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素说不能解释燃烧的所有现象
所以必然会有人出来解释
只要科学精神开启了
任何理论都必须需要实验验证
即使一时验证不了
最终还是需要验证
所以如果拉瓦锡不推翻燃素说
还会有人来推翻的
不过,不能因此否定拉瓦锡的巨大贡献
现代化学之父这个称号不是很简单就能加上的
整个初三物理上册整本书都在讲拉瓦锡干了什么
可见他的厉害之处。
人类从远古时代就学会了使用火
对于燃烧也一直有各种各样的解释
在探寻燃烧实质的门口
有很多科学家差一点就推开了这扇门
但是由于过往知识的束缚
他们失去了这个机会
站起来推开这扇门的人
是拉瓦锡
他到底有多厉害
用一句话来形容
整个初三上学期的化学课本都在讲他做了什么
拉瓦锡出生在法国的一个律师家庭
1761年进入巴黎大学法学院学习
取得了律师资格
但他对于自然科学更感兴趣
用课余时间接受了系统的化学教育
1768年,年仅25岁的拉瓦锡
成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
在长期的研究中
拉瓦锡对于化学的理解越来越深入
不断的发表论文阐述他的观点
他确立了元素的概念
并且设计了一套简洁的化学命名法
使不同语言的化学家可以无障碍的交流
这套命名法一直沿用至今
他将化学从定性研究变为定量研究
从实验角度证明了质量守恒定律
结合元素概念
将化学反应写成了一个代数式
这就是化学方程式
已经成为每一个学习化学的人必备的基础
他发现了空气的主要组成成分
将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命名为氧气
另一部分命名为氮气
他发布《燃烧概论》
确立了氧化学说
揭示了燃烧的本质
同时提出了
人类呼吸实际上是一种缓慢的氧化反应
让生物学的发展直接跳过了一个门槛
1789年46岁的拉瓦锡
发表了《化学基本论述》
这本书是拉瓦锡观点的集大成之作
使当时零碎的化学知识系统化
把化学从炼金术拉到了现代科学时代
他的氧化学说和质量守恒定律
和牛顿的理论一样
非常简洁自然
又能无可辩驳的解释大部分实验现象
仅仅几年时间
欧洲大陆已经基本全部接受他的理论
除此之外,拉瓦锡还有很多贡献
现代测量距离的米的精确定义
测量质量的千克的精确定义
都是拉瓦锡提出的
这套系统现在已经被世界通用
国际千克原器一直保存在巴黎
1794年5月8日
拉瓦锡在法国大革命中受到冲击
被执行死刑
著名数学家拉格朗日痛心的说:
他们用一眨眼的功夫
就把他的头砍下
但他那样的头脑
法国一百年也长不出一个来了
很长一段时间里
人们认为火是一种物质
最著名的燃素说
认为火是一种叫燃素的微小物质
火焰是由大量的燃素聚集在一起形成的
在燃烧时
燃素会从物体中逃离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坚信这种说法
直到拉瓦锡推翻了这种说法
推翻燃素说的过程靠的是事实依据
如果燃素是依附于物质上的一种微粒
燃烧之后就逃离了物体
那么燃烧之后重量应该减轻
但是慢慢的发现
有些物质燃烧之后重量是增加的
这样燃素说就自然被推翻了
科学的魅力就在于此
这也是科学的强大生命力的源泉
一代一代人可以不断的提出观点
用以解释我们这个世界
再通过不同的人证明他是正确的
或者证明他是错误的
当然这一切的基础
都是建立在实验证实上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