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得先从金蝉子到底所犯的是什么错误说起金蝉子转世。

金蝉子转世:如来安排金蝉子转世取经,为何剥夺他的法力?

如来佛祖有定论——轻慢大教之罪金蝉子到底犯了什么错误金蝉子转世,唐僧西天取经走到灵山向佛祖交旨时,佛祖终于给他说出了原因:

金蝉子转世:如来安排金蝉子转世取经,为何剥夺他的法力?

“圣僧金蝉子转世,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唤金蝉子。因为汝不听说法,轻慢我之大教,故贬汝之真灵,转生东土。今喜皈依,秉我迦持,又乘吾教,取去真经,甚有功果,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旃檀功德佛。”

金蝉子转世:如来安排金蝉子转世取经,为何剥夺他的法力?

佛祖的这句话是定论金蝉子转世,也得到了各方的认同,但是佛祖并没有说出金蝉子到底做了什么轻慢大教的具体事。

金蝉子转世:如来安排金蝉子转世取经,为何剥夺他的法力?

中间倒是地里鬼孙悟空说出了一部分原因金蝉子转世,就是在镇海寺唐僧病倒了,心灰意冷,想让孙悟空给唐王李世民送信,让他换人接着去西天取经,猪八戒也想散伙,孙悟空不得不泄露了一点天机鼓励他们:

金蝉子转世:如来安排金蝉子转世取经,为何剥夺他的法力?

“你那里晓得,老师父不曾听佛讲法,打了一个盹,往下一失,左脚下踟下了一粒米下界来,该有这三日病。”

金蝉子转世:如来安排金蝉子转世取经,为何剥夺他的法力?

孙悟空说的很清楚,唐僧是打盹走神了,猛然间惊醒身体一哆嗦,碰翻了饭桌上盛米的盘子,盘子掉地上,他慌张着去拾结果一脚把米踟到下界去了。

他这个场景和沙僧当初在天庭打碎琉璃盏高度相似:一样的盛会、一样的仙佛满座,一样的气氛正浓,结果突然让人就给破坏了。

玉帝当时很生气,差点把沙僧给杀了。佛祖当然也很生气,特别是这人还是自己非常看好的二弟子,所谓“爱之深、恨之切”,必须惩罚,而且是严惩不贷,于是金蝉子就被罚投胎转世去了。

佛祖为什么一定要剥夺金蝉子的法力,还真有必要

其实这事还得接着上面说,就是金蝉子为什么打盹了,要知道金蝉子身为佛祖的二弟子,也是佛法有成的高人,正常情况是不可能打盹的。

视线前移,在原文第九十五章,唐僧遇到的最后一位女妖精玉兔精,因为被孙悟空坏了好事,她在愤怒之下说出了答案:

“与君共乐无他意,欲配唐僧了宿缘。你怎欺心破佳偶,死寻赶战逞凶顽!”

原来她和唐僧的宿缘就在这里,应该就是在那次兰盆大会上,她和金蝉子一见倾心、眉目传情,频频侧目。

他们俩为什么会一见钟情,只因一个是玉兔、一个是金蝉,生来都是灵动的动物,再加上天生具有金玉良缘,能不相互吸引吗?

金蝉子想入非非,满脑子都是玉兔精娇美的容颜,所以他才走神了,而且走的有点远。但是这个原因又不好明说,影响不好,所以只能含糊其辞。

所以这之前玉兔精对唐僧的行踪了如指掌,“知得唐僧今年今月今日今时到此”,专门搭彩楼、抛绣球招亲等候唐僧,因为她就是那个知情的圈内人。

在佛祖看来,唐僧这是犯了原则性的不可饶恕的错误,所以必须严惩。那又为什么一定要剥夺他的法力,而且一连让他转世了九次呢?

前文已有交代,就是佛祖是在金蝉子的前世那只蝉所栖息的那棵树下大彻大悟、立地成佛的,成佛之际佛光普照,那只蝉受此恩惠也得以成就金身,化为金蝉子。

佛祖见和他有缘,于是带回灵山并收他为二弟子。但是他成佛来得很突然,毕竟没有经过正儿八经的刻苦修炼,道心不稳、禅心不坚,所以导致最后犯错误了。

为了磨炼金蝉子的心性,打造出一个真正的大无畏的佛子,所以佛祖才特意抹去了他前世所有的记忆和法力,连兵器法宝也不给他,就是让他下定决心、背水一战,对外界不再有一丝依靠和依赖。

一连转世重生了十世,就是为了坚定他的禅心,强化他的人形,坚决避免他再犯错误。

到了第十世,唐僧心中只剩下了佛祖,只剩下了善良和普度众生,其他的什么东西都没有了,所以佛祖才选中他作为特使,不远万里来西天走一遭作为最后的考验,事实上唐僧也确实过关了,因此当场被封为了旃檀功德佛,完成了他这一世华美而庄严的变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