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在未回答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弄清词义:"国家“和"世界”这两个词所指的范围谁广乒乓球世界冠军,正如"地球"和"宇宙"。弄清概念就不难知道国内比赛(含全运会,挑战赛仅限在国内选手上,如果是邀请赛(范围大些,不是所有),分站赛也是,那世界杯就不一样,是属所有国家选手不分技艺(但有的必须参加预赛,有的不要)高低均可参加。所以世界杯或叫世锦赛含金量重。不知我的解释是否符合题主口味。(平台不会再说我为什么不说国家赛事重要吧!)
中国的第一个乒乓球世界冠军是谁?
中国乒乓球乃至中国体坛第一个世界冠军是容国团。容国团1937年8月10日出生在中国香港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从小就十分喜爱乒乓球。1957年2月,容国团参加中国香港埠际乒乓球赛,一举获得男团乒乓球世界冠军、男双和男单三项冠军。同年4月,日本队参加第二十三届世乒赛后到中国香港访问,容国团击败了刚获男单冠军的荻村伊智朗。当年11月,容国团从中国香港返回大陆,进入广州体育学院学习。
容国团是直拍快攻打法乒乓球世界冠军,他球路广,变化多,尤精于发球,推、拉、削、搓和正反手攻球技术均佳。在比赛中,他运用战术灵活多变,独具特色。发转与不转球、搓转与不转球的技术就是容国团所独创的。
1959年,第25届世乒赛在联邦德国多特蒙德举行,容国团在男子单打决赛中对阵九获世界冠军的匈牙利老将西多。针对西多肥胖的身材,容国团发球长短兼施,配合拉侧上旋,经历拉大角度,最终容国团在在先输一局情况下连胜三局,战胜西多。容国团获胜回国后,受到了国内的高度重视,周总理更将容国团夺冠和十年国庆视为1959年两件大喜事,将中国首次生产的乒乓球命名为“红双喜”。之后的1961年第26届北京世乒赛上,容国团带领中国男队击败日本队,首获男团世界冠军。1964年后担任中国乒乓球女队教练,带队获得第2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团体冠军。
可以说容国团激励了一代代中国乒乓人乃至中国体育人,容国团给给中国体坛留下的除了其伟大的冠军功绩,还有其倡导的“快、准、狠、变”的技术风格。
如何评价昔日乒乓球世界冠军曹燕华?
曹燕华,乒坛史上的一位奇女子!到底有多神奇,且看下文分解:曹老师1962年出生于上海,5岁学打乒乓球,15岁一鸣惊人入选国家队,17岁成为世界冠军,职业生涯摘得56个冠军,其中7项世界冠军。同时她还是国乒史上第2位赢得世乒赛四个项目大满贯的女子运动员。
值得一提的是她还蝉联了两届世乒赛单打冠军(1983年第37届世乒赛和1985年第38届世乒赛)。由此可见,曹老师绝对是上世纪80年代的乒坛翘楚!
曹燕华对于乒乓球可谓天赋异禀,其打法风格属于快攻结合弧圈球打法,拥有一手好的高抛发球,发抢能力特别突出,前三板尤为细腻,她还开创了女子直板全台单面拉的全新打法,尤其擅长正手前冲弧圈球,威力大,旋转强,落点活。
曹燕华之所以能取得上世纪80年代如此骄人的成就,跟她当时的先进打法和技术创新是息息相关的。
曹燕华老师在23岁选择退役,退役的原因据说是身体原因。当然也有说她极具个性,身为女运动员,抽烟、喝酒、烫头发、谈恋爱样样精通,关键是人家还不影响比赛成绩,这个确实厉害!
至于谈恋爱的对象想必很多老球迷都熟知,他就是昔日女乒主教练---施之皓教练。这事引起国家队的高度重视,施之皓被赶出国家队,而曹燕华也在蝉联世乒赛女单冠军后选择退役。
一年后,这对恋人有情人终成眷属,曹燕华赴日打球,没多久她便随施之皓选择去德国打球,两人在德国育有一儿,这一待就是10年,在老友蔡振华的建议下,两人回国发展。
曹燕华老师极具经商头脑,回国后在1995年她开了一家体育公司,后来又创办了曹燕华乒乓球学校(简称曹乒),用她自己的话说:虽然事情微不足道,但却是传承体育文化的实事,所以做得津津有味。而施之皓却选择了北上执教国乒,两人终因聚少离多,对事业又非常执着而选择分手。
之后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了,曹燕华的乒乓球学校发展很好,名声鹊起,培养出了许昕、尚坤等国乒名将,而施之皓则迎娶了比自己小22岁的徒弟李楠为妻。好在两人没有反目成仇,这种把爱情转换成友情的案例实不多见。
由此可见,曹燕华老师确实非同一般,现在的曹老师早已有了另一半,如今50多岁的她对生活充满热爱,对事业经营的井井有条,在此祝福曹老师家庭和睦,事业顺心,为国乒输送更多的人才。
最后致敬曹燕华老师,不得不说,像她这般的乒坛奇女子确实与众不同,桀骜不驯,个性十足。她并没有选择嫁入豪门,而是自力更生,并最终选择以另一种形式回归乒乓球基层事业,为国乒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就冲这一点,我服!为曹燕华老师点赞!
分享国球人物资讯,我是第六人,期待你的点赞和关注。对于曹燕华老师,你怎么看?欢迎下方留言交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