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头条。铁帽子王是清朝初期为奖励立下赫赫战功亲王郡王,功勋卓绝的皇亲宗室而设立的永久封爵,同时也享受太庙殊荣。初期封的八位是,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儿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庄亲王硕塞,克勤郡王岳托,顺承郡王勒克德浑。另清朝中后期为稳固江山,深受皇上信任,关系密切而册封的有四位,怡亲王允祥,恭亲王奕訢,醇亲王奕譞,庆亲王奕劻。清朝一共封了12位铁帽子王,这些铁帽子王比一般的亲王有更优厚的待遇和权力。铁帽子王是世袭罔替制度,后代继承无需降级继承。铁帽子王府也直接继承,所受的年奉也比一般亲王要高。而一般的亲王的后代继承,是要降等承袭的,过几代才能升级成为亲王。铁帽子王也有崇高的地位,逢大节,朝廷幸事,铁帽子王座位是紧靠皇位,比一般亲王地位要高。谢谢,个人看法。再见。
汉朝开始,封皇子、皇帝兄弟为王。魏晋开始,王爵分为亲王、郡王两等,亲王专封皇子、皇帝兄弟亲王郡王;郡王初为皇太子之子的封号,后多用于分封节度使等武臣,文官也有受封郡王者。 明朝时期,亲王的正式名称为王,其封地称国,王玺称“某国之宝”。爵号直接冠以亲王字样为名的,唯清朝一代,其全称为和硕亲王,满语称“ho??o i cin wang”。 贝勒和贝子是清朝授于满蒙贵族的爵位多罗贝勒、固山贝子的简称,比王爵小,比公爵大。对满人一般封给皇族,也有特例。清朝建国之初,满族贵族的封爵十分简单,贝勒等于王爵,其最贵者称为和硕贝勒。太宗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重定制度,贝勒位在郡王之下,其次序为:亲王、郡王、贝勒、贝子。这种封爵也颁给蒙古贵族。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