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释迦牟尼出家创立佛教以来国清寺灵异事件,已经经过了两千多年的时间。在这两千多年前的时间里佛教产生了无数的传说故事,有些广为流传,有些怎不为人知。下面居士我就说几个有趣的故事。
一国清寺灵异事件、三兽窣堵波
传说,释迦牟尼前生的某一世是森林里的一只兔子,和一只狐狸国清寺灵异事件、一只猿猴是好朋友。兔子在修菩萨行,帝释天想测试一下他的境界,就化身成一个老者来到了森林里,遇到了这三只动物。
老者对他们仨说:我又累又饿国清寺灵异事件,你们能不能给我些东西吃。于是狐狸去河里抓了一条鱼,猿猴去采摘了水果,只有兔子一无所获,受到了老者的讥讽,说兔子言不由衷。于是兔子让狐狸与猿猴找来一堆枯枝,点起了火,然后投身火中,把自己献给老者吃。
老者被兔子的献身精神感动了国清寺灵异事件,他恢复了帝释天的形象,把兔子放在了月亮上,从此月亮上就有了一个兔子的影子。
后人为了纪念这个传说,在当地修了一座窣堵波(一种佛塔),被称为三兽窣堵波。唐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了三兽窣堵波与它背后的传说。
二、舍身饲虎
很久很久以前,南赡部洲有—个叫做摩诃罗檀囊大国,这个国家的三王子摩诃萨埵十分善良,天生具有一副慈悲心肠。有一天,摩诃萨埵出门游玩,在野外发现了一只饿得皮包骨头的雌虎与一窝嗷嗷待哺的幼虎。
摩诃萨埵知道,雌虎快要饿死了,而如果雌虎死了,幼虎也必死无疑。但是雌虎饿得没有力气了,所以无法捕食野兽。摩诃萨埵大发慈悲之心,便想把自己送给雌虎吃。没想到雌虎饿得连吃人的力气都没有了。于是摩诃萨埵折断了一枝竹子,将竹子的断口插入自己脖子,放出血来给雌虎喝。雌虎喝了人血,恢复了一些精力,便将摩诃萨埵吃掉了。
摩诃萨埵便是释迦牟尼前生的某一世,"舍身饲虎"是释迦牟尼百千万劫修行直至最终成佛万千因缘中的一项。
三、顽石点头
中国东晋与南朝宋时有一位高僧法号道生,他自幼学习佛法,是另一位高僧鸠摩罗什的著名弟子之一。道生潜心研究涅槃佛性思想,被当时的人赞誉为“涅槃圣”。
当时涅槃类佛经未能全部传入中国,已经传入的经典中说道,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都可以成佛,唯独一阐提(善根断尽之人)不能成佛。然而道生却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一阐提也能成佛”的观点!
当时京城建康的僧人们拘守经文字句,把道生视为大逆不道,把他逐出建康。道生法师来到了苏州虎丘,仍然坚持他的观点。相传他对着虎丘的山石说法,山石也为之点头。这就是“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故事。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梦露居士,为你解读国学经典。
西安长安区天子峪口内的——至相寺,可以留宿清修!至相寺,位于西安市以南约三十公里的终南山子午街办天子峪内。这里处在终南山北麓,地势雄巍,缓平而下。相传,唐高宗李治出生于此,故名天子峪。太宗李世民曾多次诣寺敬香。
寺院周围林木环绕,下有百泉汇流,景色秀美。寺院高踞临岩,坐西朝东,雄伟挺拔,其地势形状如龟,寺在龟背之上,似驾龟入海。
倚寺东眺,群山起舞;向北俯视,秦川阡陌;寺前山峰如驼峰守望,寺后青山如青龙环抱;左依青龙,右傍伏虎;山下百泉汇流,负阴抱阳,朝晖夕阴,云蒸霞蔚,气象万千。
至相寺,是汉传佛教华严宗的发祥地和祖庭。历史记载,公元574年,周武灭法,高僧释普安、释青彡渊避难于终南山之楩梓谷(即今天子峪)北坡,“披释幽奥,资承玄理”,此乃至相寺之前身。隋文帝十一年,青彡渊之师,高僧灵裕法师卜西南坡,称是福地,“渊即听从迁往,置寺结徒”,是曰“至相寺”。
至清朝,康熙皇帝之国师紫谷禅师隐居至相寺,寺名改为国清禅寺,寺内现存有紫谷禅师涅槃塔一座。
院是古老的。据历史记载,至相寺建于隋代。隋文帝开皇初年,由静渊禅师始建,最初名为“国清寺”。后来的战乱、自然毁坏、人为破坏等,一度只留下殿房数间。唐、清、民国多次复修建,一直形成现在的格局。但无论岁月更替,四层台的格局一直未变。历经沧桑、经久不衰是得益于其极佳的地理位置和风水占据。
在历史上,至相寺有着重要的地位。至相寺传承法系为汉传佛教八宗之一的华严宗,著名祖师有智严、法藏、义湘等。因为华严宗立宗祖师杜顺法师圆寂后,其弟子智严法师实际上主持了华严宗立宗、传播、弘扬的地位,因此也被成为华严二祖。华严三祖法藏法师更是完善了华严宗,被成为“贤首法师”(华严宗的别称即为贤首宗),在汉传佛教的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正由于此,至相寺也被称为是汉传佛教华严宗祖庭之一。
寺院经过重新修葺,已是一番庄严气象。从侧门进入,一个宽敞洁净的庭院展现在面前。庭院的后边是三间殿堂,而正殿却在中轴线上。因此山势,大殿的前边直临外面的路,所以做了这样的布局。
中轴线分为两进院落、三层布局。院落内殿房环绕,幽清静谧。直至这时,人们才能闻到一股股香气。抬头看,参天大树茂密,繁华朵朵;殿堂内,青烟环盈紊绕,透人肺腑。玉兰、紫堇、古槐、香樟……护佑这千年古刹,成为一块佛天洞地。
寺院管理的非常整洁,而且非常遵守寺规。尤其是各种佛教纪念活动期间,也未曾那种”商业气息“。至相寺给人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也给人一种”吃斋念佛“的平台。
该寺现占地29.16亩,门外古槐森森,天王殿、大雄宝殿气势壮观,殿宇轩敞整齐,金装佛像,尊严传神。常有日、韩及台湾地区僧众来此谒拜,足见其影响之广,寺后有一宽敞石洞曰“裴公洞”,是唐初宰相裴休与静海禅师谈经论道处,裴休笃信佛学,并将自己的儿子送到该寺出家,学成后到镇江金山寺任主持,这便是大名鼎鼎的法海和尚。
至相寺在佛教历史上的重要的地位,历史渊源使至相寺在韩国和日本的影响力非常大。为韩国和日本修学华严的僧人和学者到中国来必须朝拜的祖庭。
地址:长安区子午街道天子峪村内(环山公路171所通往天文台的后山)
乘车路线:环山旅游2号线至相寺站下 韦曲至五台4-04曹村站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