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夜郎主要是指战国后期到西汉后期的夜郎国,夜郎国的地盘曾经也是相当大的,它的疆域主要覆盖今天贵州的西部和南部,在强盛时期还扩张至云南东北部、四川南部和广西西北部一带,当时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国家古夜郎国。

古夜郎国:传说中的夜郎国在哪里?它有多大?

古夜郎国:传说中的夜郎国在哪里?它有多大?

公元前316年,秦国灭巴蜀诸国之后,西南地区的夜郎国也臣服于秦,此时的夜郎国已经一个巨大的部落联盟国家,后秦国在夜郎地区设置了夜郎县古夜郎国。不过,夜郎毕竟山高水远,一直到秦朝灭亡,秦朝能对夜郎施加的影响极其有限,一般就是听之任之的状态。

古夜郎国:传说中的夜郎国在哪里?它有多大?

秦朝灭亡后,夜郎国得以复国,在秦末乱世中,夜郎组成了一个较大的国家联盟,以同夜郎国、且兰夜郎国等君长国为首,数十个小国参与古夜郎国。

古夜郎国:传说中的夜郎国在哪里?它有多大?

西汉建立后古夜郎国,由于前几十年采取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政策,国家对对外扩张也没什么大兴趣,夜郎国也安安稳稳地度过了几十年的光景。

古夜郎国:传说中的夜郎国在哪里?它有多大?

等到汉武帝即位,并花了十多年时间巩固权力之后,夜郎国自然也就进入皇帝的眼帘,于是公元前135年,汉武帝拜唐蒙为中郎将,让他出使夜郎国古夜郎国。名为出使,实则是去收小弟的。

唐蒙向野狼王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在夜郎国设置郡县、汉朝尊重夜郎王的地位、西汉向夜郎借兵十万去攻打南越国。

此时的大汉朝国力蒸蒸日上,其实力和军力也是夜郎王望尘莫及的,识时务者为俊杰,夜郎王同意了西汉的要求。

同年,在夜郎国地区设置了一个犍为郡以及夜郎、南夷二县,就这样,夜郎王的地盘一下子缩水了三分之二,只剩下夜郎国县那么点大的地儿

接下来几十年,夜郎国一直实行君主制和郡县制的双轨制。

公元前111年,汉朝终于大举进攻南越国,同时也向夜郎国发出出兵要求,但夜郎国里的且兰国等几个国家按兵不动,汉军索性灭了且兰国,随后进一步对夜郎地区的土地进行了蚕食。

按照中央的命令,夜郎县和南夷县被进一步分割为29个小县,汉朝直接统治区大大扩充,夜郎王的地盘被进一步压缩,夜郎国从此开始衰弱。

公元前27年,夜郎国和其他国家发生争执,汉朝出面调解,但夜郎国拒不接受调解,最后汉朝官员陈立带人深入夜郎国,斩杀了不服从号令的夜郎王兴,将夜郎树敌全部并入汉朝土地。

夜郎国也算是当时的一个大国,所以会闹出“夜郎自大”的笑话。当时的夜郎国,方圆千里,雄踞西南,《史记·西南夷列传》有载:“窃闻夜郎所有精兵,可得十余万”。

一个夜郎就能出精兵十余万,这说明夜郎的实力还是相当强悍的,毕竟平时能保持十余万的军队,那可是一笔天价开支。

因为夜郎是一个中小国家的联盟,所以夜郎王也自然认为汉朝是一个拥有很多诸侯的国家,再加上当时双方没什么臣属关系,夜郎王的理想还是很远大的。

当时夜郎王接见汉使,询问汉朝和夜郎谁大,就是误以为汉朝也是一个诸侯国,所以才问哪个大哪个小。

当然了,以夜郎国的体量,在当时世界上也算中等强国了,只是,它面对汉朝又显得太渺小了。

“夜郎自大”这个成语出自《史记.西南夷列传》: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古夜郎国:传说中的夜郎国在哪里?它有多大?

说的是公元前122年汉武帝为寻找通往身毒(今印度)的通道,曾派使者到达今云南的滇国,期间滇王问汉使“汉与我谁大?”后来汉使者途经夜郎国,夜郎国君也提同样的问题,因而世人便以比喻狂妄无知、自负自大的人,其实夜郎并不自大,历史上的夜郎国曾是一个国富民强的泱泱大国。 夜郎国在今天的贵族西南部,其疆域辽阔,他东到湖南广西、西到云南、北抵川鄂,南部包括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地广数千公里,与西汉初期的版图不相上下,可谓泱泱大国,故“汉孰与我大”?并非夜郎自大。

古夜郎国:传说中的夜郎国在哪里?它有多大?

夜郎国可算国富兵强,他的常规部队就有十多万,公元前111年,夜郎国曾派精兵协同汉朝征伐南越的反叛。

夜郎国盛产黄金、白银、丹砂、国漆等重要资源,因此其国家富有,百姓生活消费水平高,当时许多川人将本地的特产枸酱偷偷贩运到夜郎国高价售卖,而且当地一人做官就能养活十代人,可见其富有程度,因此夜郎国成为许多人觊觎的地方。 夜郎国兴起于夏朝时期,历经武来夜郎、洛举夜郎、撒骂夜郎、金竹夜郎四个朝代,而每个朝代又有许多君主,前后三四百年,金竹夜郎的最后一代国王惹怒了汉王朝,引来了国家灭亡的大祸;

汉成帝时期,夜郎与南方小国发生争斗,不服从朝廷的调解,汉朝新上任的牂牁郡守陈立率兵深入夜郎腹地,斩杀了夜郎国王,平定了叛乱,夜郎国就此灭亡。

夜郎国留给后世的仅有一个名气极大的成语“夜郎自大”后就人间消失了。

夜郎国作为西南夷最大的国家,也许还有一点不知天高地厚的敢与汉朝“比大”,不过若是从夜郎民族的立场上看,那就不叫自大,而是自尊、自信,有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