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都看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个事业有成有豪宅、有游艇、有飞机的大富豪,一天在沙滩上散步,看到一个渔夫无所事事地在晒太阳。富豪很生气,觉得不应该在人生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决定要教育教育这个年轻渔夫。于是有了一连串对话,“你应该努力赚钱,然后去城里买房子,去城里面过更好的生活。”“然后呢?”“然后你应该奋斗赚更多的钱,这样就可以买汽车、买游艇。”“然后呢?“”然后你就可以像我一样,到处旅游。“”然后呢?”“然后可以像我这样躺在沙滩上悠闲地晒着太阳。”渔夫说:“我现在不就是这样的生活吗?”
第欧根尼的全部财产包括一根橄榄树干做的木棍,一件褴褛的衣裳,一只讨饭袋和一只水杯。他每天住在市场上,晚上睡在木桶里。人们称此桶为“第欧根尼的大桶”。他骄傲地声称自己以四海为家,是一个自由的世界公民。古希腊哲学家都爱晒太阳,第欧根尼也不例外。据说阳光能让人的理性清明,阳光与大海山峦的映象有助于揭示宇宙的本质。所以,面对太阳是哲学家思考问题的最佳角度。
一天, 亚历山大巡游某地,第欧根尼正躺着晒太阳,亚历山大走到他的身边,自我介绍:“我是亚历山大大帝。”
第欧根尼也自报家门:“我是狗儿第欧根尼。”
亚历山大大帝肃然起敬,诚恳地问道:“我能为您做些什么?”
第欧根尼抬起眼皮看看他,连动都没动,坦率而又不失礼貌地回答:“请别挡着我的阳光。”
于是,亚里士多德的学生,开创了希腊划时代的亚历山大,谦和地含笑点头,转身而退,让出了自己身躯遮住的那片阳光。事后他感叹道:“如果我不是亚历山大,我就愿意做第欧根尼。”
能够安逸无所事事地晒太阳,多少人梦寐以求啊!年轻人选择安逸的生活对社会肯定是好事啊。但是选择安逸的生活而不去劳动那就是坏事了。历朝历代都有发生过驱佛运动,为什么啊?本质上是因为佛教寺庙太多,吸引了太多无所事事但不劳动的青壮年劳动力,这对社会就是个承重的负担哦。自助者天助,自食其力,无所事事,安逸生活,很好很好;不思进取,贪图安逸,寄人篱下,等待施舍,这才是社会的不幸。
第欧根尼是古希腊哲学家,活跃于公元前4世纪,据说出生于一个银行家家庭,他的真实生平已不可考,但留下了许多传闻轶事。
他认为除了自然的生理需要必须满足外,其他的任何东西,如金银、朋友,文化等等,都不是自然需要的,是无足轻重的。他们认为正是对这些东西的贪欲导致了人的恶 -- 掠夺、谋杀、战争等等。因此他们号召抛弃一切文明,选择一种近乎原始的生活方式。
他从不介意别人称呼他为“狗”,或者说他们就是要“像狗一样活着”。于是人们把他们的哲学叫做“犬儒主义”。
那么他生活在一只木桶中就很好理解了。据说他所有的财产除了这个木桶,只有一件斗篷、一支棍子、一个面包袋。一个著名的传闻是:有一次亚历山大大帝访问他,问他需要什么,并保证会兑现他的愿望。第欧根尼回答道:“我希望你闪到一边去,不要遮住我的阳光。”
记得武状元苏乞儿里有句话:当乞丐有什么不好的,想吃就吃想睡就睡,想去那去哪,不是人人都能当乞丐的!
后世也有很多人追随这样的生活哲学,他们愤世嫉俗,追求绝对精神自由。
你讨厌过自已的出身吗?你抱怨过自己父母吗?我想也有一些人有过这样的想法,觉得自己没有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里,觉得自己父母对自己没有别人家里的兄弟姐妹好。
其实我们生在什么样的家庭是我们无法选择的,父母给我们生命,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这就足以,每个父母都想给自己孩子好的生活环境,好的教育环境,但是每个人的能力有限,父母觉得在他们的能力范围内给我们的已经很好了,可是作为儿女的我们,总觉得他们给的还不够好,对他们不理解,充满了抱怨,指责父母太穷,这些都源于我们年龄太小,不懂得去体谅自己父母,可是当我们长大成人,我们才知道自己的一切要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要想过什么样生活要靠自己去努力拼搏。
这才是普通人家孩子最正确的选择,做一个努力的人没有错,但是你要好好记着一句话,不管别人是不是看的起你,你一定要看得起自己!靠别人终究虚无缥缈,只有靠自己脚踏实地一步步去拼,心里才会踏实。
才会改变,不仅改变了自己,而是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改变自己的人生。加油!愿你幸福!
聊到这里,请友友们美评!谢悟空邀请!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