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字真言原出于晋朝葛洪的《抱朴子》九字真言咒。

抱朴子曰九字真言咒:“入名山,以甲子开除日,以五色缯各五寸,悬大石上,所求必得。又曰,入山宜知六甲秘祝。祝曰,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凡九字,常当密祝之,无所不辟。要道不烦,此之谓也。” 六甲秘祝是道教灵宝派的正传。

九字真言可能是和阴阳道一起传到日本的九字真言咒。

但是,把九字真言“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的每个字和手印、咒语还有超能力配在一起的方法,无论在道教和佛教里都是没有的九字真言咒。

那么在漫画九字真言咒、游戏、网络上广为流传的例如把"阵"配上供养会、内缚印、莲花生大士咒等所谓九字真言修炼法是源自哪里?这种大杂烩的“九字真言”只有数十年的历史,是由日本新兴宗教“阿含宗”的教祖桐山靖雄发明的(也有人把阿含宗当做密教的一支)。由于阿含宗在日本也是有一定势力的宗教团体,九字真言就经过漫画、游戏、小说等媒体进行传播。在中国,许多网民不知其来历,受神秘学热潮的影响,宣传“九字真言”的也很多。

阿含宗是否是邪教目前还有争论,但是有个叫麻原彰晃的家伙曾经加入过阿含宗。

道家九字源于东晋葛洪的《抱朴子*登涉篇》,(葛洪者,乃东晋时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宣扬采药炼丹、长生不老的人,至此,道教变成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宗教)“临兵斗者,皆数组前行,常当视之,无所不辟。”

九字真言咒:九字真言,真的可以让人在战斗的瞬间变强吗?

意思是说,常念这九个字,就可以辟除一些邪恶。在抄录这九个字时,把“数、组、前、行”误抄成“阵、列、在、前”而沿用至今。

这九个字分别的意思是:临,代表身心稳定。兵,代表能量。斗,代表宇宙共鸣。者,代表复原。皆,代表危机感应。阵,代表心电感应或隐身。列,代表时空控制。在,代表对五元素的控制。(五元素:就是我们熟知的金、木、水、火、土。)前,代表光明。

1、临者,明天地所在,悟万物本来,人如其中全三才之意。临者感悟天地,感悟自

然,感悟我居其中的真髓。若能时刻感觉天地,万物的存在,这就达到了临字的本义应该是临字作为修行的本义。

2、兵者,由临而进,此时天地已明,阴阳已现,身内龙虎初啼,有争斗之意,当更进温养,以待咆哮之时。

3、斗者,此时身内天地分明,龙虎咆哮,上下争斗,又有调和之意,宜静养龙虎待其鼎盛而调和阴阳。

4、者者,者乃成相之意,与此当显真意。龙虎上下而行,于玄关而合阴阳相遇,如春阳融雪,又如泼火遇油,自然而然一-点本源现于混沌之中, 活泼泼,圆融融,得大药而金丹成。

5、皆者,与此当明无内无外,天地如我,我如天地,皆同-理,不可躁进,不可强求当温养自然,漫求婴儿,九月功成,自然元神内现,此刻谁是我?我是谁?无分彼此,皮囊元神本为一体何有彼此,皆是我,又皆非我。于此则天地为过客,黄庭有我而独居。

6、阵者,神居黄庭,则万物可为掌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大道不仁以天地为刍狗,世间浮华当云烟而过,入眼而不迷,入耳而不惑,入口而不味,入鼻而不嗅,触身而不坠,入神而不思,当悟却本性还归本来,面目一明自然超脱。

7、列者,与此本来已明,面目- -新,当继续精进,时刻-至自然超脱轮回,天地合一,与道同存。列者,乃列天地之意,超脱之喻,此时天地之间有其位,万物之内有其名是为列。

8、前者,于本来之处当悟天地轮回之意,天地合一是为终, 亦是为始,须知此轮回乃道之轮回天地之轮回,循环往复,当于静念处体会道之义理,道之本义,则可不惑于所得,不惑于所成,列天地而不坠,临万物而不迷。

9、行者,于此当明道天地之间无不是道,万物之内无不有道,悟天地而不碍,观万物而不着,与此无碍无着方能直行而不周,循道而不迷。行者,无碍无着,天地如一,我亦如一,我彼此无分别,直行而不碍,循道而不迷。

九字真言手印心印手势源于佛教密宗手印。密宗把由小指往拇指顺列为地、水、火、风、空五大,右手为慧,左手为定,以双手十指与内外的贯连为经,以体内的气、脉、轮为纬,进行六部成就修行。九字真言在道家的驱邪祈福的仪式中经常用到,后来大概由于徐子陵的传人没有很好的保护九字真言手印的版权,它流传到了日本,被忍术创始人伊贺和甲贺两家所剽窃,用来作为日本忍术的一种基本精神力量的修炼方式。此外,忍者们在应战或行动前必定联结手印,使精神倍增。印的结法是:按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的顺序,一边口颂印名,一边在胸前将双手合拢,手指交叉连续变换手势。从侧面看,手腕从上至下运转,象画圆弧。在第八印"在"时,双手向前推出,最后"前"时,收回胸前,九印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