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家乡美食四川合江凤鸣灵异事件,让我最解馋的当然是我自己最爱吃的萝卜粄![大笑][大笑]
话不多说,自己喜欢吃当然自己动手做最干净四川合江凤鸣灵异事件、经济又实惠!来看看是怎么做的吧!
第一步:萝卜一个去皮刨成丝四川合江凤鸣灵异事件,加入2克盐,用手拌匀,放置15分钟后用手控干水分备用。
第二步,腐竹50克,用手碾碎开水泡软控干水分备用四川合江凤鸣灵异事件。
第三步:瘦肉100克四川合江凤鸣灵异事件、腊肉和腊肠共计150克,切成小肉丁。
第四步:本地小芹菜15克切成小粒状。
第五步:银虾干15克,洗净备用。
第六步:热锅放入30克猪油,腊肉、腊肠、瘦肉爆香,倒入银虾、腐竹、炒至金黄,倒入萝卜丝翻炒片刻,再倒入芹菜翻炒片刻,加入少量食盐、鸡粉、胡椒粉,再加入少许酱油、蚝油,出锅备用。
最后一步,1000克糯米粉中加入100克面粉,再加入2克食盐,倒入开水约630毫升左右,筷子搅拌成块状。面团加入10克猪油,用手揉成光滑的面团备用。取粽叶12片洗净、剪断放少许油,沥干水分备用,每个团子约70克放入馅料包成饺子状,大火上锅蒸十分钟即可,美味的萝卜粄出锅啦!
喜欢吃萝卜粄的头条圈友们,欢迎观看我的视频:团妈美食!感谢你的阅读!欢迎点评、转发加关注!谢谢大家!
额,因为龙是龙呀,龙分公龙和母龙,但是凤是鸟啊,而且是公鸟,母鸟叫做凰,所以龙当然不会跟凤生了。就算理论上他们都化作人,那也是公龙和凰生,母龙和凤生,却不能直接说龙和凤生,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之道。
不过龙生九子之中,其中老三叫做嘲风,清代学者钟毓龙在《上古秘史》中说:“一种龙子名叫嘲风,最喜欢冒险;臣的意思应该将它的形状刻在殿角上。” 所以我们常常在屋顶殿角上看到的一个类似麒麟的走兽就是他了,古人认为他象征着吉祥、美观和威严,最重要的是可以威慑妖魔、辟邪安宅,所以就把他搬到了殿角上。又由于嘲风带着一个风字和凤同音,所以许多人认为嘲风是带有凤血脉的龙子,可能他外公是凤吧。
当然,我可以告诉你,以上其实都是瞎扯,但同时却是许多人深信不疑的说法。比如说为什么龙不跟凤生,比如嘲风含有凤的血脉,其实都是明清以后或者近代文学作品中对龙凤的意淫。因为真正的龙生九子都是明代以后才出现的说法,而龙凤作为吉祥物是早在七八千年前的中原和古越文明中就出现的事物,这期间五六千年的间隔,根本没人脑洞大开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而不管是我们现在对于龙的具体形象确定还是其他关于龙的传说,都是明代文人的附会。真实的传统中根本没这事。那么最早的时候又是什么情况呢?
其实有点不得而知,因为我们可以在七八千年的考古中发现刻有类似龙凤图案的文物,以断定当时的龙凤已经作为图腾形象,但是话说回来,这个龙凤跟我们现代的图案那是千差万别,甚至每过一段时间这玩意都会改变自己的形态,但是我们为了传承就且一直都把他们认为是同一物种的基因突变吧,这玩意没办法去细究。
而最早关于凤凰形象的记载是出现在儒家经典的《尔雅》,而龙的记载则要推迟到《说文解字》,也就是说凤至少比龙在文字上早300年上下。那么为什么龙凤两个词会被一起提出来呢?根据记载,春秋时代的秦穆公小女儿弄玉喜欢吹玉笙,笙乐如龙音袅袅而传,突然一阵萧声如凤鸣传到皇宫开始和弄玉合曲……对的,情节非常老套,后来秦穆公派人找到了这个叫做萧史。两人在宫内互教互奏,十余年后果然龙凤皆下凡舞动。当然,既然是老套的鸡汤故事,所以最后弄玉和萧史就隐居深山去了。
所以有了“龙凤呈祥”这个代表着婚姻爱情美满的单词。但是请注意,龙凤原本都是吉祥物,其中:
龙有喜水、好飞、通天、善变、灵异、征瑞、兆祸、示威等神性。
凤有喜火、向阳、秉德、兆瑞、崇高、尚洁、示美、喻情等神性。
所以在汉·孔鲋的《孔丛子·记问》中记载“天子布德,将致太平,则麟凤龟龙先为之呈祥。”这里说的“龙凤呈祥”代表的是吉祥的意思。而之前那个故事,绝对是明代以后才被人编出来的,不仅是龙的形象是明代才有了巨大的发展并定固,更是因为龙凤呈祥来喻比婚姻是明代以后的产物。
所以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龙性生淫,龙生九子什么的,由于离现在才几百年之久,并没有形成太过于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相当一部分人是不认的。那么为什么没和凤生当然也是因为这个情况,因为龙都已经这么近的年代了,要是龙凤生子的故事再出来,这个脑洞就是清或者近代产物了,这样的产物玄幻小说中有,但是你承认么?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