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在农村,听过哪些骇人的传闻?也算小时候,那年我十九岁,到红山水库出民工,听说有两个蒙古族 猎人。在草原上追赶两头恶狼下山,追到红山水库边,打死一头狼,剩下一只孤狼,两个猎人追了几天,干粮用尽,想在村里找点饭水充饥,下午收拾那条狼,可没想到各家各户都没给,去找生产队长,队干部说骗人,两个猎人生气了,说这恶狼很凶残,留给你们收拾吧,骑马返回草原,那知那只恶狼晚上开始作案,窜进羊圈,咬死五十只羊逃跑,这时队长和社员才知后悔,可这只恶狼,每晚都作案,咬死羊,咬死猪鸡,这时惊动本地人和公社干部,派出基干民兵射杀,有一次最危险进入各家院子,差点把小孩叨走,说下地干活回来的主人,把狼打跑,我们当时民工晚上看电影,走夜路,都手里拿家伙,三,五成群,不敢拆帮,一时闹的当地人心慌慌,天一黑妇女孩子,不敢出屋,这狼既凶残又狡猾,足有一个月也没弄死它,后来还是一个老猎手,在羊圈边设下大网,将其捕获,乱棒打死,一场风波才算结束,当地才得以太平,这事后来那队长还受到处分,只是一口饭的事,让当地蒙受了巨大损失,事过多年,拿来大家评论吧!
在印度的夜宵摊上,一只烤好的“清道夫”居然要卖超过10元;而在我国,人们把它叫做“垃圾鱼”,钓鱼人对它恨之入骨。但万万没想到,这种给钱都不乐意吃的入侵物种,却被印度人民吃成了香饽饽。
01:水中霸主——清道夫如果你在河水、溪流中看到灰黑花纹、全身斑点,头部扁平,浑身硬骨的鱼类,那多半是清道夫,它们外号很多:琵琶鱼、吸盘鱼、垃圾鱼等,说的都是这种鱼类。
这种鱼类个头较大,成年清道夫可以长到30~50厘米,全身硬盔甲让它们在淡水横行霸道。但清道夫并非本土鱼,而是来自南美洲东北部的热带雨林,巴西东北部、圭亚那、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等国最为常见。
因为这种鱼可吸食水族箱壁的藻类苔藓,有一定净化水质作用,当初就被用作“垃圾处理鱼”引进到美国、中国、新加坡、菲律宾等国家。
由于南美洲的天敌没了,水温合适,清道夫的生存能力又很强,于是它们便在这些地方一发不可收拾。更可恶的是,清道夫是淡水鱼类杀手,它们酷爱吃鱼卵,一天能吃3000~5000多枚,小个头的虾蟹也难逃其吸盘大嘴,所以它对当地的生态链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最后,最初清理垃圾,净化水质的目的不仅没达到,这些国家还为引进清道夫,破坏了生态而愁得睡不着。
02:清道夫为何偏偏在广东泛滥?但好消息是:清道夫并未在我国全部蔓延,而是在个别省市泛滥。例如广东就是清道夫的重灾区,夸张到民间有这种说法:钓鱼人不管在哪只要下钩,必定能钓起一只清道夫。
那么,为何清道夫偏偏在广东肆虐?
清道夫最初以观赏鱼的名义被引入我国,但听闻它们可清理垃圾,就被放入一些河道清理浮水藻。可谁料到河流四通八达,而且清道夫又没有任何天敌,于是它们悄悄在这些地方产卵繁殖。
特别是气候炎热的广东,更合这种热带鱼的胃口,所以在两广地区泛滥成灾,这几点是主要原因。
在湛江、汕头、江门等地区的河流里,清道夫几乎随处可见,有些鱼塘主一年的收成都压在池里的鱼,可清道夫把鱼类赶尽杀绝,最后颗粒无收。
这种垃圾鱼不挑食,也对水质要求没那么高,又能离开水存活几个小时,每年产卵2次,每次高达1000多枚,况且又没有水獭、亚河豚、美洲鳄天敌制约,国人又不喜欢其肉质腥臭味,所以在气候宜人的广东便肆虐成灾,让渔民和钓鱼人恨之入骨。
03:在我国肆虐,清道夫入侵印度的道路为何失败告终?那么问题来了,清道夫既然如此强大,入侵了美国、中国、菲律宾、新加坡都成功了,唯独啃不下印度这块硬骨头?地处热带的印度,难道不是更适合清道夫生存吗?
理论来说是这样,但印度具备的这几点因素,让清道夫栽了跟头。
1.印度环境不适宜,并且存在天敌
印度的水体环境大多数适合清道夫生存,但个别水域也让清道夫看了“直摇头”。例如垃圾遍布的恒河流域等,遍布不少的超级细菌,虽然清道夫不抗拒脏污水质,但这些污染却有效制约了清道夫的繁殖。
其次,清道夫在印度存在天敌,例如恒河的一些塘鲺、恒河鳖会把清道夫当做食物,它的生存空间受到了压制。
2.印度吃货大军,开发了清道夫的美食做法,清道夫供不应求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清道夫在印度是一道受欢迎的美食!印度夜宵摊,清道夫被做成了脍炙人口烧烤,一串卖的价格还不便宜;在印度家庭里,你想不到的清道夫烹饪做法也在一一实现。
这就像是小龙虾,最初在我国也是入侵物种,但只要是能吃很快缺货了,现在还要人工养殖,才能满足市场需求。
在印度吃货大军的努力下,河流里的清道夫逐渐不够吃了。一条清道夫能吃的肉就一小块,要想饱餐一顿得吃上好几斤,而印度人口基数如此庞大,可想而知这点清道夫根本不够塞牙。
3.相对贫穷的印度地区,清道夫成为了另一种趣味美食,市场被逐渐打开,形成闭环
还有另外容易被人们忽略的一点:对清道夫的捕食已经成为了一个闭环,在印度相对贫困的地区,不仅是自发吃清道夫,而且还捕捉回来售卖,清道夫的市场就逐渐被打开了。有人抓,有人吃,又有人卖,这样清道夫的消灭就形成一条稳定的链条。
毕竟多了一种美食的替代品,做法又如此多样,因而在印度不会有人拒绝清道夫的。即便是印度相关部门不做防控,清道夫也很难在印度蔓延开来。
总的来说清道夫名不副实,且已经“臭名远扬”。这种垃圾鱼危害巨大,破坏各国生态稳定,在多处水域称王称霸,难以根治。如果当初引进时多留一个心眼,或者多考虑周全,就不至于造成现在的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有人在长江发现了清道夫的踪影,没想到它已经北上入侵到我国的母亲河了。一旦扩散,长江里的几百种稀有鱼类,就会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
所以,千万不要随便放生不熟悉的物种,引进外来物种是务必提高警惕,因为生物入侵不是一个省市的事情,它关乎到国家的生态稳定甚至是安全。就像是入侵两广的福寿螺,让多数农民蒙受损失,这背后的代价都是无法估量的。
因而,清道夫也好,其他入侵物种也罢,防范入侵物种,应从小事做起,这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