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距离地球只有38万公里登月计划,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人类深空探测技术最好的试验平台,想要登陆火星大概免不了在通过登陆月球验证技术。

登月计划:为什么西方要重新启动登月计划?

登月计划:为什么西方要重新启动登月计划?

登月计划:为什么西方要重新启动登月计划?

在NASA的计划中,重返月球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包括载人登陆月球登月计划、月球轨道模拟通往火星的漫长飞行过程,虽然几十年前美国已经实现过载人登月,但是当年所用的土星五号已经退役,再次登月就得应用新的载人火箭和登月技术,而欧洲至今还没有多少载人航天,主要是依靠美国和俄罗斯,所以他们如果想在未来的载人登火中占据重要位置,也得提前做准备,提前验证试验各类技术,月球自然是最好的平台。

不光欧美是这样,我国也是这样,目前正分步骤地探索月球,和西方相比,我国的航天确实发展时间比较晚,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逐渐完善,工业种类体系已经可以支撑较大范围的航天探索了,月球探测也进入了关键时期,已经发射了几枚月球在轨探测器,也发射了几次登陆探测器,未来的目标是实现载人登月,更远一些的未来,是要实现在月球建设基地,用于深空观测和科研登月计划。

为了实现将来的月球载人甚至建设基地探测,我们已经在地球轨道试验了飞船自动和手控交会对接技术、在月球试验了软着陆技术等,攒了一些经验,但载人的难度更大一些技术可能还是这些,只是还要再发展登月计划。在未来月球或许真的要成为人类一个重要的基地,人类科学的发展很大程度都受对宇宙观测水平和范围的影响,月球这么好的平台,不利用起来也确实浪费。

探测与开发月球是现代空间科学技术的一项主要内容,其中最重要的事件是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制订与实施登月计划。

阿波罗登月计划的提出是与20世纪中叶美国与苏联之间军事和改治斗争的需要直接相关的。1957年10月4日,苏联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人轨道,标志人类空间技术时代的到夹,同时也拉开了苏美空间竞争的序幕。1961年4月12日,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

个载人飞船,把字航加加林送入地球轨道运行18分钟,绕地球一周后胜利可地面,从而开辟人类航天的新纪元。

为了取得“空间优势”,以保美国“世界霸主”的地位,1961年5月25日,美国肯尼迪总统在国会“国情咨文”中宣布了一个当时人们想不到的决策:“我们的国家应当鞭策自己达到这样一个目标:在20世纪60年代末、,把人送上月球,并使他安全返回。”这便是阿波罗登月计划的提出。

为了摸清月球情况和取得登月经验,美国在1961-1967年间先后实施了3个无人驾驶的月球勘查器计划,其中两次失败了;发射“月球轨道环行器”5个。经过这些实验,拍到大量月球照片,实验了月球表面的坚实程度和土壤的性质,证明了月球完全适合阿波罗飞船降落,选定了5个降落点。

为了了解人在太空环境中能否长期生活,在失重条下能否工作,能否走出舱外活动,美国在1961-1966年实施了载人宇宙飞行的水星计划(25次飞行)和“双子星座”计划(2次不载人行和10次载人飞行),宇航员在太空中进行了操作、太空步行、交会、对接、返回等技术为阿波罗飞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资料。

鉴于登月技术条件基本具备的情况,美国航空航天局决定于1967年2月发射第一艘阿波罗飞船.为了确保登月成功,决定事先进行登月飞行模拟实验。1967年1月27日下午,宇航员格伦、怀特和育飞进入了“阿波罗1号”飞船的太空舱。在倒计时阶段意外地发生了太空舱失火事故,由于无法及时打开舱门,造成3名宇航员死亡。此外,从1967年11月到1969年5月,美国先后9次发射阿波罗飞船,进行无人驾驶登月试验(5次)和有人驾驶的绕月轨道实验。到此为止准备工作基本完成,登月条件完全成熟。

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飞船载入着3名宇航员按预定时间在肯尼迪航大中心发射,20日中午,队长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进入登月舱,随后让登月舱同飞船分离,登月舱于21日3时51分在月球软着陆,阿林斯驾驶飞船绕月球飞行。阿姆斯特朗首先走出登月舱,伸出左脚,在月球上印下人类的第一个脚印。然后他说出了等待许久的话:“对一个人来说,这是一小步,但对人类来说,这是一大步。”然后,奥尔德林也踏上了月球,两位宇航员在月球上停留了21小时18分,在舱外活动了2小时21分钟。22日,他们驾驶登月舱从月面上起飞,并与飞船对接。25日,载着3名宇航员的指令舱安全降落在太平洋上。“阿波罗11号”飞船载人登月飞行的圆满成功,使人类足迹第一次踏上地球以外的其他星球,在空间技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此后,美国又进行过5次阿波罗飞船的飞行,其技术不断提高,人类在月球上停留的时间越来越长,对月球的科学考察和从月球上带回的东西也更加丰富。阿波罗计划原定19次飞行,但在美国国内认为耗资过大的舆论压力下,最后以“阿波罗17号”飞船安全返回而于1972年12月宣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