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三皇五帝的传说,自古以来就有三皇五帝的传说。三皇五帝,是历史神话人物“三皇”与“五帝”的合称。三皇指的是天皇氏、地皇氏、泰皇氏,后增补伏羲氏为人皇氏,又说人皇氏即是泰皇氏。五帝指的是东方青帝、南方赤帝、中央黄帝、西方白帝、北方黑帝。后增补公孙轩辕等五位上古部落首领为五帝。最早文字记载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和《吕氏春秋》。
三皇五帝跨越了良渚三皇五帝的传说、大地湾、仰韶、龙山等文化时期,时间跨度长达7600多年;是古代中国从城邦时代至中央集权化奴隶制国家时代的过渡时期。
其实后世增补的三皇五帝三皇五帝的传说,并不是真正的帝王,仅为上古时期的出现的为人类做出贡献的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的首领。比如:三皇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后世人们尊他们为“皇”或“帝”,人们把他们敬为神灵,以各种美丽的传说来歌颂他们的丰功伟绩。“三皇五帝时代”,又称“上古时代”、“远古时代”、“神话时代”。三皇五帝有些也许确有其人,但是更多的只是传说。
我的答案是:皇者,意为开拓者和事物的源头,是创始者;帝者,和德天者称帝,是道德水平达到最高的境界,帝是某一个领域达到最高水平的称谓三皇五帝的传说。三皇为:伏羲、女娲、神农。五帝为:黄帝、帝颛顼、帝喾高、帝尧、帝舜。
一三皇五帝的传说、皇和帝的区别
说文解字中皇为鼻始之意,帝为统治天下的称号。如秦始皇,是鼻祖所以叫秦始皇,而不叫秦始帝。
《说文解字》皇:鼻、始也。嘼之初生謂之鼻。人之初生謂之首。
帝:諦也。王天下之號也。从丄朿聲。
所以古人据此将伏羲、女娲、神农称为三皇,三皇代表不同领域的创造者。
伏羲:创造太极八卦,文字,渔猎,婚姻;
女娲:造物造人,补天救世;制乐立媒;
神农:发明医药,制耒耜种五谷,制作陶器,开辟集市;
三皇几乎创造了我们文明中必须的部分,后期我们只是延续、发展完善三皇创立的东西,这也是三皇以后再无皇的原因。
而帝,意为某一个领域达到最高水平,统治天下的称号。所有达到此成就的人均可称帝,只要是统一的王朝均可冠以帝号。如汉武帝、永乐帝等。
二、五帝都有谁
《史记》第一章《五帝本纪第一》中明确列出了五帝,分别是:黄帝、帝颛顼、帝喾高、帝尧、帝舜。为什么好多人搞不明白五帝本纪到底列出了多少个帝,是因为五帝本纪介绍这五帝的时候引出了他们的父辈、儿子等人,导致很多人无法区分。
1、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黄帝是少典的儿子,叫公孙轩辕。
2、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颛顼是黄帝的孙子,叫公孙高阳。
3、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喾是皇帝的曾孙,他父亲叫蛟极,祖父叫玄嚣。
4、帝尧者,放勋(名字)。尧是帝喾的儿子,名字叫放勋。
5、虞舜者,名曰重华。是帝颛顼七世孙,他们这一支,从帝颛顼儿子穷禅开始都是普通人,直至帝舜。
以上为史记《五帝本纪第一》中列出的五帝,少昊并不见于史记,不被列为五帝。
三、五帝的主要功绩。
1、黄帝主要功绩:征讨四方,东至东海,西至崆峒,南渡过长江,往北驱逐了荤粥部落。他创建了历法等。教导人民合理利用水、木、土地,教人民播种。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有14个儿子继承了皇帝的姓氏。
2、帝颛顼主要功绩:带领人民因地制宜,种植各种庄稼,养殖各种牲口,养殖业的鼻祖。制定四时节令,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农历节气。征服了所有那个时代人们了解的地域。
3、帝喾主要功绩:他是位大德者,继续研究细化了四时节令,教导人民种植,仓储,有节制的使用物资。他是一位仁君,史记说他的仁对所有人一视同仁,不分轻重。
4、帝尧主要功绩:经一步完善历法,历法到他这里就基本定稿了。他在前人的历法上增加了春分、秋分等昼夜等长的节气,进一步发展农业继续总结农业种植、收割规律。他在任期间,人类开始移居平地在平原地带建立定居点。
5、虞舜主要功绩:发杨尧的政策,使四方来朝,设置官吏制度,兴修水利,建立道路交通,设定了古代礼仪的雏形。
后记:读史要善于总结,思考。从五帝本纪看上古禅让制也是子虚乌有,五帝均处于黄帝后代,只不过是不同直系轮番执政。五帝奠定了我们现代文明的基础,确立了社会秩序,为人类繁衍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