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深夜真的遇到八级地震济川地震灵异事件,那是相当的不幸,但若真的遇到了,也不是完全没有逃生的机会,了解并掌握一些逃生自救的科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一、地震的巨大破坏性主要是来自次生灾害济川地震灵异事件,所以当遇到时正好在空旷地带上,那就是最大的幸运。
二、若地震发生时正好山脚下济川地震灵异事件,隧道里,高架桥上等,要尽可能尽快离开这种高危环境,到空旷地带上躲避地震及其后续的强余震。
三、若在海边,一定要特别双重预防,一是地震本身的破坏性,二是海啸的危险性,所以要尽可能离开海边的建筑物并及时逃离海边,到高处躲避可能发生的海啸济川地震灵异事件。
四、若在建筑物里,这时候遇到八级是相当的危险,因为八级地震的极震区烈度相当高,一般九度以上,高的会十一度甚至十二度,这时候的建筑物会遭到严重破坏济川地震灵异事件。万一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一般的本能反应是想逃跑,但实际上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震感会非常强烈,站不住、走不稳,更别说在深夜了,跑不出去怎么办呢,比较科学的做法就是就近躲避,科学自救。
五、在建筑物里地震躲避的原则,就是按照“降低重心”、“寻求遮挡”、“抓牢防撞”原则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躲避的空间尽可能选择那种狭小稳固的空间,比如厨房、卫生间或承重墙的拐角处等。
六、其实,深夜遇到八级地震,几乎肯定的是要被埋,这时一定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并千方百计保护自己。首先要保护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术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之后再设法脱离险境,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 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 最后是想方设法维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补充水分的作用。
遇难者的处理主要是分区、分批送往殡仪馆进行火化。以绵阳地区为例,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市在地震中死亡11874人,受伤67579人,其中,遇难者已被火化约2200人。当中除了安县自行消化遗体的火化任务外,北川县的主要运载到绵阳市,平武县的主要运载到江油市。
机器一天24小时不停地转,51个职工就按12小时轮班,有的师傅已经三天三夜没有合过眼。日常殡仪馆的火化量大约为每天20具。
扩展知识:
《殡葬管理条例》
第十三条 遗体处理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运输遗体必须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确保卫生,防止污染环境;
(二)火化遗体必须凭公安机关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医疗机构出具的死亡证明。
第十五条 在允许土葬的地区,禁止在公墓和农村的公益性墓地以外的其他任何地方埋葬遗体、建造坟墓。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8.0级大地震,地震共造成69227人遇难,17923人失踪以及374643人受伤,这次大地震也就此成为直接或间接经历该事件的人的共同回忆,让我们永远不要忘记它。
根据事后统计,汶川地震发生前的预兆很多。比如,地震云,地震光,地震蛤蟆,地震老鹰,地震池塘,地震水井等等。
任何与平常现象稍有不同的自然现象,在地震之后,都会被人们从记忆中翻找出来,作为地震预兆的提示。但是,关于地震的预兆虽然很多,但关键问题在于,没人能从这些预兆中,确定地震发生在哪里,以及地震究竟什么时候会发生,以及震级会有多大。这就让地震预兆的研究陷入困境。
图示:2018年5月10号,绵竹市蛤蟆大迁徙,两天后大震降临。但是,蛤蟆大迁徙常有,地震甚至大地震却不常有。
我们的大脑习惯将先后发生的事情,解释成因果关系或者是某种预兆,这种思维习惯很有用,是人类超越于其它动物的地方,也是让人类最终能从大自然中崛起,爬上食物链巅峰的关键,唯一的问题在于,我们的这种思维倾向,常常过于强烈,于是我们总结出了许多莫须有的因果关系,给自己徒增烦恼,最终就难免陷入杞人忧天的困境之中,难以自拔。
中国是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也就难怪我们对地震怀有某种根深蒂固的恐惧之情,这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共同记忆,还被时不时发生的地震所提醒,难以忘记。这也让我们对于地震预报拥有非同一般的热情。大家都想总结一些保命秘籍,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事情,但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对于地震何时会发生这事儿,我们真的还处于两眼摸黑的阶段。地震学家只知道,大地震必然在某些地方发生,但它会在何时发生,却没人能做出预报。
中国地震简要情况
图示;中国的地震带。与其掌握预报地震的预兆,或许避开地震带才是最佳生存策略。
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之间,它们是欧亚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由于受到三大板块——菲律宾海板块、中国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的持续不断地挤压,造成中国不仅地震带多达23条,而且地震带还特别活跃。这其中地震最活跃的地区有五个位于:华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台湾地区。
这样的地质自然条件,让地震成为中国的基本国情。从世界地震的数据来看,也能证明我国真的很倒霉。比如,中国的陆地面积仅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15,但是全球陆地地震的1/3发生在中国,这按比例算就高出全球平均水平的5倍。而且中国地震的危害也很大,虽然中国人口众多,占全球人口1/5左右,但在全球所有死于地震的人数中,有一半人是中国人,高出按人口比例平均分配的2.5倍。
看看上述数据,就能明白为何历代中国统治者都对地震怀有一种特殊的恐惧,在古代,大地震的发生意味着君臣失德,引发天帝震怒,常常会决定朝廷中各政治派系的命运,至于个人前途的升降浮沉,更是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些事件的深刻影响,也难怪古代读书人感叹命运无常。
最简单也最靠谱的大地震预兆连续的小震之后,很可能会很快发生大地震,尤其在确定会发生大地震的地区。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唯一一次成功的地震预报,发生在1975年的辽宁海城。这次地震预报的经验难以复制,原因就在于海城7.3级地震之前,连续发生了一系列足够强烈的小震,或前震。光是这些小震就足以让人心惊惶,出于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多数人都愿意呆在安全的地方,观望几天再说。幸运或不幸的是,大地震果然随后而至。
对抗大地震,如果不能离开地震带,那么选择修得更结实的房子,才是真正的保命大法。而平时锻炼好身体,在卫生间准备好应急物资,也会在关键时刻提高生存概率。
Good Luck , 我要去健身了,谁让我就生活在地震带上呢。
欢迎关注
谢谢点赞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