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自然是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乾隆生母,也就是原来的熹妃、熹贵妃,但是却没当过什么“莞常在”“莞嫔”,但却绝不应该叫什么甄嬛,而且长相也绝不是什么钟灵毓秀,倒是有点女生男相。

乾隆生母:乾隆皇帝的母亲是谁?她们是如何做好这一角色的?

电视剧里,甄嬛是通过“选秀”才来到雍正皇帝身边,而且马上被封为常在,并赐封号“莞”,后来还成了“莞嫔”“熹贵妃”乾隆生母。但事实上,“甄嬛”,也就是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咱们为了称呼方便,还是叫她甄嬛),在十三岁就进了雍正的贝勒府(那时候雍正还没被封为亲王),那时候是1704年,也就是康熙四十三年。直到八年后,甄嬛才为雍亲王胤禛(康熙四十八年封胤禛为和硕雍亲王)生下了一个儿子,也就是爱新觉罗·弘历,后来的乾隆皇帝。

乾隆生母:乾隆皇帝的母亲是谁?她们是如何做好这一角色的?

乾隆生母:乾隆皇帝的母亲是谁?她们是如何做好这一角色的?

那么甄嬛在雍正身边是一个什么身份呢乾隆生母?说出来可能让大家失望,那就是“没有身份”,连个侧福晋都不是,对甄嬛们统一的称呼就是“格格”,也就是亲王的低级侍妾,相当于当时大户人家的“通房大丫头”。

甄嬛这个通房大丫头级别的“格格”本来是没有出头之日的,因为不管是宫廷庆典还是康熙家宴,她都没有机会出头露面,年侧福晋上面还有个嫡福晋乌拉那拉氏(步军统领乾隆生母、领侍卫内大臣费扬古之女,后来的孝敬宪皇后),就是生出来的弘历,也得管乌拉那拉氏叫“额娘”。

直到有一天,康熙到自己的四儿子胤禛家串门,胤禛自然是领着老婆孩子磕头迎接(这时候甄嬛还是没资格见“公爹”的),康熙一见面就喜欢上了十岁的弘历,于是吩咐:把这孩子的生母叫出来给我看看。这时候甄嬛才第一次见到了自己的“公爹(实际是没资格自称儿媳的)”。康熙看着这个“宽面大脸,浓眉大眼,女人男相”,而且已经三十一岁的儿媳妇,连声称赞:“这是个有福的人乾隆生母!”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甄嬛这个“格格”地位极其低下,而且长得也真是不大好看,连胤禛都觉得“拿不出手”。但是俗话说“面由心生”,只有襟怀宽广的人才会吃能喝敢吃敢喝,并且心宽体胖,面团团一副福相。如果甄嬛真的每天都功于心计善于内斗,那倒有可能真的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苗条瘦削,但是那样的话,康熙就不会称赞她“有福相”,而是看着“蛇精脸”大叫“葫芦娃快来救我了”。

当然,康熙是不会知道葫芦娃的,但是按照清朝以前的审美标准,国字脸才是标准,尖下颌高颧骨那是“薄命克夫之相”,说明这个人工于心计甚至有点阴险狡诈的。如果甄嬛真的长成电视剧里那样,不要说康熙不会内定弘历为隔代继承人,就是胤禛也当不上皇帝。那个老八廉亲王爱新觉罗·胤禩,就是因为康熙嫌他的嫡福晋郭络罗氏(安亲王岳乐外孙女)过于骄悍(“胤禩素受制于妻,任其嫉妒行恶”——康熙),担心日后女主干政,这才公开表示永远不可能让老八接班。

真实历史上的甄嬛,是不会有什么宫斗的,一方面是雍正为人刻板严肃明朝秋毫家风极严,女人们不敢宫斗;第二就是甄嬛根本就没资格参与宫斗,地位低、长相也不讨喜;第三就是甄嬛根本就不屑于宫斗,她是个胸怀宽广的人,而且当时只要不是瞎子,都看得出来,雍正之所以能够继位,有一半因素是因为康熙看中了他儿子弘历,弘历成为下一任皇帝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情,甄嬛只要等到雍正驾崩,那就是所有人之上的皇太后,才不屑于跟未来要去尼姑庵念经的妃嫔答应常在趟浑水呢……

弘时是雍正帝三子,也是实际上的长子,生母齐妃颇受宠爱。按理来说,弘时应该比弘历更有资格继承帝位。可由于行为不检,言语悖逆,被削除宗籍,连生母都受到了牵连。

乾隆生母:乾隆皇帝的母亲是谁?她们是如何做好这一角色的?

弘时弘历 出身对比雍正帝子嗣不多,成年皇子仅有四位,分别是三子弘时,四子弘历(乾隆),五子弘昼和六子弘曕。弘瞻年纪最小,雍正驾崩时年仅3岁。弘历与弘昼同一年出生,弘时比这两个弟弟大7岁,是名副其实的大哥。

乾隆生母:乾隆皇帝的母亲是谁?她们是如何做好这一角色的?

弘时生母齐妃李氏是知府李文烨之女,18岁嫁给四贝勒胤禛为侧福晋,婚后深得宠爱,育有三子一女。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胤禛继位为帝,齐妃在后宫的地位仅次于皇后乌拉那拉氏和年贵妃,位居第三把交椅。弘历生母熹妃钮祜禄氏是四品典仪官凌柱之女,13岁以格格的身份入四贝勒府,旗下格格相当于粗使丫鬟,这个身份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直到弘历12岁那年才晋封为熹妃。

乾隆生母:乾隆皇帝的母亲是谁?她们是如何做好这一角色的?

弘时败笔 站错队伍若按出身来论,最有资格继承帝位的当属皇后乌拉那拉氏所生的嫡子弘晖,可惜8岁夭折。其次是年贵妃所生的三位皇子福宜,福惠,福沛,只可惜全都未能存活。弘时生母齐妃比弘历生母熹妃地位要高,加上又是实际上的长子,看上去应该比弘历更具竞争力。但实际上,皇子出身高贵与否只是择立储君的可选项,而不是必选项。古代立储无非立嫡,立长,立贤三种类型,清朝侧重于立贤,也就是说皇子的资质天赋才是立储的必选项。弘时最大的过错在于和八叔允禩过于亲密,以致于受到雍正帝的质疑。《雍正王朝》中,弘时受老八允禩挑唆,不折手段争夺帝位,引发了雍正帝对于康熙晚年“九子夺嫡”事件的担忧。为了避免类似事件再度上演,也为了给未来储君铺平道路,雍正不惜亲手毒杀了弘时。虽不清楚历史上是否真有毒杀弘时之事,但从雍正颁发的上谕来看,弘时与允禩一党有所勾结则是铁定无疑的事实,以致于弘时24岁便早早亡故。

乾隆生母:乾隆皇帝的母亲是谁?她们是如何做好这一角色的?

弘时为人断不可留于宫庭,是以令为允禩之子。今允禩缘罪撤去黄带,玉牒内已除其名,弘时岂可不撤黄带。著即撤其黄带,交与允祹,令其约束养赡。钦此!---雍正四年二月十八日上谕野史传闻 继位原因 至于弘历的身世,野史传闻雍正做皇子时在木兰围场狩猎喝下鹿血,鹿血性热壮阳,而狩猎一向不携带嫔妾,于是由苏位太监临时找来一位奇丑无比的李姓宫女承幸,就此怀上龙种。几个月后,宫女腹大如鼓,康熙帝偶然获悉,龙颜大怒,严查之下才知道是四阿哥胤禛做的好事。宫女临盆之际,为了不玷污宫殿,指定一马厩令其产子,于是生下了弘历。弘历天姿聪颖,知书识礼,深得康熙帝喜爱,把他接入宫中亲自教养。雍正自然也就对弘历另眼相看,即位之初就视为储君,着重培养,多次派他代为祭陵,祭宗庙社稷。弘历不负厚望,十分出色的完成了各项差使。综上所述,尽管弘时的出身要高于弘历,但两人资质悬殊,特别是弘时因站错队伍,受到雍正帝严谴。即便不死,继位的希望也极为渺茫。弘时被削除宗籍后,生母齐妃也受到牵连,尽失恩宠。而熹妃却母凭子贵,一生享尽荣华富贵,以86岁高龄谢世,成为清朝最长寿,最富贵的皇太后。

乾隆生母:乾隆皇帝的母亲是谁?她们是如何做好这一角色的?

文/历史茶坊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原创首发!请动动手指在下方点个赞,欢迎转发和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