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娜丽莎是皮货商人佐贡达为妻子画的, 那时,蒙娜丽莎幼子刚刚去世,她一直处于丧子之痛中蒙娜丽莎的作者。达芬奇为了让蒙娜丽莎保持愉悦放松的心情,在作画时请来音乐家在旁边演奏优美的乐曲,以便从容绘下当时的面部表情。之后达芬奇用了4年时间完成这幅作品,通过细致描绘和捕捉蒙娜丽莎表情中微妙的内在情感,也成为寄托了自己的审美理想寄托。我们被画中蒙娜丽莎含而不露的笑容显得深不可测,因而被世人称为“神秘的微笑”。
之所以成为无价之宝,不仅是因为它是达芬奇的作品,有了很大的盛誉。很多的是这幅画后面的故事。1911年一位意大利人将画偷出罗浮宫,名画被盗,引起了轩然大波,人民群众呼声高涨。两年后,名画失而复得,全世界人民喜笑颜开,这件事引起的沸腾,就可以看出画的带来的力量是多大蒙娜丽莎的作者!
蒙娜丽莎的完美,是达芬奇做了充分准备的,感情的温和,动用了音乐师蒙娜丽莎的作者、舞蹈家、歌手等,将人物完美刻画。这是他出色的作品,也是唯一一个能够永恒的微笑。在大家看来这不是出于人的手,而且上帝刻画的。不会再有第二个。
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魅力和与众不同,超出了世界上所有的肖像画蒙娜丽莎的作者。在凝视作品之后,你便可以感受到画中的生命,可以看见嘴角浮现的微笑,以及那双眼神,让人忘怀,忘记一切。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还有就是那双语无伦比的手,高贵迷人,纤细美丽的手,勾起人们的思绪,很想抚摸一下。
再看她身上的衣服和背景风景蒙娜丽莎的作者,都有她独特的地方,衣服看起来简单,但是这不是普通的色调,绿色带有光泽。整体上都是对人深深的吸引。如今已经没有人可以画出这样的画了!
《蒙娜丽莎》的作者是被称为“文艺复兴三杰”的达.芬奇。这幅画创作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自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就进入了近一千年的黑暗中世纪,神权宗教统治下的欧洲,普罗大众崇拜的是基督教神话人物,那时候的艺术品都是以神话人物为主。但《蒙娜丽莎》出现,在欧洲开创了以平民为创作对象的艺术品的先河。从而打破了教会神权统治的枷锁,迎合了当时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潮。
现在被收藏在法国卢浮宫,被称为卢浮宫的镇馆之宝。
用今天的话说,《蒙娜丽莎》就是一个网红,而且是不会过气的网红。它不断地给自己制造争议和创造话题,让人们谈论,提高自己的曝光量,而且还会通过轰动事件来让自己名声更加响亮。
关于它的争议,我尝试去分析一二。
首先是它的作者非常有名。达.芬奇不仅仅在现在,就算在当时来看,都是非常著名的画家、建筑师、科学家、军事工程师。他甚至留下很多手稿,关于人和各种动物的解剖结构图等等。所以纵观他对各个领域的贡献,可称得上是全才,尤其他的画作方面的成就。
后来他离开佛罗伦萨,移居法国。达芬奇生前一直保留着《蒙娜丽莎》,对它非常钟爱。他死后画作给他弟弟保管,一直在他的家族流传。后来法国国王弗朗西斯一世花一万二千里弗(法国当时的金币单位)买下了这幅画,收藏在枫丹白露宫。而后历代法国统治者都对它非常重视。后来卢浮宫建成后,就收藏在法国卢浮宫。
其次就是关于《蒙娜丽莎》在1911年被盗一事,轰动一时。因为当时电话、电报、报纸等新闻媒体快速发展,这件事也迅速传遍了世界,《蒙娜丽莎》的关注度得到提升。据说在它被盗后,每天来看那几颗挂画钉子的人都络绎不绝。
后来发现窃贼是意大利人,他也是打着要让自己的国宝回归本国的意愿,才想方设法偷到这幅画。而后在准备出手的时候,被意大利商人发现后报警被抓。最后经过意大利议会讨论,决定将《蒙娜丽莎》送还给法国。
然后就是对于现存与法国卢浮宫的《蒙娜丽莎》的真伪之争,还有很多和它有关的画作真迹不断面世。几百年以来,不少收藏家都声称他们藏有真正的《蒙娜丽莎》,数量竟达60幅之多。孰真孰假,又有谁知道呢?这些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更进一步的让《蒙娜丽莎》的知名度得到提升。
有意思的是1984年美国缅因州收到一幅《不微笑的蒙娜丽莎》,经鉴定出自达芬奇本人手笔。《半裸的蒙娜丽莎》的真迹也于2014年5月25日在中国安徽展出,这幅画价值7000万人民币。
最后,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蒙娜丽莎》还被法国政府一政府名义送到美国、日本、苏联等国展览,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共同的关注,人们都争先恐后的一睹其真容,轰动一时。
至此,《蒙娜丽莎》是成了无价之宝,它是法国的国宝、卢浮宫的镇馆之宝,其价值无法用金钱来衡量。但如果非得要用金钱来衡量的话,我们可以看《救世主》这一幅画,它是达芬奇与《蒙娜丽莎》近乎同时创作的。这幅《救世主》于2017年11月15日在纽约佳士得拍卖行拍卖出了令人震惊恐怖的4.5亿美元,成为了世界上最贵的画。从这里我们可想而知《蒙娜丽莎》的价值。
所以《蒙娜丽莎》的成名,完美的诠释了“一支网红是怎么练成的”。它的成名之路符合现代互联网营销,也给后世更多的思考,也为他的价值增添了一个维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