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觉得留着溥仪有用溥仪晚年灵异事件,所以,溥仪在苏联的五年非常舒服。而我们一直执行“优待俘虏”政策,对溥仪这样“人畜无害”的政治犯更是会宽大处理的。

溥仪晚年灵异事件:为什么皇帝溥仪被俘虏以后,还能安享晚年到六十?

抗战胜利后溥仪晚年灵异事件,溥仪最担心两件事:一是被日本人灭口。二是,被我们抓住审判。所以,当日本人要带他坐飞机去东京的时候,他是非常害怕的。为了表示对日本人的忠心,他曾多次向日本人表示“我在满洲国没干好,我对不住天皇。。。”

溥仪晚年灵异事件:为什么皇帝溥仪被俘虏以后,还能安享晚年到六十?

溥仪很幸运,他们在长春转机的时候,被苏军俘获了溥仪晚年灵异事件。苏军将他带到了苏联,找了个“高级饭店”一样的监狱,将他软禁起来。在苏联的日子里,溥仪过得很舒服,每天都有人伺候(一开始是很多苏联小姑娘照顾他),吃的饭食也很讲究。吃饱喝足了,还能出去遛弯。溥仪是真不想走了,他先后三次给斯大林写信,请求留在苏联生活。

溥仪晚年灵异事件:为什么皇帝溥仪被俘虏以后,还能安享晚年到六十?

苏联之所以这么优待溥仪溥仪晚年灵异事件,是因为苏联也有建立一个“满洲国”的企图!在溥仪受优待的日子里,正是解放战争时期,此时东北的归属还不一定。苏联就是养着溥仪,找机会“再建立一个伪满洲国”。幸好,我们取得了解放战争胜利,苏联的计划落空了。

新中国成立以后,溥仪被引渡回国。当时,溥仪被关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我们对于战犯一向是采取宽大处理的政策,绝对不会因为政见不同枪毙谁。就连最顽固的黄维,我们也是在“学习改造”完以后,将他释放。

而且,溥仪“认罪”态度很好,还曾在东京审判上指认日本罪行。所以,溥仪还是第一批被特赦的战犯。溥仪被特赦以后,新政府对其生活很照顾。不仅安排工作,还给他治病。而溥仪自己也知道如何融入新生活,对谁都以“同志”相待。也是因为溥仪态度好,所以,能有一个安稳的晚年。

1966年的时候,周总理还将溥仪列为保护对象之一,让他免受冲击。当然,如果溥仪活到后期,肯能也会被冲击。幸运的是,溥仪在1967年就去世了。

(文|勇战王聊历史)

溥仪晚年灵异事件:为什么皇帝溥仪被俘虏以后,还能安享晚年到六十?

溥仪的一生也可谓是充满了坎坷,充满了屈辱,当然,他的坎坷和屈辱却也是他自己一手造成。

溥仪晚年灵异事件:为什么皇帝溥仪被俘虏以后,还能安享晚年到六十?

溥仪晚年灵异事件:为什么皇帝溥仪被俘虏以后,还能安享晚年到六十?

1908年,慈禧在颐和园中过完了她人生中的最后一个生日后,没过多久,便病倒了,这一病,彻底拖垮了她的身体。

溥仪晚年灵异事件:为什么皇帝溥仪被俘虏以后,还能安享晚年到六十?

慈禧似乎也感受到了死亡的气息,所以,她在自己卧病后的第10天,便匆匆做了一个决定——立嗣!

溥仪晚年灵异事件:为什么皇帝溥仪被俘虏以后,还能安享晚年到六十?

此时光绪皇帝不过37岁,年纪轻轻,病情又已经有了好转,慈禧何以会在这时候突然决定立嗣?原因再简单不过了,她不想自己死后遭到光绪皇帝的清算和报复,所以“我不能先尔死”!

溥仪晚年灵异事件:为什么皇帝溥仪被俘虏以后,还能安享晚年到六十?

1908年11月13日,慈禧召见了载沣,然后给了他两份懿旨,一份是立溥仪为嗣,一份则是封载沣为摄政王。

溥仪晚年灵异事件:为什么皇帝溥仪被俘虏以后,还能安享晚年到六十?

载沣揣着慈禧的懿旨回府后,溥仪的祖母吓得昏了过去,当时不过3岁的溥仪也哭的稀里哗啦,直到他的乳母一把撩起衣服喂他吃奶,他才止住了哭声,后来由他的乳母抱着他入了宫。

溥仪晚年灵异事件:为什么皇帝溥仪被俘虏以后,还能安享晚年到六十?

溥仪见到慈禧的第一眼,便被“丑得要命”的慈禧给吓哭了。

溥仪晚年灵异事件:为什么皇帝溥仪被俘虏以后,还能安享晚年到六十?

溥仪晚年灵异事件:为什么皇帝溥仪被俘虏以后,还能安享晚年到六十?

1908年12月2日,溥仪在太和殿即位当皇帝时又一次哭的稀里哗啦,哭的昏天黑地,哭着嚷着:“我要回家!”

溥仪晚年灵异事件:为什么皇帝溥仪被俘虏以后,还能安享晚年到六十?

载沣也被儿子哭的心烦意乱,但还是不得不哄着儿子:“别哭别哭,快完了,快完了!”

谁也没想到,载沣竟会一语成谶,三年之后,清朝轰然倒塌,溥仪也被从皇位上赶了下来。

1917年,张勋率领5000条“猪尾巴”入京唱了一出复辟的闹剧,将11岁的清废帝溥仪又推上了皇位。

可是,5000条“猪尾巴”又能起到什么作用?所以,溥仪这一次不过当了12天的皇帝,便又被人给一脚踹了下来。

1924年,溥仪的人生又一次迎来了变故。

这一年,冯玉祥在吴佩孚背后捅了一刀,悄悄返回北京发动了“北京政变”,控制了北洋政府的中枢。

当时,冯的“五虎将”之一的鹿钟麟带着人、揣着枪入宫去见溥仪,和溥仪握了手之后,他问溥仪:“溥仪先生,你今后是还打算做皇帝,还是要当个平民?”

1924年的溥仪已经18岁,已经成年了,又经过了这么多年的耳濡目染,他很清楚地知道,即便自己能够在紫禁城里作威作福,可是面对手里有枪的军阀,他什么也不是!

所以,溥仪一听鹿钟麟的话,便感受到了鹿钟麟话中的威胁,于是忙说:“我愿意从今天就当个平民!”

冯玉祥用一场“北京政变”废除了溥仪的皇帝尊号,更改了清室优待条件,将溥仪驱逐出了皇宫。

当然,这么一来,也让溥仪离开了“牢笼”,最后成了日本人手中的一张牌,导致了伪满洲国的诞生。

1932年,溥仪被日本人收买,当上了“满洲国”的执政。

1934年,经日本人点头,溥仪得以改国号为“满洲帝国”,重登帝位,年号“康德”,这也是他人生中第三次当皇帝。

如果只有1917年的复辟闹剧的话,多数人也会原谅一个当时只有11岁、没有任何主见的溥仪,可是,他却自己戴上了伪满洲国皇帝这个头衔,成了日本人的傀儡和走狗。

他将自己推到了近乎所有中国人的对立面,让自己成为了近乎所有中国人的仇人和敌人。

1945年8月19日,溥仪在试图逃往日本的途中,被苏联人拦截逮捕,随后被带往苏联。

1950年7月,溥仪被引渡回国,被关押在抚顺战俘管理所。

1959年12月,溥仪获得特赦,从1945年被苏联人逮捕后,时隔14年,终于再次获得了自由。

1967年10月16日22时,病危垂死中的溥仪突然挣扎着说:“我还不应该死呀,我还要给国家做事呀!”

溥仪不想死,如果他想死的话,或者说他不怕死的话,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后他便应该乖乖待在伪满皇宫中束手待擒,或者自尽殉了他的国。

不过,不论溥仪想不想死,怕不怕死,他终究已经撑不过去了,他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1967年10月17日2时30分,溥仪终于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溥仪死后,周总理对他的后事做出了具体指示——溥仪的尸体可以选择火化,也可以埋葬,可以葬在革命公墓、万安公墓和别的墓地,也可以寄存骨灰。

当然,周总理也说了可以为溥仪修建一座陵墓。

只是此时,是十年运动发生后的第二年,不论是李淑贤还是爱新觉罗家的人,没一个人敢冒险直接安葬,更不可能葬入皇陵,所以他们选择了火葬,将溥仪的尸体烧成了灰,然后装入了一个花了5块钱买来的骨灰盒中。

1967年10月22日,李淑贤和溥杰带着溥仪的骨灰去了八宝山人民骨灰堂,办理了为期15年的骨灰存放手续。

溥仪一生当过3次皇帝,可是,却死得如此萧瑟,没有一丝一毫的帝王荣光。

1980年5月29日,在溥仪已经死去近13年后,全国政协在政协礼堂为溥仪、王耀武和廖耀湘三个人举行了一场追悼会。

这场迟了13年的追悼会结束后,李淑贤捧着溥仪的骨灰盒,溥杰捧着溥仪的遗像,将溥仪的骨灰转移到了八宝山革命公墓第一室副舍。

此时,实际上距离溥仪骨灰安放在骨灰堂的15年期限已经只剩2年时间,也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领导这才指示李淑贤和溥杰转移溥仪的骨灰。

可是,溥仪似乎注定死后也得不到安宁,这一次骨灰的转移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李淑贤似乎也很看重溥仪“皇帝”的这个身份,所以,她一直想要给溥仪一个“体面”的墓地。

1994年,李淑贤见到了一个香港富商——张世义。

张世义于1992年选定了光绪皇帝的崇陵北侧的一块面积300亩的地,用于修建一个商业陵园。

更让人忍俊不禁的是,张世义在和李淑贤见面之前,他已经和人夸下了海口,将来等到陵园建成之后,要将溥仪的骨灰“请”到这座陵园里。

这座陵园后来被命名为“华龙皇家陵园”,如果换成简称的话,倒是可以称为“华龙皇陵”。

张世义不仅承诺承担溥仪坟墓的所有费用,更是保证将谭玉玲的骨灰和溥仪葬在一起,将来李淑贤死后,也可以和溥仪、谭玉玲葬在一起。

张世义为什么这么慷慨?说白了,他始终是一个生意人,不会无缘无故地对李淑贤慷慨,溥仪这个“皇帝”只要葬入这座商业陵园,他便可以堂而皇之地将之命名为“皇家陵园”,溥仪也成了他的“活广告”,他在溥仪身上的投入也可以十倍百倍地赚回来。

1995年1月26日,溥仪的骨灰被葬入了“华龙皇家陵园”。

所以,溥仪在死后已经过了28年,在清朝灭亡已经83年之后,终于在1995年被葬入了“皇陵”。

两年之后,1997年6月9日,李淑贤去世,不过,她在临死前却突然改变了主意,放弃了葬入“皇陵”,选择了八宝山作为自己最后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