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作者是居住在北京西山的“曹雪芹”曹雪芹的资料!
其实历史考证很多,个人认为曹雪芹的资料:最直接,最有价值的证据在永忠这个人。
永忠(1735——1793)——爱新觉罗·永忠。康熙第十四子胤禵的孙子曹雪芹的资料,胤禵与雍正的政治斗争中失败,遭正禁锢,直到乾隆时才被释放。永忠著有 《延芬室集》,内有永忠吊曹雪芹三首诗。
永忠与曹雪芹并不相识,永忠在乾隆三十三年,偶尔从敦诚叔叔墨香处看到《红楼梦》,曹雪芹已经去世,他写下了《因墨香得观〈红楼梦〉小说,吊雪芹三绝句》。
传神文笔足千秋,不是情人不泪流。可恨同时不相识,几回掩卷哭曹侯 。
颦颦宝玉两情痴,儿女闺房笑语私。 三寸柔毫能写尽,欲呼才鬼一中之 。
都来眼底复心头,辛苦才人用意搜。 混沌一时七窍凿,争教天不赋穷愁。
永忠直接说出了,曹雪芹为红楼梦的作者,而这一句“可恨同时不相识”说明他们生活在同一时代,但是却互相不认识。
由诗也可以知道:永忠对红楼梦极其喜欢,对于曹雪芹极为欣赏,那么可以推测,他有强力欲望了解曹雪芹。通过谁呢?可能还不是敦诚叔叔墨香,而是郭诚。
大家知道郭诚是曹雪芹的好友。那么郭诚和永忠也很熟悉,是一对诗友。在永忠写吊雪芹三绝句一年之后,永忠的《延芬室集》收有“六月五日雨后敬亭过我小饮并见小儿绵周(时五岁)酒边联句”一诗,诗中有其好友敬亭(即敦诚)所联的“香畦绽雪芹”一句,很巧合“雪芹”的出现。这首诗作于乾隆三十四年己丑(1769年)。
那么为什么在乾隆三十三年之前永忠没有看过红楼梦,我们再来看看永忠的堂叔瑶华道人(名弘旿,字醉迂,乾隆皇帝堂兄弟)对永忠吊雪芹三绝句很是赞赏,手批曰:“此三章诗极妙。《红楼梦》非传世小说,余闻之久矣、而终不欲一见,恐其中有碍语也。”
这就说明红楼梦和作者曹雪芹,在当时只是在很小的一个朋友圈讨论和传抄。也说明了红楼梦涉及当朝的政治。个人也有不成熟的想法,曹雪芹是有两套身份证,雪芹这个名字只是在很小的朋友圈知道,因此雪芹在曹家的家谱中找不到他的名字。
在他很过硬的朋友,和谈得来得朋友他才叫曹雪芹!
我们再来说说曹雪芹的朋友圈!!!
乾隆二十五年秋重阳节后不久,曹雪芹的好朋友敦敏到友人明琳家的养石轩中拜访。忽然听见隔墙有人在高谈阔论,那洪亮的声音分明是已离京外出的老朋友曹雪芹!
为了庆祝这一巧遇,敦敏赋诗一首,题为“芹圃曹君沾别来已一载余矣”
可知野鹤在鸡群,隔院惊呼意倍殷。雅识我惭褚太傅,高谈君是孟参军。秦淮旧梦人犹在,燕市悲歌酒易醺。忽漫相逢频把袂,年来聚散感浮云。
周汝昌先生认为,养石轩的主人明琳“大约就是著名的将领明瑞的弟兄,是大学士(宰相级)傅恒的侄辈。我个人觉得曹雪芹的朋友圈很厉害,为什么同时代的很少有人提及他的名字,更没有人提及他在著书红楼梦,因为在这些人的面前,他用的是另外的一个身份!这个身份至关重要!
曹雪芹相当于他的笔名,在很小范围流传这个名字,因此曹雪芹曹沾他在曹家宗谱找不到,也就顺理成章了。
发布评论