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号2008年汶川大地震,是让人难忘的一天,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近7万人遇难。我们广元市的青川县是重灾区,我们和青川相连,当时受灾也是非常严重的。
当天中午二点多2008年汶川大地震,我座在我们临街的门面门口,看着过住的车辆,当时上午有太阳,中午天气阴沉沉的,有些热,座在门口,突然听到一种压路机轰轰的声音传来,这声音越来越响,连速响了几秒,感觉地下在动,门口的公路像蛇一样在起伏,有人叫喊地震了,地震了,人站不稳,街道两边的楼房像墙上的茅草一样,左右摇摆,屋里面高处的东西直往地上掉,惊叫声不断,有些阳台开始垮塌,人们迅速冲到公路上,有些睡午觉的人,连衣服都顾不得穿都跑出来了,公路上站满了惊魂未定的人们。
我马上打电话联系在绵阳上学的儿子,老师说暂时没有伤亡情况,学生都到超场上了,接着电话就打不通了,好些地方停水停电,余震不断,有亲人失联的人非常着急,人们都抢购食物和水,政府迅速组织自救,把学校操场和教练场作为临时安置点,搭建临时医院,救治伤员2008年汶川大地震。组织自愿者到各社区了解情况,当天晚上,我们就在教练场露天休息,一睌余震不断,下半晚,被盖全露湿了。
第二天2008年汶川大地震,全国各地的自愿者奔护我们四川,我们也收到全国人民捐赠的物质,非常感谢党和全国人民的帮助,我记有一个月的地震日记,有时间我还要把它整理出来,留作记念。再次感谢全国人民的帮助。
汶川地震时大部分救援力量都是通过陆路方式进入灾区的2008年汶川大地震,小部分则是通过直升机机降方式进入灾区,而跳伞的比例非常小,这里说的救援人员跳伞应该是指原空军第15空降军某部伞兵空降震区参加救援任务,也就是后来著名的“空降兵十五勇士”一事。
当时强震导致灾区道路严重损毁,地面救援部队一时难以抵达,很多地方都没有建立有效联系,特别是震中地带的茂县完全失联,从空中进入成为了解这些地区灾情的最后选择。原本救援人员是计划搭乘直升机进入茂县的,可是直升机的航路被暴雨和浓雾阻断,运输直升机数次尝试着陆,都没有成功,后来只能选择从高空跳伞进入。
应该说,当时的跳伞环境是非常凶险的。解放军空降部队在2008年汶川地震以前,还不具备5000米高空跳伞的实战能力。要知道,平时的跳伞都是在有充分保障条件下进行的。而此次灾区伞降没有气象资料、没有地面的指挥引导,连地面标识都没有。而且茂县处于高山峡谷地区,可供空降的平坦地域十分少。加上此次跳伞高度为4999米,远远超过空降兵日常的跳伞训练高度,参加行动的空降兵需要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进行第一次如此高度的高空跳伞,其难度和危险程度可见一斑。
但灾情就是命令,为了尽快获得灾区受灾情况,救援人员已经别无选择。5月14日上午,15名勇士分两批在4999米高度从运输机中跃出。跳伞后,15名勇士在空中自由落体了1400多米才达到降落伞的最高开伞高度,有两名勇士还遭遇主伞无法打开,紧急使用备份伞降落的重大险情。在最后落地时,由于地形复杂,数名勇士都有不同程度的受伤。但是,不管怎么样,15勇士最终还是成功落地了,在地震发生40多小时后,第一批救援力量终于进入了茂县,给灾区人民带来巨大的希望。
在随后一个星期里,中国空降兵勇士们侦察了数十个村庄的受灾情况,给抗震救灾指挥部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还开辟了数个机降场,引导运输直升机搭载大量救援人员和救援物资进入茂县,对于灾区来说,堪称雪中送炭。
值得注意的是,经过此次非战争情况下的空降行动后,中国对空降兵的空降训练环境和作用都是更加深刻的认识,此后中国重视空降兵空降装备的发展,加强空降兵特殊环境下的伞降训练,对空降兵作战能力建设带来重大影响。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