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1993年上警校白银连环杀人案告破,那时候,我们的教材里就已经讲DNA破案了。我们省开展这个工作算是比较早的。在上个世纪末,我参与的案子里就已经用上了DNA检测手段。
为什么白银的案子拖了这么久才破呢?我认为白银连环杀人案告破,首先是因为地区欠发达,刑事科技水平相对滞后。
我特意找了这个案子的报道看了。说破案是因为他的一个亲属犯事儿白银连环杀人案告破,被测了DNA图谱,发现跟系列杀人案嫌疑人的测试结果比较相似,最后才抓住的。那就是刑侦科技的作用比较大。
甘肃、白银,在每一个层级上,都不是发达地区白银连环杀人案告破。甘肃是西部落后省份,白银在甘肃也不是数一数二的重要地区。DNA、指纹采集,他们的这些工作肯定要比发达地区要落后。比如采集晚,范围窄。这些都对案件侦破工作会有不利影响。
最近公安部要求我们在办二代身份证的同时采集指纹白银连环杀人案告破、DNA这些信息,我们省最近才把设备配备齐全,像有些偏远地区还是采取指纹卡的形式,采集之后再扫描,然后才能联网上传。甘肃肯定要比我们这里更落后。
我刚工作的时候,采集指纹都是用油墨的,现在都是电子设备,手指按上去就行了,而且识别度和精度都非常高,能够提供破案依据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DNA采集,现在用一个大约直径8-10厘米的采集滤纸,用指尖血或者耳垂血都可以,滴在大概1平方厘米的面积上。检测的目的是测出这个人的DNA图谱,存在电脑里,用来跟下一次犯罪现场发现的血液进行比对。一开始都是法医或专业医护人员来做,现在经过培训,一般民警都能操作。
采集很简单,但采集之后的检验比较费工夫,还费钱。我们这里发生过一起一次杀死多人的恶性案件,也是跟白银这起一样,公安部督办。因为在现场发现了犯罪嫌疑人留下的血迹,就上了DNA检验手段,给上千人做了检验,光耗材费就花了几十万。
强奸案一般会有精斑,另外,现场遗留的烟蒂上的唾液,都可以测试。有些时候,双方产生厮打,被害人指甲里的皮屑也可以检验出来。这些都是可以检验比对的物证,但也不是百分之百就能比对出来的。我们这里多年前有一起系列杀人案,其中有一起案子留下了指纹。案发后附近整个村子的成年男性都被测了指纹,其中就有凶手。但没有比对出来,因为那个指纹是留在一个镐把上,比较模糊。几年以后凶手被抓到了,他说他去参加比对,就是为了“看看警察有多大能耐”,有点恶作剧的心理。
检验测定的涉案DNA图谱最后会进入公安部的信息库,用来对全国范围内发生的案件进行比对。有一次,上海发生一个抢劫强奸案,他们在现场提取到的DNA物证跟我们省的一个检测结果比对上了,发来协查请求,了解嫌疑人的详细信息,最后抓了人。
一个人的DNA图谱是由父母共同提供的,他与父母相似的可能性各为50%。现在有些人去做亲子鉴定,原理就是这样的。父亲跟孩子的DNA图谱相似度一定是50%。只有0和50%两种结果——“是”,或者“不是”。非直系亲属,DNA图谱相似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
有一年,我们这里有一名妇女失踪,同时发现了部分被肢解的尸块。为了确定身份,我们给失踪妇女的女儿做了DNA检测,最终确定,尸块的DNA图谱跟女儿图谱50%认定统一,最终破了案子。结果过了几年,吉林省发来一个协查通报,说他们那里发生一起强奸案,现场留下的物证表明嫌疑人跟这个女孩儿有25%的DNA图谱相似度。最后我们发现,案子是这个女儿的舅舅做的。
这几年老百姓一直呼吁在新生儿落户时采集DNA数据,从意愿和预防、侦破此类案件的效果上看都是好事,但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样存在着资金、人力、检验流程和费用的问题等等,但大方向是对的。
白银这起案子能破,我觉得第一是前期工作做得比较扎实,这么长的时间里,公安机关始终坚持不懈,持续开展着侦破工作;第二应该是得益于近年来公安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范围的不断加深、推广和覆盖。要说教训嘛,我个人觉得,他们的摸排工作可能是有一点问题。这起案件中没有失败,但一定有很多值得我们总结、深思的地方。另外,这么严重的案件这么久没有破案,老百姓怨言肯定特别大,公安机关也一定背负着很大的压力,这一点上,我觉得应该得到社会百姓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