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中兴四将:张俊刘光世、韩世忠、刘光世、岳飞,四人中在军事方面最为人诟病的便是刘光世,诟病都是集中在他贪图享受、“驭下不严”。

刘光世:怎么评价中兴四将中的刘光世?

刘光世:怎么评价中兴四将中的刘光世?

《宋史》记载刘光世:“光世自恃宿将,选沮却畏,不用上命,师律不严,卒致郦琼之叛。”

刘光世:怎么评价中兴四将中的刘光世?

朱熹在《朱子语类》也评价道:“光世在当时贪财好色刘光世,无与为比,军政极是弛坏。”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也说:“光世早贵,其为大将,御军姑息,无兴复志,论者以此咎之。”

论者都是批评刘光世军纪败坏,这是他无法洗脱的罪责。

刘光世个人贪图享受,他的军队更像一支商队,带头经商,导致军队极差。

刘光世商业经营的规模之大令人咂舌,他抽调八千人专门做生意,这相当于他麾下全军人数的六分之一。

绍兴二年,刘光世军中发生了震惊朝野的贩盐大案。

刘光世麾下大将乔仲福和王德在通州私贩官盐,公然差遣官兵“沿江港内,公然泊船……收买私盐”,以至于通州一年二十万袋的官盐,被他们盗贩得只剩三万袋。

时人记载道:“近浙西安抚大使司统制官乔仲福、王德市私盐,仿官袋而用旧引货与池州,入不敢问,今岁缘此,支盐仅三万袋”。

刘光世在镇守淮东时,侵夺大量“利便膏腴”之处,“至有差借白直,为厮隶之贱,供土木之工,不知其数”,给当地百姓带来极大灾难。

他的部将李显忠也有学有样,在镇江府侵占田产四十三顷。此人根本不会打战,但是做生意方面却是极为在行:“计置材植,盖造房廊,赁与随军父老,作经纪买卖”。

有刘光世这样的统帅,上行下效,刘部军纪涣散,战斗力极差。

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金军500骑兵追击至天长。宋高宗渡江南逃,刘光世所部未遇金兵即溃退渡江。此后,刘部遇到金军便溃散而头成为常态。

但是刘光世出身好,他出身将门世家,靖康之变时率兵勤王,途中听到北宋灭亡,他便前往康王赵构处,对将往商丘称帝的赵构来说,这无疑是大好事,从龙之功便定了下来。

尽管刘光世“沉酣酒色,不恤国事”,又“骄惰不战”,军纪极差,但是“将率士卒多出其门下”,朝廷不敢罢免他。

最终赵构下令罢他时,他的手下叛变,引发了极为恶劣的“淮西军变”,他的部将郦煽动裹胁四万人之多投靠伪齐政权。

淮西军变也正是他驭下不严军纪败坏的体现。

很多宋人对刘光世入选中兴四将都是不满的,将他移出中兴四将的声音一直都是存在的,认为应该用刘琦代替他的。

韩世忠、刘光世等人都被罢免兵权,可为什么只杀岳飞?

导读:岳飞是南宋时期著名的将领,纪律严明作战勇敢。他领导的军队被亲切成为岳家军。岳飞是南宋中兴四将之一,也是南宋七个异姓王爷之一(鄂王)。那么为何只有战勋卓著的岳飞被杀?主要是岳元帅的民间形象太完美和毕生的追求与南宋偏安的心态冲突有关。其实最好的方式就是卸甲归田,不问世事。

刘光世:怎么评价中兴四将中的刘光世?

刘光世:怎么评价中兴四将中的刘光世?

刘光世:怎么评价中兴四将中的刘光世?

岳家军坚持北伐的理由岳飞,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人。南宋历史上著名的抗金名将。都说“北宋无将南宋无相”,南宋名将辈出。岳飞就是金国最为忌惮的将领。岳飞的主要作用是在绍兴议和之前。金国和大宋之间的战争史真正的灭国之战。双方心气都很高:金国企图迅速平定江南完成统一;南宋目的是打回老家去,把战线推到幽云等地还都开封。所以双方投入了重兵进行你死我活的激烈厮杀。岳飞出身河南曾参加伐辽和平定内乱。在宋高宗建炎年间,岳飞的家乡是金国沦陷区。岳飞目睹了金人入侵后人民惨遭杀戮、奴役的情形,就萌生了再次参军的想法。岳母支持,刺下精忠报国字样。这次参军后,为抗金兵转战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到建康之战时,岳家军已经形成相当的战斗力。

刘光世:怎么评价中兴四将中的刘光世?

宋高宗放弃北伐的历史背景建炎年间,宋高宗是东躲西藏甚至逃到海上避难。金国对他是欲除之而后快,所以此时赵构无论是为国还是为己抗金意志最为强烈。而改元绍兴,标志着宋高宗赵构已经从内心里摒弃了收复故土的想法,只想偏安一隅了。宋高宗绍兴元年是宋朝外交政策重大变化的的关键时间节点。如果说建炎年间还君臣还有兴复故土,还于旧都的想法。那么改元绍兴到绍兴十一年间的绍兴议和的北伐征战只是为了以打促和,让金国认可分治天下的事实。公元1141年,宋与金于书面达成《绍兴和议》。两国以淮水-大散关为界。宋割让从前被岳飞收复的唐州、邓州以及商州、秦州的大半,每年向金进贡银廿五万两,绢廿五万匹。

所以,在岳飞北伐打的最顺手的时候被十二道金牌召回。宋高宗此时的心态和大清朝后期面对列强时的心态基本一致。可别把对方惹火了,能保持现状就挺好。最终绍兴议和南宋付出了巨大代价才让金国认可。虽然此时,岳飞、韩世忠等都被解除了兵权。但是只有岳飞北伐的想法始终放不下(否则也不会在12道金牌后才放弃北伐),但是这明显和南宋君臣的抱残守缺的观念不一致。

岳飞被杀的原因 如果说岳飞被解除兵权后做个闲散王爷或者卸甲归田都不会有杀身之祸。但他偏偏放不下北伐。一个战功卓著的宿将王爷,为了收复故土奔走呼号民意会如何?百姓肯定会支持。可已经满足偏安的宋高宗怎么办?他又不能明说自己的心思,所以只能借秦桧之手以莫须有的罪名杀死岳飞。野史记载金国也还怕岳飞,宋金议和的前提就是杀岳飞,所以岳飞相当于是死于宋金合谋。这才是岳飞被杀的真正原因。其他什么情商低、迎接二圣等是站不住脚的。一朝臣子一朝臣,十几年过去后宋高宗皇位稳定,难道还怕什么二圣还朝?

岳飞的悲剧在于坚持北伐理想与庞大的南宋官僚体系对抗。可朝廷上下谁也不能说他不对,只能用莫须有的理由杀他。然后在宋孝宗时期平反昭雪,既平息了民怨又巩固了统治。所以南宋历代帝王中,除了中兴的宋高宗一般就只记得宋孝宗的原因了。所以岳飞的死就是个悲剧。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