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手换弹匣,一般军中普通的士兵,其实是很少练的,可能特种兵这个军种,比较在意个人技战术性能的提高,才会刻意地苦练单手换弹匣。
网络上单手换弹匣的流程,右手持自动步枪,左手掏出弹匣,用新弹匣猛顶枪械上的弹匣卡榫,顶开以后,空弹匣松动,新弹匣向前一挤,空弹匣向前方掉下,新弹匣按正常顺序装上。
如果是AK-47步枪或仿制AK-47步枪的56式冲锋枪,应该还会多一个动作,也即左手伸到向右边拉一下枪机柄(枪机柄反人类的设置在右边,而大多数人单手持枪肯定是右手),完成子弹上膛动作。
对于单手换弹匣来说,这个多出来的动作,可谓必不可少,原因就是AK-47步枪或仿制AK-47步枪的56式冲锋枪没有空仓挂机待击功能,因此必须手动上膛。
从视频上来看,枪手单手换弹匣,动作非常之迅速,可谓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远没有上述文字描写的这般繁琐,单手换弹匣的雄姿,就在脑海中定型下来了,于是,就有了这篇关于单手换弹匣的推文。
关于单手换弹匣动作,网络上有不同的说法,一说是我军某部战士在对越自卫反击时发现的,随即在军中流传开来,但也仅限于老兵们私下里练练,军队不鼓励士兵练此动作,因为容易损坏弹匣卡榫和下护木。
另一说法是建国门枪战被外媒拍摄到,里面的某部田姓副连长的战术动作,如低姿快速前进,擅于利用街道上的隔离墩,单发与短点射交替使用压制对手,最让外媒惊艳的还是居然能在射击中单手换弹匣;于是,单手换弹匣,就在国外特种兵中流传开来了。
其实,实战时,换弹匣用不了多少时间,使用过自动步枪的军迷都知道,因此,单手换弹匣,对于和班组成员一块战斗时,其实意义并不大,相反会导致弹匣损坏等问题。
当然,单手换弹匣,可能更适合单独执行任务的特勤人员,因为在遭遇战中,只能靠一个人撑着,没有战友的掩护,单手换弹匣,可能会让自己争取到提前1-2秒钟开枪的宝贵时间,对于个体作战来说,还是具备一定的实战作用的。
现在,单手换弹匣,在网络早已经被传播得几近神乎其神了,其实,并没有那么神秘,稍微苦练一下,士兵们都能学会,但确实实战意义不大,且损坏弹匣,那是板上钉钉的事。
之前说过这个问题的,看运气。
大家所熟知的一个英国的一名士兵阿利斯塔尔·麦克尼在阿富汗巡逻的时候被狙击手爆头。
子弹从左前额射入,在右侧射出。按理说这名士兵英国阵亡了。
但经过十几天的抢救和治疗,这名士兵现在还活着。
但是要提前说明一点,阿利斯塔尔·麦克尼被指是英国爱尔兰团的成员,但在W君做外媒对比的时候,并没有在太阳报2008年6月15日找到这篇报道;并且英国爱尔兰团是2010年9月进入阿富汗开始作战行动的。所以以上信息在W君这边还是存疑的。
不过,人体的大脑结构是有冗余性的,一些贯穿伤虽然伤到大脑,但并不致命。
最近的一个案例是去年的7月28日,空军军医院西京医院接救的一名患者。
在工地上被钢筋贯穿头部,钢筋入颅20厘米。
手术救治成功。
所以当大脑虽然严重损伤,但并未伤及重要神经和血管的前提下,人还有救。
推断——当子弹射入人脑后,如果子弹保留的能量在一个较低水平上,那么就有一定的概率存活。
但这个概率还是极其小的。子弹不同于钢筋,在射入人头部后,子弹会有更可能冲击大脑变成一锅豆腐脑。
美国一男子被歹徒枪弹掀翻半个头盖骨,存活案例。
因此这种小概率事件并没有太大的讨论意义。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