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谢邀!李常茹李常茹,锦绣未央电视剧主人公李尚书二房之大女儿,虽生官宦之家,从小却受同父异母大姐李长乐及其母叱云柔欺负,可以说是一个出身低微(二房之女)并长期受人欺负的苦命之人。由于长期受环境所迫,使李常茹逐渐变为一个富于心机、精于谋略、心狠手辣和无恶不作之辈。她为了挑拨李长乐和李未央(李尚书嫡出二女儿,实为北凉公主心儿,为躲避追杀,装成已故去的相认姐妹李未央潜入李府)之间的矛盾,欲让二人内斗,自己想从中得渔翁之利,一边利用"救灾事件"假装关心、讨好李未央,又一边在叱云柔、李长乐母女跟前制造李未央"二月灾星"恶剧陷害李未央,后又散布李长乐弑父消息,故意让李长乐知道是李未央所为,并不惜牺牲其亲妹李常喜生命,把李常喜之死嫁祸于李未央,企图一箭三雕,达到李长乐、李未央因斗俱损,自己最终出人头地,又得拓跋余所爱之目的。然而,人在作,天在看,李常茹自编自导的人间恶剧未能如愿以偿,当她看到拓跋余和李未央最终相爱时,妒火中烧,在错杀拓跋余之后,拔剑自杀。总之,李常茹无疑是封建社会嫡尊庶卑的产物和牺牲品,她既可怜又可恨,是一个值得可怜却又坚决不能饶恕的女恶魔!谢谢!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锦绣未央》中李常茹作为最大的反派女boss,前期伪装的无懈可击李常茹,即使作为观众的我们也被她的外表所欺骗,更何况是在李家如履薄冰的李未央。但纵观整部剧,我们会发现李常茹的心计城府何等之深,她布了一个巨大的局,剧中的主要人物都在她的布局之中。
李常茹李常茹,外表天真可爱楚楚可怜,一直被具有第一美女之称李长乐所压制,看似处于弱势,实则是明哲保身,惹不起先躲着,在李府处于透明人的角色。直到李未央的到来,李常茹看到未央能正面对上李长乐母女,并且未央身后还有拓跋浚的支持,于是她感觉机会来了,开始接近李未央,由于李未央是冒充别人身份进入李府的,在李府一直如履薄冰,面对李常茹所表现的善意,未央很快便将李长茹当作自己的姐妹。但实则李常茹是将未央当作斗争李长乐母女的棋子,让他们鹬蚌相争自己则坐收渔翁之利。
当李未央知道李常茹喜欢拓跋余时,便一直支持李常茹,并且为他们创造机会,比如让李常茹在御前现舞,以此让李常茹在心上人面前刷存在感李常茹。但是拓跋余却对未央的关注逐渐增多,于是作为未央的塑料姐妹李常茹有了危机感,便开始敌对未央,由暗到明,一次次的陷害李未央。当李未央知道李常茹想要害自己时,便开始疏远李常茹,前期对李常茹支持是因为把她作为自己的好姐妹,一旦这层关系破裂,未央也不会再支持李常茹了。而三舅作为李未央忠实小粉丝,再加上李常茹自身的不断作死,也不会再支持她了。
李常茹这个角色是可悲的,她攻于心计,机关算尽,却始终得不到心爱之人的垂怜李常茹。最后亲手杀死了心爱之人,也随之殉情。
这也是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
北魏,第四位皇帝拓跋余,在位仅232天。公元442年受封为吴王,451年改封为南安王。
太武帝拓跋焘封儿子为南安王,是盼望南疆安宁。然而,拓跋余既没有实现父亲的愿望,却干了很多坏事。拓跋余无缘皇位,却侥幸登上宝座。
太武帝拓跋焘被大宦官宗爱弑杀后,北魏朝堂为立储搅得纷纷扰扰:一派拥立东平王拓跋翰;另一派拥立拓跋浚为继承人。大宦官宗爱为扫平障碍,密谋杀死了东平王拓跋翰,设法和自己关系好的南安王拓跋余立为皇帝。
南安王拓跋余登上帝位以后,首先干得一件事就是授任宗爱为大司马、大将军、太师、都督中外诸军事,兼任中秘书,封为冯翊王,并且开始大肆挥霍国库,封赏群臣,国库都空了。
拓跋余上位,没有坐天下的能耐,只好大肆封赏,收买人心。此举,如同司马伦“狗尾续貂”,岂能有好下场?加之,拓跋余纵情声色,喜欢喝酒打猎,边境告急也置之不理。
大宦官宗爱扶持南安王拓跋余登上帝位以后,恃宠而骄,使唤大臣如奴仆,引起大臣不满,纷纷给拓跋余吹“枕边风”,众口铄金,拓跋余对死太监磨刀霍霍有所警惕,准备削夺宗爱权力。可惜,他哪里是弑君惯犯宗爱的对手,宗爱先下手为强,杀死了拓跋余。结果,在位仅232天的北魏隐王拓跋余就那样“香消玉殒”了。
历史上的南安王拓跋余,并没有像《锦绣未央》剧中那样,其实就是个蠢才。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发光的金子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