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当然了,仅仅是打怪升级怎么能配的上四大名著?
比如玉帝全篇都没有出手,很多人认为玉帝无能,可西游开头就说了天地寿命129600年,玉帝经历了1750次天地轮回大劫,这是多么恐怖的法力?而更离谱的是被孙悟空一把推到的太上老君更牛逼,可以开天辟地,而被很多人崇拜自称跟三清四帝都不服的镇元子却还要学习混元道果,根本连过天劫都能力都没有,五庄观存在的时间也不超过47000年,这跟玉帝相比是多么微不足道。
蹦出孙悟空的那块仙石,尺寸符合周天三六五,二十四节气,还有道家九宫八卦排列的九窍,这分明是人为故意要培养孙悟空,悟空出世后,有人刻意指引他去修仙拿金箍棒上天庭,很人瞧不上孙悟空的能力,他却能在短短几年时间从妖仙修炼成混元一气上方太乙金仙,放眼西游没有人能有这个能力,而孙悟空的神秘师父是一位释道儒三通的神秘大仙,西游记里符合这个条件的只有一位,那就是化胡为佛的道祖老君。
西游全篇都是疑点和不合常理,能不能发现和解答,就看自己脑子好使不好使了
首先吴闲云所解读的西游记是根据电视剧加上一些原著里的段落,综合解读的。并且是也电视剧为主,原著为辅。这是他在微博上自己说的(他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被原著党打脸了。打的相当狠,当时在贴吧闹得挺大),所有不要把他的解西游,当成解原著。
以我个人观点我是不认同他的解读的,因为太不严谨,根本没办法自圆其说,比如题主所说的红孩儿的问题,西游记里太上老君用的根本不是三昧真火,而是文武火。还有很多地方,出处很大,这也是他为什么被人打脸的愿因,后来就说解的是电视剧不是原著了。有人说他很严谨,那是因为你没看过原著。不过我佩服他的脑洞,他的看法很心意,但他不是解西游,而是在写西游,就像悟空传。所以不要把他的解读当成解读原著,因为他都承认解的是电视剧了。
求关注……
《西游记》描写的是唐僧带三徒弟去西天取经的神话故事。情节跌宕,四人迥异,目标一致,取经成功。故事与现实意义酷似。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须有一个坚定完成任务的信念,和一个团结善良量才适用的好领头人,离不开一个互补性强敢于担当的好团队。唐僧他们无论千难万险都不动摇取经的坚定信念,无论徒儿们怎么闹矛盾唐僧总是循循善诱派遣得当,路上遇强妖则悟空上,来小怪就八戒迎,沙僧总是默默担担毫无怨言。他们的努力感天动地,天仙地神都愿相助,最终取经顺利回到大唐。今人应多汲取《西游记》的精髓,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古为今用。
《西游记》虽然是神话精怪类的小说,有点像修真的感觉,但其实是作者历世做人修心感悟的表述,个人感觉这是修心类比的描述,从唐僧到四个徒弟其实都是一个人的五颗心而已,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而获得超脱。
唐僧:真我至善的信念之心。唐僧看到世间人们的各种纷争、疾苦和愚昧,为了找寻解救众生获得解脱和升华之道,从而树立自己为民求取真经的崇高理想和目标,告别家国和故土远去西天佛界求取真经,觉悟自己的使命,本着至善之心而出发,路途所遇各种考验都是对心的磨炼和升华,坚定信念之心,到达西土大雷音寺而取得真经,从而获得灵魂的升华成就“功德佛”果位。
孙悟空:不安分情绪的浮躁之心。成语“心猿意马”说的就是我们的心经常飘忽不定、浮躁四散,就像孙悟空一样,片刻都不可能闲得下来,随便一个筋斗云就十万八千里;
孙悟空天生地养而本领强大,有如我们人的情绪一般,情绪的能量和破坏力威力巨大,只有合理节制使用才能用正面而获正面美好,孙悟空取经的经历其实都是一步步修持自己浮躁之心的过程,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后终于脱去浮躁,从而修得“斗战胜佛”的超脱。
猪八戒:无限索取的欲望之心。猪八戒齐集了我们人身上各种各样的缺点,人性拥有各种贪财、好色、喜懒、恶劳、爱吃等等特性,却很少看到唐僧教训猪八戒,其实八戒就是唐僧自己的欲望之心。
西游记里要猪八戒遵守佛家戒律,所谓的八戒就是:“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淫邪,四戒妄语,五戒饮酒,六戒着香华,七戒坐卧高广大床,八戒非时食。”,通过自律的自我修持约束,从而自律修身获得“净坛使者”的果位。
沙和尚:肉体兽性的感性之心。沙和尚在流沙河是水中精怪,由于环境恶劣为了生存而作恶多端,连唐僧都被其吃了九次,脖子挂的硕大念珠其实都是唐僧头颅所炼;
沙和尚代表了我们人的肉体兽性的感性之心,肉体里带有兽性的基因,凭生存本能依肉体而行,就似沙和尚为了生存什么都吃一样,其天赋神通也都来自老天赋予肉体兽性的能力,就像我们感性直觉一样,对危险有异常灵敏的心灵感应;
其实沙和尚就是我们人的肉体兽性的感性之心,想要降服兽性的感性之心,唯有以理性而行才能约束兽性以至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所以沙和尚取经途中任劳任怨、诚恳老实、辛勤劳作等等进行修身,以苦行而修身到最后修成“金身罗汉”。
白龙马:谨言慎行的慎重勇往之心。白龙马为了取得真经获得超脱,由龙而伏身为马,沉默寡言从不说话,一步步跟随唐僧向西行取经的信念,积跬步以至千里,在谨慎中沉默寡言,一往无前的奔向西土大雷音寺的目的,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妖怪,总是以向前之心而不移,有如我们修行致远一样,唯有谨言慎行才能走在正确的人生道路上,最后修得“八部天龙广利菩萨”,“菩萨”者多行善而不计较得失成败。
《西游记》就是一本人生修心磨炼的指引,借神话精怪之说显人生修道之路,并不是修真之法,而是做人成圣之道。
我是“荆棘皇冠1983”,一个迷途中寻找心灵灯光的行者,通过学习让自己成为一道光,点亮自己的同时点亮他人,大家可以多交流学习,共同进步,请点赞加关注,谢谢!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