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邀请黄河巨龟。
二十八宿古时起源于中国的中原一带,应该和二十四节气相伴而生黄河巨龟。
中国是世界三大农业起源地之一黄河巨龟。 农业与对日月星辰的观测及历法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至少在距今8000年以上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已经发现了观象台黄河巨龟。
二十八宿黄河巨龟,一定是在这样的长期观测中逐渐概括出来的。
商代甲骨卜辞中,已经有了一些星座的记载。如“大火星”,即心宿二,天蝎座a。
在形成于周初的《诗经》里,对星座的描述增多。因此有学者认为,周初逐渐确定了“四分历”,二十八宿开始形成。
目前能够知道的,是春秋战国之交,已经有了二十八宿的记载。
葬于公元前433年前后的曾侯乙,其墓中,出土的一件漆木衣箱的盖子上,绘有青龙、白虎、北斗图形和二十八宿名称的天文图像。二十八宿的名称,与300年后司马迁《史记.天官书》所记载毫无差别。
这是现在发现的,对二十八宿最早的记载。
二十八宿,是当时的人们,在由地面观测的太阳运行轨道——黄道——附近的28个天区,古人起名为: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
每个星宿,何以称此,是件很复杂的事情。不再赘述。
易经广义上包括很多著作,比如三式,奇门遁甲、大六壬、太乙金镜;比如周易、梅花易数、六爻纳甲、八字算命、测字、玄空风水;比如观音签、灵棋经、关公灵签、诸葛神签等。易经狭义的就是周易。周易由易经和易传构成。上古伏牺画八卦,夏有连山,殷有归藏,周有周易。文王演八卦,八卦相重成六十四卦,写彖辞;周公旦缀三百八十四爻辞;孔子做易传对周易本经做解释。易传包括系辞上、系辞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等。周易根连山和归藏比较都是六十四卦,所不同的是具体到了三百八十四爻。其实周易极其数应该是六十四卦之六十四卦得四千零九十六卦变。这个可以参看左传,焦氏易林,京房易占等。周易博大精深,周文王仅凭有三百八十四爻就可以将治国韬略、大政方针统治天下,不能说不是奇迹。书不尽意,一方面不需要全部透露,故而暂借三百八十四爻;另一方面,学必宗师,得老师耳提面命,方可得其深奥之所处;在有一方面,当时精力和时间加上笔墨纸砚不完善能有三百八十四爻辞就很好了。现在我们如不特别提易经是什么,基本上就是指周易这本书了。周易确实可以称得上为易经之代表作,他本身所具有的,周易,简易,变易,不易,心易和交易,是其他易经分科都共同存在的。
从诞生开始,洛神从来都是水神的称呼,是先秦时代执掌洛水的水神,也是极其罕见的女性水中神祗,而最早的洛神,就是传说中宓妃。
宓妃不仅仅是洛水中的水神,其实在神话诞生之初,洛神还是爱情、美丽与性的化身,这方面其实非常酷似古希腊神话中的阿芙洛狄忒与古罗马神话里的维纳斯。
传说中,黄河的河伯觊觎神女宓妃的美丽,因此设计让其溺于洛水将其强占,而有穷国的后羿非常仰慕宓妃,河伯知道后兴起滔天巨浪,结果被后羿射伤,宓妃也被其所夺。
恼羞成怒的河伯向天帝告状却被奚落,而后羿与宓妃被成全,后羿被册封为宗布神,而宓妃则被封为洛神,过上了美满生活,洛水百姓在沿岸建立洛神庙进行供奉。
只不过,上古时代的神话故事大多没头没尾非常模糊,关于宓妃的身份,直到东汉也只不过是说她乃神女,唐朝时期,有了“宓妃乃伏羲氏之女”的说法。
屈原的《楚辞·天问》之中有“帝降夷羿,革孽夏民,胡为射乎,河伯而妻彼雊嫔”的记载,这也是对于洛神最早的神话记载,并没有更古老的文本描述。
唐朝之后,在河南的洛阳与巩义等地,洛神传说出现了变化,宓妃变成了伏羲氏与女娲氏的爱女,她随着华胥氏迁徙到中原,加入了当时洛水一带一个叫做“有洛氏”的部族。
宓妃聪慧美丽,教会了当地百姓很多生存技能,但她的美貌惹来了河伯的觊觎,河伯化身白龙掳走宓妃,伏羲氏失去爱女痛哭不已,天帝为之动容,而封宓妃为洛神。
人间的后羿,因为射日而被天帝罚留尘世,他意志消沉四处游走,抵达洛水河畔,碰巧遇见了河伯,他一箭射中河伯,救回了宓妃,并为其改名为嫦娥,之后演绎出嫦娥奔月的故事。
然而这样的神话传说,仅仅在地方上流传,因为先秦时代的神话中,宓妃跟后来的嫦娥根本就没有关系,甚至于后羿与羿,其实也是两个不同的人。
上古时期的洛神传说含糊其辞,没什么名气,而后世让洛神得以名扬天下的,就是三国时代曹植所写的《洛神赋》,它将洛神与曹丕的妻子甄宓挂了钩。
甄宓原为袁绍儿媳,袁熙之妻,袁绍战败后,藏身洛神庙的甄宓遇到了曹植,几经辗转,甄宓嫁给了曹操的儿子曹丕,而当时年纪尚晓的曹植与甄宓来往密切,建立了情谊。
曹植原本极其聪慧,但他后来行为放荡不羁,被曹操打消了册立为继承人的想法,而曹丕即位后新宠不断,甄宓被冷落,加上郭女王等陷害,甄宓被迫自尽。
之后曹丕感到后悔,与曹植谈心,而曹植见到甄宓所生的曹睿,不禁垂泪,恍惚之间抵达洛水之滨,见到了自己的嫂子甄宓,二人在虚幻中相遇话别,之后曹植写下《洛神赋》。
原本《洛神赋》叫做《感甄赋》,直到曹睿即位后觉得实在不好,因此改名为了洛神赋,不过真实的神话传说当中,洛神与甄宓,并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洛神乃是洛水中的水神,她也是象征着美丽与爱欲的神祗,并非是什么洛阳的守护者,城市的守护者在中原都是城隍爷,没哪个地方例外。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