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航,时过境迁之后,人们还是不能忘怀,马航出现了千奇百怪的假消息,这是不道德行为。对于MH 370的失联资料,完整地存放在【联合国意外事故负责委员会】的档案馆。

MH 370失联的真实性,一直是个谜。混淆视听的传闻,喜忧参半。MH370失联以后,有七名不同国籍的人声称,在准备预定该次航班机票时,都收到莫名其妙的消息,因此改班。

事情过去多年,对造成如此重大伤害的MH370事件,人们最想知道的是事实的真相。根据卫星拍到的轨迹,MH370在升空后的一小时13分钟,飞机超低空飞行,当时的机组人员让乘客保持冷静,因为飞机要躲避强磁场干扰。

27分钟后,飞机提升高度,在两架战机的伴飞下,MH370脱离既定路线。飞机在空中继续飞行1小时八分钟,所有乘客的通讯工具全部控制,飞机在一个山中机场降落。随后乘客换乘大型运输机,在飞机飞行2小时后,降落在沙漠中。

一切都在默默中进行,所有人员面戴口罩,其中一名秘密人员,和一位乘客对视49秒,目光中露出一闪而过的惊讶。在MH370失联的一个星期,他们安然无恙地在接受着精神调整。十天后,35名乘客坐直升机离开。三天后,第二批83人离开。

MH370的飞行员,一个人被单独带走,一个星期后,飞行员回来告诉大家,会能平安返航。只是两天后飞行员再次离开,就没回来。MH370人员,分三处,相互不能联系。

这是一个【未来人类突发状况生存游戏】,MH370乘客在经历五年的自然生存考验后,会安全返回。这次人类极限游戏是每个参与者通过两年的秘密自愿报名,一切在游戏规则中进行的王者归来活动。本次游戏每人有一千五百万美金的人身保险。主要考验人类战胜自然,荒岛求生的能力。只是每个游戏参与者都不知道对方也在游戏中,游戏在一片神秘中开始,经历磨难后揭开维幕。

1月10日,马来西亚政府表示,马来西亚正式重新启动马航MH370客机的搜寻工作。这距马航MH370失事已过去近四年。去年同一时间,马来西亚、澳大利亚、中国三方发表联合声明,宣布马航MH370客机搜寻工作暂告中止。

2014年3月8日凌晨0:41,马来西亚航空MH370号客机从吉隆坡飞往北京途中失去联系。当时机上共载有239人,其中包括154名中国人。

事情发生后,中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总计11余国参与搜救工作,中国更是成立集结多部门的联合工作组,以及多艘舰船展开搜救。历时三年的搜寻都未能找到残骸,搜寻工作告一段落。

此次,马来西亚政府重启MH370搜寻工作,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先进技术为搜寻提供了有力保障。参与此次搜寻工作的是美国一家"海洋无限"的勘探公司。该公司将使用八艘具有声纳探测器的无人驾驶微型潜艇参与搜寻,它的优势是能够长时间、大范围的在海底进行搜寻,同时也可以在水下进行编队联合扫描,更重要的是它可以长达几十个小时持续工作。据了解,此次搜寻工作将在印度洋上2.5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搜寻,并逐渐扩大搜索范围。

二、马航MH370失联后,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尤其是失联者家属们焦虑惊慌,茫然无措,许多人坚信亲人还活着,重启对马航MH370的搜寻工作让许多家属深受感动。相信这次先进的设备能为这场悲剧划上一个句号,毕竟最终找到MH370是对失踪者及其家属最好的慰藉。

对于此次重启MH370的搜寻工作,让我们充满信心、拭目以待。

2018年7月30日, 马航调查小组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发布马航MH370最终调查报告,结论是无法确认客机失联真正原因,但仍得出一些结论:飞机掉头偏航是在人为控制下进行的;没有证据表明飞行员和副驾驶有反常情况;飞机故障非失联原因。发言人称:遇难者没找到,飞机没找到,我们如何把这份报告称为最终调查?

结论1

马航在人为控制下偏航飞行

▲马来西亚政府表示,无法确定MH370失联的原因,但不排除第三方非法干涉的可能,也没有证据表明MH370被遥控。目前能够确认,飞机曾经在人工控制下调头。

结论2

没有证据表明飞行员和副驾驶有问题

▲马航调查小组负责人:调查发现,飞行员和副驾驶都拥有正常执照,飞机上也有药物供应,并且得到了很好的休息。没有任何证据显示飞行员和副驾驶处于焦虑或者经济压力之下。

结论3

飞机缺陷或故障不是失踪原因

▲马航调查小组负责人:这架飞机维护得很好,因为故障或缺陷导致失联的怀疑可以排除。

结论4

交通管制员等在搜救中有工作失误

▲马航调查小组负责人:空中交通管制员没有及时启动各种可用的紧急措施,推迟了搜救行动。

综上,调查小组依然不能确认马航MH370失联的真正原因。

▲马航调查小组负责人:这不是最终报告,受害人和飞机都没有找到,我们如何把这份报告称为最终调查报告?当搜寻一结束,调查组就需要出一份报告,这份报告正是发布在海洋无限搜寻结束两个月后。

“残骸猎人”吉普森——实地寻找线索

布莱恩·吉普森:通过非职业的调查,我发现飞机在印度洋南纬40度以北的某处,在高速和有力的撞击中坠毁。

▲在马航失联事件发生后,美国律师布莱恩·吉普森自费周游印度洋各国,与目击者交谈,采访残骸发现者,并在海滩上寻找飞机的线索。至今他找到的已有20余块被证实有可能属于MH370的残骸和乘客物品。

▲2018年1月,他根据至今以来搜所的残骸状态,驳斥了“机长自杀论”。该理论认为机长决定让客机在水上迫降,然后将其原封不动地沉入水下,继而制造了这一巨大谜团。

▲吉普森称,其中已被证实属于MH370的襟翼残骸,经当局检测,事发时处于收起形态,而并非准备着陆形态。这说明机长并没有控制飞机滑翔着陆,自杀理论因此不成立。

吉普森曾表示,即便官方停止搜索,他也要解决马航之谜。

海洋学家格里芬博士——将机翼碎片放进印度洋

▲通过对飞机失联前的卫星数据等分析,官方调查人员将搜索范围锁定在“第七弧线”南纬39°至36°附近。

但澳洲海洋学家格里芬博士通过残骸位置和洋流模型等分析认为飞机位于南纬35°上。

▲2017年初,为了验证结论,格里芬率20多人团队,从波音公司争取来真实飞机侧翼,将其割出了一块类似在法属留尼汪岛找到的MH370残骸的形状。科学家将试验品装上定位系统,将其放入洋流之中,进行海洋漂流测试。虽然路线不完全一样,但在排除误差后,复制品的漂流情况都和真正的残片相符合。

独立学者团体——残骸上生物传递出的信息

▲同样是通过洋流分析,2018年7月,一独调查立团体成员理查德戈弗雷则注意到了部分被发现残骸上附着的海洋生物“藤壶”,他认为这表明残骸刚刚到岸。利用四片被发现附着“藤壶”的残骸推测出它们到岸时间,他根据洋流模型计算出残骸位置——南纬20.5° 。

▲但独立搜寻者要独自负担海底搜寻的费用显然不现实。格里芬博士曾向澳方提交自己的研究报告,吉布森也将找到的残骸上交,但这都没直接影响联合搜救队的行动方案。或许只有更确凿的证据,才能说服官方重启海底寻找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