投了进去。王熙凤笑话他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设计让贾瑞在寒夜里空等,第二夜还让人泼了贾瑞一身污秽,致使贾瑞卧病不起。从头到尾,王熙凤的态度都让人心凉。她瞧不起贾瑞也就罢了,偏偏非要将贾瑞置于死地。给了他希望,又让他在这种期待中一步步走向死亡而不自知。贾瑞生病后,其祖父求到贾府。王熙凤表面答应,暗里却只让人送去了一些人参渣沫。贾瑞没有良药治病,又一心扎进了“镜中的世界”。心病、身病的双重折磨,让贾瑞很快死去。王熙凤的心狠程度真的让人阵阵发抖,越想越害怕。

3.造梦无声,一切成空《红楼梦》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它为所有人编织了一个巨大的梦,待到梦醒时分,让人怕出一身冷汗。“这个妹妹仿佛哪里见过。”两个人无论如何相爱,都逃不过一个词——地位。林黛玉无依无靠,注定无法得到她想要的幸福。薛宝钗因身份“相配”,成了宝玉板上钉钉的“未婚妻”。宝玉呢,纵然是贾府最尊贵的嫡子,老夫人的心头肉,可是,他的人生仍不由他做主。书中黛玉心死与贾府热闹的成婚场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让人心慌,但又逃脱不了。那就是,所有人厄运的来临。事实上,确实如此,黛玉死去,宝玉心死离去,贾府败落,满目荒凉,真真是应了《飞鸟各投林》那首词中的最后一句:“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整本书如同一个魔幻的大网,网住了每一位在书中穿行无数时日的读者,最终却都只是一场空,所有的繁华,所有的爱恨,所有的阴谋诡计,所有的输赢,都不过在一场大雪般的浩劫之后,化作虚无。读完是怅惘,是空落落,更是隐隐的害怕。而这正是《红楼梦》的迷人之处——身处其间,却又不知其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