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好”重见天日1976年,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发现了一座墓葬,虽然墓葬面积不大,但是这座墓葬中出土了包括青铜器妇好是谁、玉器、宝石器、象牙器、骨器、蚌器在内的1928件随葬品。其中青铜器有190件,其中又有109件青铜器上都有“妇好”的铭文,因此就可以确定这是“妇好”的的墓葬。

妇好是谁:「妇好」究竟是何许人也,能拥有比商王还厉害的墓葬?

妇好墓是目前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区内发觉的最大的陵墓遗址妇好是谁,是目前殷墟遗址中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墓葬。

妇好是谁:「妇好」究竟是何许人也,能拥有比商王还厉害的墓葬?

那么妇好是谁,为什么拥有数量如此巨大且制作工艺精美的随葬品呢妇好是谁?我们一起来走进妇好。妇好是商王武丁60多位妻子中的一位,即祖庚、祖甲的母辈“母辛”,生活于前12世纪前半叶武丁重振商王朝时期,是中国最早的女政治家和军事家。

妇好是谁:「妇好」究竟是何许人也,能拥有比商王还厉害的墓葬?

首先,妇好是一位出色的军事统帅。在武丁时期的对外征伐中,作为商王武丁的配偶,妇好担任了重要的角色,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妇好参加了一系列对诸方国的战争。据史料记载,武丁时期较大的战争包括对土方、羌方、巴方、夷方的征讨,妇好都参加并指挥了这些重大作战。尤其是征羌方的战争,羌方即商王朝西部边陲地区,甲骨卜辞记载妇好率领一万三千人前往,这是卜辞中记载商朝对外战争中使用兵力最多的一次。而且据推测,所谓羌方很有可能是印欧人,即从欧洲远道而来征服了印度的侵略者,又将视线投向商王朝,但因为妇好统兵有方,击溃其军队,他们征服了中亚,征服了印度,却败倒在妇好统领的商王朝的雄兵之下,在某种意义上,这一战拯救了中华文明。

妇好是谁:「妇好」究竟是何许人也,能拥有比商王还厉害的墓葬?

其次,妇好是一个政治活动者,在商王朝这个神权至上的政体下,妇好是一位重要的“神职人员”,并以此参与政治。占卜和祭祀是殷人沟通鬼神的主要渠道,殷人凡事皆卜。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中国上古时期,祭祀成为当时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妇好经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类祭典。在妇好墓中,出土了大批用于宣享和祭祀的青铜器,器上刻有“妇好”铭文多处,同时又发现了一些刻有“妇好”的龟甲,这些都证明妇好还是商王朝的一个重要的卜官。

总的来说,妇好虽然是商王武丁的妻子,但她并不是武丁的附属品,作为一个女性,她积极参与社会、政治、军事活动,在历史上留下来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也可以通过妇好的例子看出,商代的妇女其实也具有相当的地位。

为什么感觉“妇好墓”的争论那么多?

首先,妇好墓规格层次很高,祭品众多,时间跨度大,内容涉及早商及武丁时期。甲骨文对“妇好”记载为“伐巴平蜀名将”,并擅祭祀。但却只是武丁贵妃,地位不高,身份一般。然而死后墓葬规制,竟然超过了武丁本人及历代先王,令人难以想象此“越轨行为"为何发生?

妇好是谁:「妇好」究竟是何许人也,能拥有比商王还厉害的墓葬?

妇好是谁:「妇好」究竟是何许人也,能拥有比商王还厉害的墓葬?

妇好是谁:「妇好」究竟是何许人也,能拥有比商王还厉害的墓葬?

妇好是谁:「妇好」究竟是何许人也,能拥有比商王还厉害的墓葬?

妇好是谁:「妇好」究竟是何许人也,能拥有比商王还厉害的墓葬?

第二,“妇好”身为武丁贵妃,却是十分出色的“伐巴平蜀名将”,然而先秦诸史及史记均无一丝一毫记载,令人费解!如果刨除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影响以外,幸免于难的竹书纪年也一无所载,不知又是为什么呢?

妇好是谁:「妇好」究竟是何许人也,能拥有比商王还厉害的墓葬?

妇好是谁:「妇好」究竟是何许人也,能拥有比商王还厉害的墓葬?

妇好是谁:「妇好」究竟是何许人也,能拥有比商王还厉害的墓葬?

妇好是谁:「妇好」究竟是何许人也,能拥有比商王还厉害的墓葬?

妇好是谁:「妇好」究竟是何许人也,能拥有比商王还厉害的墓葬?

第三,甲骨文向来以“在祀与戎"为主,却对商王武丁一个叫妇好的妃子关心备至,甚至连得小恙和怀孕都要占卜一下,乃至发生了死后“冥嫁三帝"之违反常伦事件,非常奇怪。

妇好是谁:「妇好」究竟是何许人也,能拥有比商王还厉害的墓葬?

妇好是谁:「妇好」究竟是何许人也,能拥有比商王还厉害的墓葬?

妇好是谁:「妇好」究竟是何许人也,能拥有比商王还厉害的墓葬?

妇好是谁:「妇好」究竟是何许人也,能拥有比商王还厉害的墓葬?

妇好是谁:「妇好」究竟是何许人也,能拥有比商王还厉害的墓葬?

第四,建国以后,对“司母戊鼎"的改名风潮,让人终于感到甲骨文的解读工作可能出现了巨大问题,尤其是从“司母戊鼎"改名为“后母戊鼎”后,让世人对专家权威感觉下降了,产生了莫名其妙的不信任感,断层感出现了。原来专家也不一定权威,甲骨文问题并未彻底解决。

妇好是谁:「妇好」究竟是何许人也,能拥有比商王还厉害的墓葬?

第五,三星堆二里头及殷墟的考古新成就,为殷墟妇好墓的断代及定性提供了新的证据。尤其是对“司/后"及“母/女”的再认识是一个巨大飞跃,可能“妇好"并不是什么女人和武丁贵妃,而是商人之祖先之一,并与二里头及三星堆有关联。

第六,铭文解读及甲骨文解读进入“网络时代”。最有标志性的成果是“妇好"鼎和“司母"鼎二铭文可能有了新的结论。

大致总结网民意见,把“婦"分解为:

“帚+女=司+母=羿+王=帝喾+颛顼”。

“好"分解为:

“女+子=母+戊/辛=王位+姓氏(十天干及十二地支名号)″。

根据铭文解读顺序:一,庙号国别;二,王位名号/国王氏姓。

“婦好”分别解读为:帚/女/子,帚/司代表庙号国别,女/母代表王位名号,子/戊辛代表王族氏姓。为什么呢?

首先“帚/司”为庙号国别:

甲骨文“帚”为戴羽巫师形象,是类似“羽/羿"之“羲/義”巫师伶官。根据史记记载,应是伏羲,有巢氏及燧人氏之三皇形象。羲/義可能是后人简写为羌/姜,故史记有“禹出西羌"之论。

甲骨文“蜀/禹”也即巫师“羲/義”形象,即抱虫卵为蜀/禹。故“帚/司"应是三皇象征,是古羌/姜人图腾,也即古蜀/禹人的图腾。“司”是“帚”的简写,“后”是“司”的反写。

“女/母”是象形字,是戴面具之跪人形象,即“戴胜人”。根据三星堆及二里头面具文物分析(比如纵目王),应是王族继承人之义。也就是说,女/母并不是妇女之义,而是戴面具之跪人形象,代表蜀王之继承人。母之两点乃纵目也,非乳头!

“子/甲”的甲骨文字形为:“⊙(蚕卵)+又(手形)=子/甲=蜀/禹”代表祭祀蜀地蚕虫即蚕丛之义。而“殷/商”人即“蜀/禹”的子/甲氏,也就是蜀禹之后人。

根甲骨文“殷”字形解读,即“手持蚕虫(子)拜祖(母)之形为殷”,也即是:“殷=㐆/母+殳/子”。其中母为禹王,子是禹王子氏人,山海经中的千古“西王母”,竟然真的存在,就是殷/商先祖!只不过有人把“殷"当作“剖腹产”来解读,认为母即怀孕女人,实是貌合神离,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也!如果没有考古文物的多方支持,又有谁会怀疑这种貌似合理的“剖腹产"之甲骨文解读呢?哎,谬种流传,害人不浅!

所以说,“婦好”即禹王子姓继承人之义;“婦好鼎"即子姓后人为祭祀大禹而铸造之鼎;婦好墓即禹王后人专门用以祭祀大禹的灵堂,但不是墓,而是祭祀宗庙,所以才会出现“上有享堂,下有子孙祭品”之跨代规格,及“伐巴平蜀,冥易三帝,擅长祭祀”之功绩了!

根据史料记载,大禹本人就是蜀地大祭司,观天大人,水官,甲骨文佐证了这一点,三星堆二里头也证明了这一点,说明妇好墓就是禹王墓,也就是“禹出西羌"之禹王墓!可以和二里头禹墟及三星堆蜀墟对接一起了,商王不过是蜀/禹后人辛氏罢了!妇好鼎是禹王子氏鼎,司母戊鼎是禹王戊氏鼎,司母辛鼎是禹王辛氏鼎。

蜀/禹/殷一脉同源,蜀是国号,禹是王号,殷是族号,用史记的话说即夏启商,即黄帝号夏/帝喾号启/颛顼号商!至于女人“妇好”及“武丁贵妃"可以寿终正寝了!“母/女”的性别也正式归还男性王族“司/后"及黄帝/大禹了!母系社会也应更名“王系社会”了吧?至于蜀是不是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是此题讨论范畴,待以后再讨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